冰鉴旁边白墙上,用炭条画了些虞晚晚看不懂的线条。
田嫂子又解释,小厨房的食材必须新鲜,都是有时效的。
墙上的圆圈代表鸡蛋,最多在冰鉴里放五天。
三根草是牛奶,最多放两天,方块是肉,最多三天。
每次来新货,就用竖杠记录天数。
虞晚晚点点头,还有食材保质期的概念,挺好!
小厨房的三个屋子是打通的,虞晚晚看了看,一间是操作间,有四眼大灶台,另两间则搭了三层的木柜子,柜子上整整齐齐的摆放着米、面、油、盐、酱、醋等瓶瓶罐罐。
院子里则还种了棵桂花,枝头桂花朵朵,粉黄似锦,清风吹过,花瓣如雨,正是“何须浅碧深红色,自为花中第一流!”
树下放了圆石桌和石凳。
这环境,虞晚晚觉得很满意。
她看面案上放着田嫂子擀好的面条,旁边筐里装了一块五花猪肉。
得,正好,她就做个炸酱面吧。
田嫂子没想到这位王妃挽起袖子就要自己做饭,而且要拿猪肉来切。
便忙道:“娘娘,这猪肉是我们做下人吃的,冰鉴里有上好的羊肉、鸡肉,我就给您拿,还有这动刀动火的,别伤着您了,还是我来吧。”
虞晚晚知道在古代,牛主要用做农耕,除了祭祀是禁止宰杀吃肉,古代贵族吃的肉主要是羊肉、兔肉、鸡肉,猪肉在很长一段时间是普通老百姓的专属。
大名鼎鼎的吃货苏轼,被贬黄州时,没有钱,吃不起羊肉,便在猪肉上下了功夫,“东坡肉”、“红烧肉”,都是他弄出来的,他还曾写过一首《猪肉颂》: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贵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田嫂子的确是好意的。
虞晚晚便笑道:“没事,就用这猪肉,你和杨串儿在一旁打下手吧。”
田嫂子看了跟着王妃的两个大丫鬟见怪不怪,习以为常的模样,只好点了点头,按虞晚晚的吩咐去洗菜、烧火。
要做炸酱面,关键在于酱。
油盐酱醋茶,酱在古代很早就有了,《齐夷易近要术》中就记载了豆酱、肉酱、鱼酱、虾酱等多种做法。
这小厨房里也存了七、八个酱罐。
虞晚晚拿了黄豆酱加水化开备用,然后黄瓜、胡萝卜、香菇切丝,葱姜蒜切末。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
田嫂子就见虞晚晚当当当几下便切好菜,菜丝齐整得就像拿尺子量过似的。
哟,王妃娘娘厉害啊。
虞晚晚把五花肉剁成肉沫,烧油滑锅后,再用凉油炒,这样肉沫不容易粘锅发糊。
待肉沫炒至出油,倒入葱、姜、蒜末翻炒爆香,然后放入调好的黄豆酱充分炒匀,再加清水、料酒、食盐、白糖,中火煮浓后起锅。
小邓子和田嫂子看着白瓷盘中的金黄油亮的肉酱,浓郁的酱香中带着肉香,让人闻了就食指大动。
连虎头闻着香味,都从外面进来卧在了虞晚晚脚边。
等煮面时,田嫂子看虞晚晚往水里加了些盐和油,说是煮出来的面口感更好,还不容易粘连。
面条煮好控水,装到青花大瓷碗里,依次铺上黄瓜丝、胡萝卜丝,香菇丝,浇上浓稠喷香的肉酱。
一碗色、香、味俱全的炸酱面便做好了。
虞晚晚数着人头,一共弄了六碗,招呼田嫂子、小邓子和春桃她们都来吃。
田嫂子和小邓子、杨串儿没想到王妃还带了他们的份,正犹豫该不该吃呢,就看春桃两个已经拿了筷子,捧着碗吃上了。
他们三个之前光闻了酱香,肚子里的馋虫都勾起来,此时到底没忍住,给虞晚晚恭恭敬敬的行了礼:“谢娘娘赐饭。”
等他们端起碗,就见碗中红、绿、褐三丝搭配着白白的面条和深棕色的肉酱,看着又清爽又可口。
等用筷子拌了,吃在嘴里,劲道的面,爽滑的三丝,裹着碎碎肉粒的酱,咸香的滋味霎时席卷整个口腔。
简直是太好吃了。
小邓子本就机灵,此时更是歌功颂德:“娘娘,这面怎么会这么好吃,奴才想龙肝凤髓也就这滋味了吧。奴才今日定是被灶王爷保佑了,才有这般口福,这碗面实该供起来。”
虞晚晚忍俊不住,一碗炸酱面而已,还龙肝凤髓,真会拍马屁。
田嫂子则脸上现出羞愧之色,她做的面和王妃娘娘做的相比,简直是天地之差。
一位王妃娘娘那么尊贵的身份,凭什么亲自动手做,还让下人跟着吃。
人家娘娘是在给她留面子,没有直接说她饭做的不好,而是用这碗炸酱面来告诉她。
虞晚晚美美的吃了一顿自己做的早饭,但问题还是摆在她面前,若是与江泠再在一起吃饭,她该怎么办呢?
第6章 心慌慌 鱼香肉丝饭
虞晚晚是个性格乐观的人,有什么问题,暂时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就不再想了。
吃完饭,血气上涌,今天又起来的太早,她不禁就有些困了。
这时候,就看出平北王府的一点好处来,没有公婆需要侍奉,表面上平北王老大,她就是老二,江泠不在,也就没有谁能管着她。
虞晚晚慢慢溜达着回了自己的院儿。
现在也才七点多钟,正是睡回笼觉的时候,她消化消化了食儿,收拾收拾便躺回了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