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凛之叫住他:“孟大哥先不着急。郎君,崖州与广州都亟需人才,这选拔考试该定下来了吧?要不要与登基告示一并发下去?”
萧彧说:“可以。考试时间定于何时?明年二月初一如何?还有三个月时间,正好给读书人一些准备时间。顺便将考试范围大致规定一下。”现在正缺人手,官府需要填充大量人才。
闵翀捏着下巴,说:“二月初一吗?我认为可以再迟上一个月。”
姚陶问:“为何?”
闵翀说:“我北上行商之时,顺便将郎君登基之事昭告天下,北边那些有抱负的读书人看到我们的选拔考试,说不定会跋山涉水赶到广州来赴考。”
萧繇有些怀疑地说:“真会有人来吗?”
裴凛之说:“来不来不要紧,重要的是咱们的态度释放出去了,说明我们对人才的重视。一如当初的魏武帝,他广招天下贤才,是以才成就了帝业。”
萧彧点头:“就是这个道理。让那些晋升无门的寒门子弟都主动投靠咱们。”
姚陶和孟洪都赞同这个意见,他们当初都是通过九品中正的,受门第影响,再有才能,晋升空间也都被堵死了,因为上层都被豪门士族垄断了。
如果那些真有才能的寒门子弟知道可以通过考试做官的渠道,想必会跃跃欲试。
萧彧又补充说:“顺便设个武科怎样?可以招纳武将。还有特殊才能的也能来,比如擅长算数、机关、制图、水利之类的。”
裴凛之说:“我认为可行,这样就真是广纳天下英才了。”
于是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萧彧登基的日期定于十一月初一,地点就在刺史府内。住宅依旧还是自家的宅子,只是办公地点换到了刺史府。
萧彧即将登基的消息传播开来,崖州百姓终于知道那个只闻其名不见其人的萧郎君究竟为何许人也,原来竟是当朝的太子,如今马上就要成为他们的皇帝了。
从来都说崖州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现在可不一样了,皇帝离他们可近了,就在崖州呢,他们崖州也出了一个皇帝!
对世世代代的崖州百姓来说,皇帝是谁从来都跟他们无关,因为谁当皇帝都一个样。
但如今不同了,萧郎君若是当了他们的皇帝,那将是有史以来最受崖州百姓拥护的皇帝。
因为萧郎君跟那些不管百姓死活的皇帝不同,他是真心实意关爱百姓,为改善人们的生活做了很多实事。
最最关键的是,萧郎君将会在崖州登基称帝,那就意味着,他们将有机会觐见天颜。
崖州百姓奔走相告,问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初一去崖州城看萧郎君吗?”
全崖州百姓都在热切地盼望着这一天,有不少离得远的人还跟亲朋好友约好,打算结伴提前去崖州观礼。
最为骄傲的莫过于白沙村的人,早就看出萧郎君非同凡人,没想到竟会是太子。
如今郎君要当皇帝,他住了三年之久的白沙村就是龙栖之地啊,有人甚至提议,以后白沙村干脆改叫卧龙村或者潜龙村得了。
隔壁的升龙湾比白沙村的人更骄傲,萧郎君能够当皇帝,那绝对是他们升龙湾的功劳。他们这叫升龙湾,萧郎君来过之后就变成真龙了。
白沙村的人一听,升龙湾的人这也太无耻了吧,真会往自己脸上贴金啊,当初郎君去,还差点没被升龙湾那帮有眼无珠的家伙打死呢。
为这事,白沙村和升龙湾差点又闹翻了,不过这事到底还是没闹起来,白沙村上面有人,升龙湾的人也不敢造次。
临登基前,萧彧又回了一趟白沙村。
这很大可能会是他最后一次回白沙村,登基之后,萧彧便将移驾番禺,将治理重心转移到大陆上去。
萧彧这次回来,受到了村民们热情似火的接待。附近几个村子的人全都赶来了。
他也没提前打招呼,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得知消息的,而且来得异常迅速。
院子里、田埂上,甚至还有人爬到了树上,就是为了一睹萧彧的真容。
那些熟悉的人当然是为了再多看萧彧几眼,以后萧郎君就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了,他们这些小老百姓想再见他一面可就难了。
萧彧在家待了一天,视察了一遍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家业。
又一一看过那些熟悉的老人、孩子、家仆、村民和工人们。
一直到要离开,人们还围在院子里,久久不愿意离开。
孟洪说:“郎君,你给大家伙说几句话吧。”
萧彧站在老宅的走廊上,看着院子里黑压压的人群和一张张殷切期盼的脸,微笑着说:“看着大家,我又想起了当初在这里给大家上课的情景,以后恐怕没机会给大家上课讲故事了。所有的故事都需要大家自己去读,去编,去写。希望有一天,我能够亲眼见到亲耳听见大家的故事。我相信,那将会是最动听最美好的故事。以后,我可能不能常回白沙村了,但在我心中,白沙村永远是我的家。你们,就是我的家人和朋友。谢谢大家来看我,帮助我,支持我,我会永远铭记于心。希望大家以后都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更加富足快乐的生活。谢谢大家!”
萧彧说完,朝大家深深鞠了一躬。
场下不少人哽咽了,有人大声高呼:“萧郎君!郎君万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