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页
    何况
    祁阳县主遇人不淑,已经够惨了,如今人至暮年,总不好这时候再拉她下水又卷进是非里来。
    她之所以回城之后没再去找崔书宁,就是因为她已经想的很清楚
    就算再想看顾泽倒霉想看她那皇兄为难,这件事她也不能再掺合。
    现在崔书宁再度登门拜访却是来安她的心的,敬武长公主意外之余就又痛痛快快的笑了:“本宫发现自己真是越来越喜欢你了。”
    分得清楚形势,也懂得知恩图报,不连累无辜。
    说话做事一是一,二是二,干脆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这样的理智睿智,恩怨分明,就是男人也没几个能做到的。
    顾泽真是瞎得不轻!
    崔书宁厚着脸皮接下她这番夸赞:“长公主本来也没有帮我的义务,能解我困惑已经仁至义尽,实在不敢再得寸进尺。”
    对她来说拿事业剧本的长公主可比拿恋爱剧本的长公主要好搞多了,最起码她的思维是有逻辑的,能够正常交流来往,可比那些动辄就为爱疯逼的货好沟通多了。
    大家都是文明人,有共赢项目就互相扶一把,意见不合了还能理智的讲道理沟通退而求其次嘛……
    要早知道长公主是这样的长公主,她开始也不用忐忑担心那么久了。
    和聪明人说话就是这样,很多话都不用当面你给她解释她自己就能把握分寸,敬武长公主对崔书宁的知进和识时务都很满意,也就不用再解释她的立场和顾虑问题了,直接又聊回了主题上:“我也不瞒你,顾泽身边那个狐狸精的来历早几年本宫就叫人去查过,这两天又重新整合线索捋了一遍。虽然照祁阳表姨母的说法她那个前朝余孽的身份是没跑了,可目前为止她身上存留的线索却是半点也引不到凌氏一族身上。”
    崔氏根本对顾泽身边的男女关系不关心,府里多了个情敌她甚至都懒得浪费时间去查一查对方的背景和来历,但好在崔书宁穿越前瞄过剧本,虽然时间仓促没能整个顺一遍,但男女主的人物小传却给扫了一眼。
    只是当时走马观花,也没太当回事,现在只能大概有点印象了。
    她也正需要完善这方面的资料,就直言问道:“那长公主查到的金氏的来历是什么?”
    敬武长公主就面带嘲讽的笑了:“顾家对外的说法最简单,说她自南方滢水而来,百年前原也是京城人士,算是书香世家,但她曾祖父在一次翰林诗宴上与人斗诗,得罪了当朝权贵,后就被产穿小鞋贬到了滢水去做县令,自那以后一家人也心灰意冷再不曾科举入仕,就在滢水住下了。而八年滢水遭遇了一场百年一遇的特大水患,全家只有她侥幸逃出,后来跟随流民走了许久,五年前才进的京城。本宫查过前朝遗留的官员名册,百余年前前朝确实有过一个受贬的探花郎姓金,出身京城的书香世家,也叫人去滢水查证过,他们一家被贬谪移居滢水、甚至于八年前的水患破家都是真的。但是就算这些都是确有其事,也只是那个金氏所谓身世的一部分……就算那个金玉音冒用了金氏女的身份,但实际上在金家毁于水患到她辗转入京这中间的三年还另有隐情,她并非是因为一个弱女子孤身进京耽误了时间,而是中间另有一段经历。”
    这个剧本是根据一个甜宠小说改编的,崔书宁翻看的剧本本来就是已经经过改编,侧重点都与原著不同了,女主小传上还留了悬念,在故事里金玉音从始至终都叫金玉音,也就是说她最后也没有恢复凌氏女的身份,那介绍上写的是“女主金玉音家破之后侥幸生还……”
    金家的来历细节都没介绍,反而写的是金玉音在外艰难求生的那段际遇。
    所以,敬武长公主前面说的那些崔书宁并不十分清楚,可是对于敬武长公主随后要说的那部分故事她却在女主小传上看过。
    言情小说的女主嘛,总要被虐个千百遍才能突显她人生经历的曲折的不易。
    金玉音当年孤身一人逃难出来,跟随流民辗转迁徙,因为娇生惯养身体孱弱,只流浪了不到一个月就身染重病病倒在了半路上。时年她已经十四芳龄,作为女主她长得美啊,病得快死了也丝毫不影响其美貌,于是就被过路的齐州太守救起带回了府上。
    当然了,这位太守也不是啥救苦救难的济世活佛,他是当时裕王的大舅子,裕王正妃的亲哥哥。
    金玉音被他带回去治了三个月,病治好了就以家里来投奔的表亲的身份锦衣玉食的供养起来,为的是等裕王妃找到机会带裕王回家省亲了好将她献上,以帮扶不能生育的王妃固宠顺便生个儿子好傍身。
    金玉音就被当做那家的表小姐在太守府里做了两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金丝雀,结果吧,女主光环强大,她怎么可以去给一个年过不惑又妻妾成群的裕王爷做妾呢?裕王妃还没找到机会把她弄家去,六年前裕王在北境军中做监军时就和崔舰一起战死殉国了。
    京城里的裕府成了被荣养起来的空架子,裕王妃娘家帮她培养出来的争宠工具也就没了用武之地。
    可是齐州太守那个糟老头子也不高风亮节,左思右想这个金玉音在他家吃了两年闲饭,为了培养她又下了不小的本钱,就真做个表小姐以后给她找个好人家嫁出去他亏啊。
    这么一个活色生香的美人儿与其便宜了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