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完话本子,苏晚又点了一支今日买的蜡烛,开始教沈丫丫认字。
蜡烛是金贵东西,这村子里面,也只有王家因为富裕和有读书人会点蜡烛,旁的人家,一到了晚上都在抹黑呢。
沈临干完活进来,对苏晚说蜡烛太金贵,不必为了教沈丫丫儿点蜡烛。
苏晚才不听沈临的,道:“就算是不教丫丫认字我也得点蜡烛啊。”
苏晚的语气太果断,沈临也不好多劝了。
沈临走到屋子外面,借着月光,继续干早上收拾木板的活计。
屋子里透出黄色的温暖的光亮,莫名的让沈临心安。
沈临把木头一块块锯开,再一块块打磨,活计做的飞快又有序,许是今日终于吃了一顿好饭的缘故,沈临今日干活格外的有力气。
沈临家里一片和谐,但是在青石村人的嘴里沈家又是另一番模样。
今日来沈家的妇人都知道苏晚给沈临家买了好多吃的用的东西,离开沈家后心里一边儿泛着酸水儿一边儿和一起来的妇人道:“想苏晚这个丫头是在县城做工挣了点儿工钱,这就开始显摆上了,看她那又是穿的新衣裳又是买东西,一看就是个大手大脚的。”
另外还有妇人道:“就是,这日子是一日一日过的,又不是只过一天,她这一下子把钱都花了,以后可就要过穷日子了。”
说到苏晚以后还会过着穷日子,几个妇人心里都舒服了一些。买那么些东西,一看就是败家的人。
大家得出了苏晚大手大脚不会过日子的结论。
有人和王氏道:“王家姐姐,这苏晚幸好不是你家童养媳,若是真是你家的童养媳,还真会把你家败掉呢。”
王氏也道:“她怎么可能是我家的童养媳,当初不过是看她可怜给她口饭吃罢了。”
话虽然这么说,可是王氏的心里还惦记着事情,照今日苏晚这个花钱来看,苏晚的工钱应该是还在她自己手里。
王氏原以为苏晚会用自己的工钱把药费顶上一半儿,看现在这个样子,是沈临把那七两的帐都担下了。
既然,如此,那苏晚的工钱就还有指望。
这些时日沈氏花出去不少银子,还欠着衣裳铺子银子,若是不拿苏晚的工钱填补,她自己就要出血了。
这些个妇人各自回了家,把今日在沈家看到的事情都添油加醋的和自己家的公婆男人说了。
不过这话说出来就变了味道。
她们大概说的都是,苏晚是顶不过过日子的,一有两个银钱,便急不可耐的买了衣裳,还买了好多的吃食,一看就是个又不会精打细算又不会过日子的。
这谁家以后要说说了苏晚做媳妇,可真是倒了八辈子霉了。
妇人们的公婆和男人也都道,这仔细说起来,苏晚就是这青石村里面最不入流的姑娘了,长的丑,干活粗笨,过日子又大手大脚,且也没个父母靠山,这得是多落魄的人家才会说苏晚做媳妇啊。
话说回来,这沈临就挺落魄,这小子,摊上那么个药罐子娘,这辈子就别想翻身了。
苏晚现在又住在沈临家,这两个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倒是很般配。也是好像,这两个人若是过起日子来,用不了多久,就得去要饭了吧。
妇人们自然都是看见苏晚变得好看了,不过她们自动把好看都归在新衣裳的功劳上面,等她把银子造完,没钱穿新衣服的时候,还哪能好看,说起来,自己家以后可不能娶这么一个大手大脚的媳妇儿。
沈老头和沈婆子从沈临家出来,端着剩饭剩菜就去了沈老大家。
沈老头和沈婆子一共有三个孩子,老大是沈老大,老二是沈临的父亲,老三是一个姑娘,嫁到了隔壁村子,这三个孩子里面,就属沈老二最老实,最不招沈老头和沈婆子待见,沈老头倒是很是疼沈老大,连带着很是疼沈老大的三个儿子。
沈老大一家也狼吞虎咽地吃起了沈老头和沈婆子带过来红烧排骨还有其它饭菜。
饶是沈婆子把好几种饭菜都一并折到了三个碗里面,菜都混合了起来,但是依旧很好吃。
沈老大家一共四个壮年男丁,这点儿肉和菜也就是几个人几口的事儿,一眨眼的功夫沈婆子端来的三个碗就空了。
碗里面剩下的菜汤也被沈老大的三个儿子用馒头沾着菜汤吃了。
在这一众孙子里面,沈老头和沈婆子最是疼沈三,沈三吃完沈老头沈婆子端过来的菜,意犹未尽地说到:“祖父祖母,还有吗?”
沈婆子疼爱的瞧了沈三一眼,道:“都怪沈临那个窝囊废,他救下的人他都做不了主,不然那一大桌子菜,管够你们父子四人吃了。”
沈婆子自是没将沈老大媳妇算进去,不够沈老大媳妇也不在意,横竖到底都是给自己的宝贝儿子吃了,儿子吃了便是她吃了。
听沈婆子这么说,沈老大一家便问起了沈老头和沈婆子这是怎么一回事,沈老头坐在炕头抽起了一锅烟,沈婆子则是一把鼻涕一把地把今日的来龙去脉都说清楚了。
沈三听了沈婆子和沈老头的话,则是先哈哈大笑了一阵,直笑到肚子都疼了,沈婆子心疼地给沈三揉了揉肚子。
沈三笑的眼泪都要留下来了:“祖父祖母,沈临真的把苏晚那个丑八怪领回来了?哈哈哈,笑死我了,我看苏晚那个丑八怪给沈临做媳妇就挺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