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页
    崔晚晚怔怔看他,陷入那双深眸许久,半晌才迟迟回神,低眉略有羞赧,随即伸手推到他,凌驾于天子之上。
    “这次郎君可要记清楚了,再不许忘。”
    ……
    崔晚晚总算知道了为何拓跋泰说镜子有用,纠缠的人影清晰映照其中,她连匆匆一瞥都羞涩至极,恨不得蒙上双眼。而另一人却兴致更加高涨,愈来愈勇。
    肌肤滚烫,他咬耳问她:“学会骑马了没?”
    她回答得断断续续:“学、学……会了……”
    “来骑一回御马如何?”
    ……
    夜深人静,帘重珠阁中,红烛昏罗帐。
    崔晚晚眼尾泛红,虚柔无力地伏在拓跋泰胸口,千娇百媚的姿态。
    他了却一桩夙愿,胸中十分欢喜,毫无睡意,抓着她的手指一个个亲,问道:“小碗还记得今天是什么日子?”
    她昏昏欲睡,抬眼水波盈盈:“郎君的生辰啊。”
    他摇了摇头。
    “唔?”这会儿她只想睡觉,眼皮沉得抬不起来,咕哝道,“那我不知道……”
    “晚晚。”
    他翻身而起,大掌抚上娇颜,望着她郑重其事地开口。
    “去年今日,朕杀了元启。”
    那日是他长大成人后第一次入宫,也是第一次进摘星楼。他杀了元启,然后看见了她。一眼万年。
    这是他们相逢的日子。
    “从此以后,朕的生辰又多了一重意义。”他眉眼舒朗,反复叮嘱,“小碗下回不能忘了。”
    崔晚晚打了个哈欠,泪珠从眼角悄悄滑落,她作出一副睡意昏昏的模样,美眸半阖,枕着他的肩头许诺。
    “不会忘的呢……”
    “我永远、永远都会记得。”
    第75章 七夕   朕允你贪心。
    七十五章七夕
    阿罗憾在酒肆接到当今陛下召见的旨意。
    客人们惊讶之余纷纷恭贺他就要飞黄腾达, 就连绿眼胡姬也笑着说主家要做大官了。阿罗憾却是荣辱不惊的模样,转身回屋内换了套衣裳,这才随着传旨内侍入宫。
    自承天门至太极殿, 拓跋泰在此召见了他, 这是历代大魏天子接见外国使臣的地方。
    阿罗憾身穿紫色宽袖长袍,头戴圆形无檐帽, 向拓跋泰行礼:“参见陛下。”他并不惊讶那位褚郎君便是大魏天子。
    拓跋泰抬手:“王子请起。”
    阿罗憾起身,摇头轻叹:“鄙人早已不是什么王子。”
    原来阿罗憾出生波斯国王族,其父伊嗣俟是萨珊王朝的最后一任君王,只是当年大食国攻打波斯, 伊嗣俟战败后率领王族和残军退至吐火罗,最后殉难于木鹿城。从此以后阿罗憾便由仆人照料抚育,一路向东逃亡至大魏。
    阿罗憾在颠沛流离中长大成人,十几岁的时候才在大魏京城定居下来, 虽然一直以卖酒商人的身份示众, 实则心中从未忘记复国之事。
    “朕年幼之时,曾在宫中见过贵国使臣。”拓跋泰回忆道, “使臣想借兵出征波斯,但当时并未得到答允, 最后使臣失望而去。朕记得他似乎名叫卑路斯?”①
    阿罗憾点头道:“卑路斯乃我波斯祆教主教,位同中原的丞相,我便是由他抚养成人, 我二人可谓情同父子, 只是他已在三年前仙逝了。”
    逃亡之后,卑路斯长居京城,四处奔走游说,就是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光复萨珊王朝, 可惜彼时的魏帝不肯出兵帮忙,后来魏帝驾崩,继位的元启又昏聩不理朝政,卑路斯更觉复国无望,郁郁而终。
    “阿罗憾,你如今还有多少人马?”拓跋泰突然问他。
    阿罗憾答:“士兵不足三万,而且都在吐火罗。”
    当年伊嗣俟率余部退至吐火罗,联合吐火罗军队一起反击大食国,这才没有全军覆没,但是世代更迭,数年过去,萨珊王朝余留的人马越来越少。
    而大食国近些年来不断吞并蚕食相邻诸国,声势日益壮大,单凭阿罗憾手中的残兵根本无法抵挡。
    拓跋泰闻言,忽然道:“朕可以借兵给你。”
    阿罗憾又惊又喜。但拓跋泰随即讲出借兵的条件。
    “朕封你为大魏招慰使,兼任右将军。”他展开一卷舆图,指着出使西域的那条路说道,“沿路各国,你说服他们与大魏结盟,互通商贸往来友好,倘若事成,朕借你五万精兵。同时你也可以向诸国借兵,朕不阻拦,但结果如何全看你的本事。”
    阿罗憾不假思索,一口答允。
    “朕还有一事交给你。”
    拓跋泰盯着舆图上的大魏疆域,眼中似有一簇火,他说道:“你出使各藩国,务必为大魏带回精良马种,尤其是大宛国的撒马尔罕良马,还有擅养马匹的仆役也要,越多越好,太仆寺今年会再建十处牧监所,三年之后,大魏将有战马百万。”
    阿罗憾出宫回到酒肆,族人都闻讯而来,向他打探面圣的情况。
    阿罗憾感慨万千,一方面为复国有望而高兴,另一方面又对拓跋泰极为敬畏叹服。
    “当今魏帝之谋略,令人自愧弗如,但愿我族能与大魏世代交好,永无干戈。”
    拓跋泰派出招慰使游说各藩国结盟,是为羁縻连横之策,尽管大食国远在万里之外,他也绝不会放任其势大,进而威胁到大魏。
    至于饲养战马,更彰显了其称雄天下的野心,匈奴已灭,但北方部族还有柔然、敕勒、回纥、卢水胡等,拓跋泰未雨绸缪,三年以后均田令的成效加上百万匹战马,大魏便具备了一统北方的实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