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参加陛下。”三人齐齐向元辰行礼。
元辰闭眼缓了口气,慢吞吞地交代起了自己的安排,“朕……半月、不得、上朝,故,右相与、左相,协理朝政,御史……大夫、特升、一品,暂行、监察、之职。”
两位丞相理政,再加上个一向没有势力扶持的御史大夫,三人形成掎角之势,倒也不怕他们暗地里勾结起来把持朝政,就算到了这个时候,元辰对于自己的政权依然保有着十分理智的掌控。
三人立刻领旨谢恩,二位丞相倒是并不觉得意外,但御史大夫却暗暗窃喜,这简直是天大的馅饼儿砸到了自己头上,居然能被特升为一品,虽然只是暂时的,但也好歹说明了陛下对自己的重用,自己若是好好表现,不愁日后入主中堂啊。
而池萤则是适时握住了元辰的手腕,垂眸看向他略有些疲乏的双眼,暗暗使了使力,笑道:“陛下圣明。”
元辰的目光有一瞬的迷茫,随即又继续道:“另,特命、皇后、伴朝,监理、朝政。”
两位丞相闻言皆有些怔忡,刚想出言劝陛下三思,但细想了想,之前陛下称病罢朝的时候,好像也是皇后娘娘独自伴朝,这位皇后倒也确实十分识大体,从未在朝堂上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来。
既然陛下坚持,总不好在他病重的时候再出言阻拦,免得让陛下郁结于心加重病症,倒还成了自己的过错。
二人默了默,终究还是拱手谢恩,“陛下圣明。”
而御史大夫本就对这位曾为自己说好话的皇后娘娘颇有好感,此番更是没有理由出言阻拦,喜气洋洋地接下了这个差事。
送走了三位辅政大臣,池萤又给元辰下了点秘药让他昏睡过去,她躺在外间的矮榻上阖目假寐,这才终于宽下心来。
那位崔尚书偶然寻得的民间神医卢大夫,自然是他们事先便安排好的,黎沁芝对这位卢大夫可不止是救命之恩,原本二人算是青梅竹马,只是黎沁芝突然被封为后,让二人还没热乎起来的感情就此戛然而止。
此番她称自己的性命受到威胁,对方倒也十分仗义,连给皇上下药都不怕,当即便答应进宫作为她的助力。
而他之前所开的药方只是有些偏门的安神方子而已,不足之症更是无稽之谈,而元辰觉得自己有所好转,无外乎是因为那段时间池萤没有给他下药,外加没有用念力而已让他听话而已。
而所谓的同房致使的风邪之症,则是黎沁芝用那位卢大夫事先准备好的药粉,下在了给元辰的汤羹中,那药粉一能催情,二便能催生卒风之症。卢大夫每日为元辰施针,其实并非是为他治病,反而是为了让他的症状持续下去。
之所以让黎沁芝来当这个病引,一来是她自告奋勇,二来池萤也不愿这事另生枝节,毕竟若是个不起眼的后妃爬了龙床让陛下中风,那估计下场就只有死路一条。可黎沁芝不同,她怀有皇嗣,便是有千般罪过也得让皇嗣先生下来再说,封建社会的是非观就是这么有弹性,谁让人家的娃真的有皇位要继承呢。
加上池萤之前反反复复的在朝堂上出现,群臣温水煮青蛙一般早已习惯了她的存在,便是现在元辰提出让她伴朝,也不会受到强烈的反对,毕竟对他们而言,这种伴朝只是暂时的权宜之策。
总之,元辰这病一时半刻是好不了的,池萤也是要继续在朝堂上刷存在感的。
第二日的早朝上,伴随着内侍宣告元辰的旨意,大齐的朝政暂时进入了二相理政,御史台加上皇后监察的新阶段。
虽说这段时间的早朝没有元辰坐镇,但丞相府平日里本就帮着元辰处理政务,如今倒还算得心应手,御史大夫也只是监管二位丞相的行为是否出格,并不直接插手朝政,一时倒也相安无事。
当然,二相偶尔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过往遇到这种情况,二人都会寻找陛下裁定,但此时的朝堂之上高坐的仅有皇后一人,二人下意识向龙椅所在的方向躬身准备请求圣裁时,便陷入了一阵略显尴尬的沉默中。
池萤笑了笑,镇定自若道:“本宫自是无法给二位丞相什么建议,但若是陛下在此,想必会更同意右相的观点。”
左相便有些不服气,“娘娘何出此言?”
池萤回道:“陛下一向最为体恤子民,暂时调高赋税虽能补贴国库,但长此以往民间必定怨声载道,民乃国之根本,此果绝非陛下所愿得见,故而若陛下在此,自然不会同意左相的说法。”
左右二相细想了想,皇后所说倒也确实符合元辰平日里的评判标准,略争执了一番终究还是采用了池萤的说法。
起初,池萤只是在二人僵持不下的时刻,以元辰的口吻出面点播一二,但时间久了,二人在出现分歧之时,便会不由自主的向池萤求助。
而池萤倒也乐见其成,虽然每句话都要一“若是陛下在此”开头,但最终输出的其实还是自己的观点。
群臣虽然也有所察觉,隐隐觉得似乎哪里不太对,若是按照陛下平日里的脾气,怕是不会用皇后的方法解决,但皇后所给出的方案还真找不出什么缺漏来,故而稀里糊涂也就过去了,毕竟这位皇后也只是暂时监朝,何必在这个时候得罪人呢。
可这个“暂时”监朝,一眨眼便过去了大半个月,元辰原本同三位理政大臣所说的半个月后便能上朝,也成了没影的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