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你们两个,该不是从安州来的吧?”旁边忽然有个十六七岁的少年挤过来问道。
曾荣见他自己是一口京城官话,却又问她是否从安州来,心下便有些警惕,不敢轻易接言。
倒是曾华点点头,刚要开口时忽一眼瞥见大姐眼里的戒备,忙又摇摇头,并把嘴巴紧紧地闭上。
对方见此“噗嗤”一笑,正要说话,又挤过来一位十四五岁丫鬟打扮模样的人用安州话说道:“别怕,他就随口问问,因为我们也是安州来的。”
曾荣见此,猜想对方应该是某位安州籍官员或商户家的下人,她倒有心想结交一下对方,可没等她开口,突然传来一阵起哄声,龙舟比赛结束了,那个小姑娘拉着那个小伙子急急离开了,阿桃也带着她弟弟妹妹找来了。
听阿荣说要去给菩萨上炷香,阿桃熟门熟路地拉着曾荣进了山门,山门外有不少兜售香烛、香囊、丝帕等小物件以及各色小吃的,阿桃牵着曾荣转了一圈,花几文钱买了两个草编的蝈蝈,一个给了曾华,曾华哪里喜欢这种东西?田野里抓的还玩不过来呢。
“先去请香吧。”曾荣对这些也无感。
请好香,五个人结伴进了大殿,拜过观音菩萨后,理应奉上点香火钱,曾荣因着是来还上一世的愿,故而她准备的是一个二两的银锭,可这会当着阿桃的面她肯定不能拿出来,这太不符合她目前的身份。
于是,曾荣只得在心里默默地向菩萨告了个罪,奉上了一串钱,饶是如此,阿桃也一个劲地在她耳边说,“太多了,太多了,有这些钱还不如拿去外面买点好吃的。”
曾荣淡淡一笑,“无妨,我第一次来,许的愿比较大,应该多给点。”
阿桃一听这个便没再劝她,倒是也没问她许什么愿,这点道理她还是懂的,愿望不能轻易说出来,说出来就不灵了。
上完香,曾荣提议去后殿看看,主要是她想去碰碰运气,看能否碰到方才那两个小厮和丫鬟的主子。
不管对方的身份是商户还是刚进京的小官员,多认识几个人对她肯定没有坏处。
第六十二章 新想法
可惜,曾荣几个在后殿转了一圈也没再碰到那两人,只得怏怏而返。
作为回报,回到城里的曾荣请阿桃姐妹三个去吃了一碗馄饨,期间,曾荣又打听了些白家的事情。
上一世她只知白氏的娘家祖上是皇商,到白氏这一代是第四代,因此,严格说起来,白家在京城的根基比徐家要深得多,更别说白家这些年积攒的财富。
这也是白氏能嫁进徐家的倚仗,也是白氏这些年一直跟杨氏较劲的底气。
商贾之女又如何,国子监祭酒之女又如何,过日子总归是离不开那些黄白之物的。
据传,徐靖之所以能娶到王楚楚多少也借了点白家的光,要知道,王楚楚是镇远侯王家的嫡女,她姑姑又是当今皇后,这样的王楚楚想嫁什么人不行,偏偏选了一个没有爵位可以继承的徐靖。
当然了,这里面最大的根由是徐扶善,徐扶善彼时贵为内阁首辅,在立太子的问题上肯定比一般人的话语权大多了,而徐靖自己也出彩,束发之年中秀才,三年后中举,次年又被点为探花,这样的人本该前程无量,能被皇后和王家看中也不稀奇。
据徐靖说,在他成亲之前,祖父本无意于站队,可没办法,皇后亲自保媒,徐靖不得不娶了王楚楚,如此一来,这队不站也得站。
可能是因为宫里本就开销大,再加上皇后和皇贵妃斗法,更需要银子打点,因此,曾荣知道皇后假借王楚楚的名义插手了不少白家的生意,白家一开始也寄希望皇后的儿子能赢,只能认吃这亏。
可没想到的是,皇后居然输了,皇贵妃的儿子问鼎了那个位置,白家最后也落了个皇商被夺、家产充公的下场,所幸的是,白家只是被贬为庶民,没有牢狱之灾。
这些是曾荣上一世对白家的了解,严格说来这是白家十几年后的状况,跟目前的白家应该是有点不同的,因为据阿桃说,白家现在的家主是白氏的父亲,并非十几年后白氏的大兄长。
可惜,阿桃对白家了解不多,倒是讲了不少于韵青的事情,也就是那位于掌柜。
在阿桃的描述中,这位于韵青可不简单,五岁进了白家的女子学堂,跟着白家小姐们一同启蒙,同时也开始学习刺绣,十五岁进锦绣坊,跟在她母亲身边学着打理锦绣坊,二十岁接管锦绣坊,至今已有十年。
这十年,锦绣坊的生意拓展了不少,这位于韵青不但和那些世家女眷相交甚深,和宫里的关系也不错,除了正常的生意往来,每年还会额外接一些宫里定制的活。
可别小看这些定制的活,每年给白家带来的收益可不小,因此受到白家的另眼相待,于掌柜也凭此拿下锦绣坊的话语权。
“那她是怎么和宫里搞好关系的?”曾荣对此很有兴趣。
至于前面那句和那些世家女眷相交甚深这话她是不大相信的,所谓的甚深也不过是表面的和谐,那些世家女眷才不会把眼光放在一个商贾身上,不对,一个掌柜,连真正的商贾都算不上。
可能结交上宫里的管事公公却不太容易,这不是说几句好话或是给点小恩小惠能办到的,肯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打动了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