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行,我哥资助了一点。”曾妮轻描淡写地说。
李开光瞬间失去了言语。
他忘了,曾妮还有个MIT毕业的天才哥哥。
在曾妮状态转好之后,她的哥哥终于放心去找了个工作, 据曾妮说, 某大厂给开的工资,也就是区区几百万一年罢了。
李开光听到这个区区百万的年薪,顿时酸得无法言语。
闲话少说, 待几人坐定之后,曾妮将打印好的剧本梗概交给他们观看。
“这是第一个版本, 学校剧情版。”
曾妮过去写的剧本大多是以自我表达为主, 很少涉猎这种社会现象相关的内容, 因此害怕写不好,就多写了几个版本。
“好家伙,你不用睡觉吗?”
李开光惊讶地望着手上一沓纸,加起来大概有几十页。
曾妮摸了一把自己愈发稀疏的头发,淡定地说:“还好, 闲着也是闲着。”
第一个版本学校剧情版是以学生为主角。
担心审核通过的原因,曾妮将人物设定为大学生。
大致剧情是一个女孩在学校里节俭度日,但某一天,学校的网络上曝光她从一辆豪车上下来,于是,校园中隐形的道德审判就开始了。
“这一稿和莫莉姐的经历不大相似,但是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岑诀翻了一下剧本,发现了曾妮所说的有趣的点。
她将故事设置在一个大学宿舍中。
宿舍里,女主角是因为被曝光“潜/规/则”而受到歧视的女孩小A,有被消费主义洗脑,靠网贷维持光鲜靓丽外表的室友小B。
真正家境殷实,却常年被男朋友情感勒索,被动成为男朋友提款机的富家女小C。
以及中产阶级出生,一心为了更好的offer钻营进入学校会的小D。
宿舍里,四个人互相看不上对方,但是因为小A的遭遇被曝光,整个宿舍受到牵连,最终四个人都陷入无法解决的困境。
“不错,这一看就是废墨的故事。”岑诀评价道。
曾妮的故事中,总有一种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切,就算写校园暴力,最终写的也是各式各样身陷囹圄的人。
“还有一个家长版本。”
曾妮被岑诀夸奖,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原本因为熬夜而萎靡的精神也振奋了起来。
显然,在她心中,岑诀的认可让她心情颇佳。
家长版本,就是曾妮按照莫莉的故事改编而成的。
一句话概括,是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遭受校园暴力去世,自己孤身查探真相的故事
几乎是将莫莉的经历原封不动地搬上了剧本。
但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奇妙,编剧有时候苦思冥想出来的内容、苦心孤诣制造出来的矛盾和转折,反倒是不如现实中一些真事来得曲折。
母亲、去世的孩子、凶手,光是这三个字,情节就自带张力。
除了这两个剧本之外,曾妮还准备了其他几个版本,但总体来说,都不如这两个来得精彩。
“来投票吧。”
第二个剧本,5票通过。
定了逻辑和框架之后,第二个剧本就进入了具体的讨论阶段。
虽然曾妮负责大的逻辑情节,但是具体的血肉还需要所有团队成员一起填充。
电影相关的文创工作在旁人看来光鲜亮丽,所造出来的梦璀璨光明,但具体的工作环节却是相当冗长无聊。
关于剧本中女主角身份的设定,几人就吵得不可开交。
现实中,莫莉是影后,是站在一个行业金字塔尖上的人,可是面对孩子的去世,仍然显得无助。
“这样才是引人深思的地方,现在社会为什么卷成这样?还不是因为大家都认为有更多的钱、更高的社会地位,就能减少社会大环境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平稳度日吗?”
但是这个电影告诉无数的中产阶级们,被挣扎了没救的,哪怕是影后这样的名人,也会遭受社会的毒打。
李开光不同意曾妮的观点:“可是,你这样写很难接地气。”
在李开光的想象中,故事的女主角应当是社会底层,被丈夫抛弃,将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可是后来,儿子死了。
儿子的去世,不光是一个小生命的消失,还有女人所有希望的毁灭。
“在儿子去世的同时,她也死了。”
校园暴力所伤害的,是两条生命。
两方吵来吵去,最终李开光说服了曾妮,用了第二个人设。
人设做完,其他的细节也得磨。
故事发生在高中校园还是初中校园?
女主角做什么工作?
报仇的过程是什么样?
连续一周,几个人都在小房间里加班写剧本,写到最后,都恨不得撞墙。
后来,曾妮实在不行了,岑诀接过来写。
他一写曾妮就惊了:“岑导,功力不错啊。”
岑诀水平竟然相当在线。
连续熬夜三天,岑诀仍然颜值在线,喝了一杯咖啡,继续淡定地写稿。
他上辈子可是黑泽明的拥护者,按照偶像的说法,时间挤一挤总会有的,就算每天写一两页,一年加起来也有几百页。
说自己没时间的,那是地道的懒汉。
哪个导演不是从写剧本开始的呢?
剧本搞好的那一天,团队的其他几个人都不行了,来不及欢呼,先是去睡了一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