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驴车跑的挺快的,桑楚坐在上面,甚至感觉路旁的杨树们都已经被晃出虚影了。
吴大娘却很习惯,她平稳的坐在车上关心道:“颠挺吧?这段路就是这样,等过了这段儿就好了。”
桑楚点了点头,只觉得这小小的平板车都要被颠碎了,她深呼了一口气,眼前出现了一片白雾……这么一点感觉更冷了呢。
这段路走了足足有二十多分钟才结束,等行到稍微平缓的土路上的时候,桑楚觉得自己都快散架了。
“妈,离乡里还有多远?”桑楚看着周围依然荒无人烟的样子,忍不住问道。
吴大娘给两人裹好了被子,“再有十里地就到了。”
还有五公里……
见桑楚坐在车上不说话,孙大哥笑道:“小楚应该跟小锋聊得来,小锋前些年也在县里念高中呢,你俩都是文化人!”
在这个年代,高中文凭已经是很不错的了。确实是有人去考大学,但大多数农村人基本念到高中也就到头了。
听到孙大哥提起自己的小儿子,吴大娘也忍不住笑意了。
“我们小锋从小就聪明,认字快,要不我也不可能把他扔到乡里去念书啊!”
现在这个时代村里是没有学校的,想要念书只能去乡里,而从桑楚今天折腾这一路来看,从村里走到乡里还是很不容易的。也就是说吴大娘的小儿子去乡里,一般情况下是不会回来的。
这也是很无奈的事,毕竟条件不允许。
就这样三人又走了一会儿,终于看到前面有个很大的村落。——说是乡里,其实也就只是个很大的村而已,桑楚坐在驴车上,看着乡里的‘好路’,嘴角直抽抽。
村上是土路也就罢了,乡里也大多是土路,只有正中间的一条主街是铺了小石子的路。驴车的车胎压过去都能听见吱嘎吱嘎的声音,听得桑楚牙都酸了。
她的心里不由得涌上了一个想法,但终究只是想法,她并没有跟吴大娘和孙大哥说。
进了乡里以后慢慢就能听到热闹的声音了,这个乡的名字叫做新花乡,乡里管辖着十多个村落,在北方这都是正常的,毕竟地大物博。
走进了乡里桑楚二人就没有在车上坐着了,她跳下车来,和吴大娘一步步顺着街道往前走。
“妈,小楚,你俩先去集上,我去找个认识的人家把驴拴上,拴在集市旁边,我怕被偷了。”
见两人都下了车,孙大哥也没说什么,而是自己赶着驴车拐过一个弯去了分叉路里面。
“你大哥毕竟是这镇上有点名气的砖瓦匠,他认识的人挺多的,把驴拴人家一会儿没啥事儿,你不用寻思他了。”
吴大娘一边说,一边拉着桑楚往前走,很快两人就看到了乡间大集的全貌。
桑楚感叹道:“好热闹啊!”这才早上八点钟,居然已经有这么多人来赶集了吗?
吴大娘笑了一下,拉着桑楚走进了这摩肩接踵的大集市。
“桑儿,你先自个儿转转,妈去找你老弟!”吴大娘的小儿子就在大集所在的场地旁边的矿厂工作。
“行,您去吧!”
吴大娘走后,桑楚一个人开始逛集,她早已换上了这个位面人们所穿的朴素样式的服装,因此除了长得白净点,并没有什么突兀。
……
要说北方有什么特色的东西,大集肯定是不可忽略的一个。
各地前来的小商小贩,把自己的货品摆在面前的小摊儿上,吃的,喝的,用的,穿的全部都有。
桑楚看着眼前炸的香喷喷的油条,她很纳闷,为什么这个油条不是脆的,而是看起来就软趴趴的……
摊主看着桑楚停在这里,以为她要买,就自我推销道:“油条三分钱一根儿啦啊!正宗自炸油条啦!”
桑楚站在那里,闻着味道确实很香呢……
“两毛钱给我七根行吗?”桑楚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在系统那兑换的角票——别看这个位面很贫穷,兑换比例可是很高呢,一角钱就是五积分哩!所以桑楚也想着占点儿便宜,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商人本色吧。
“成!给你七根儿!”摊主爽快道,然后开始麻利的炸油条,只用了几分钟就炸好了七根油条,用油纸包好了递给桑楚。
桑楚拿着油条继续走,绕过一个现场写毛笔字的老者后,她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摊子。
“冰——糖——葫芦儿!”桑楚从没有听过这样特别的吆喝声,这样的叫卖似乎也只在以前的北方有。
只见卖家身边的垛子上插满了满满当当的红莹莹的冰糖葫芦,上面泛黄的冰糖在阳光的照射下晶莹透亮。
糖葫芦自身爱好者桑楚顿时忍不住了,要知道她从小到大最爱吃的就是冰糖葫芦。
“多少钱一根?”
“大的五分,小的三分。”
“给我来五根大的,七根小的。”豪气冲天的桑富婆花了五毛钱买了十二根冰糖葫芦,惊煞了摊主。——这年头能花这么多钱买糖葫芦的可不多见了,喜的摊主又送了两根小的给她。
手里多了个纸包的桑楚,变成了冰糖葫芦大富翁,不顾旁边人的侧目继续往前逛着。
还别说,这集市上卖小吃的摊位可真不少,没走几步路,桑楚就被旁边卖豆腐脑的摊位吸引过去了。小小的豆腐脑摊位旁边摆着两张桌子和几个板凳,有两个青年正坐在那里大口地吸溜着豆腐脑,看那样子别提多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