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有人提出适度开放海禁,不管是出去的货物还是进来的货物,都可以收一笔税赋,此是其一,其二,海禁的开放还可以互通有无,促进手工技艺的发展;其三,开放海禁可以从海外引进些高产的农作物。
不过赞成开放海禁的学子并不是很多,因为东南沿海一带常年受倭寇侵扰,他们怕海禁一开放,会有越来越多的海寇上岸。
也有人担心海禁一开放,大周的先进技艺会被别人偷学了去,毕竟华夏文明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那些刚从茹毛饮血走出来的外族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等等等等。
这场辩论进行了一个多时辰,不独曾荣,就连朱旭和朱恒等人也感觉到受益了,只是深浅不一。
辩论赛结束后,朱旭并没有急着带朱恒离开,而是在国子监祭酒的引导下转了一圈,途中遇到几位世家学子,朱旭和朱恒均被认了出来,好在没有造成轰动。
曾荣推着朱恒去拜见了孔子的塑像,也去游览下国子监学子们的教室和住处,这一切对他来说均是陌生和新鲜的。
“很喜欢这里的氛围,宁静、古朴、悠远,置身其中,能涤荡人的灵魂,也能洗尽身上的铅华,着实令人心生向往。”看着教室外墙上爬满的青藤以及院子中间那棵高高的银杏树,朱恒怅然说道。
“非也,这里的人有几个是一心专注于学问,能做到真正的无欲无求?谁不是巴望着十年苦读,一朝闻名于天下,否则也不会有那句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尽长安花’,所以呀,真正能涤荡心灵洗尽铅华的还得说是寺庙的方外之人,我等俗世之人是难。”曾荣回道。
“读书人本就该以天下为己任,出仕救世本就是他们的分内之事,这和寺庙僧人的避世行径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为何要相提并论?”一道声音从后面传来。
曾荣和朱恒回头一看,原来是朱悟。
朱悟也是听闻父皇来了,忙不迭地赶来相见,碰巧先遇上了朱恒,听到两人的对话,忍不住出言维护。
“是你?你是,你是那个宫女?”朱悟认出了曾荣。
说实在的,在后面看着这小身影,他真以为是朱恒身边的某个太监,尽管他不认同小太监的话,但这小太监能说出这番话来应该是读了不少书的,至少他身边是没有这种人。
“下官拜见三殿下。”曾荣松开了轮椅,向朱悟行了个屈膝礼。
习惯使然,她忘了身上穿的是太监服,因而,朱悟见她身穿太监服却行了个不伦不类的屈膝礼,忍不住大笑起来。
这下朱恒不高兴了,他本就嫌朱悟打扰了他们的相处,这会见朱悟嘲笑曾荣,更是不喜,故此,他丢了一个冷冷的眼神过去。
朱悟接收到兄长的示意,忙摆了摆手,“二哥,三弟不是冲你,是这个小太监。对了,小太监,你不是父皇身边的女史官么,怎么又到二哥身边了?”
话说到这,朱悟突然把曾荣对上了号,原来曾荣就是太后寿诞那日陪在朱恒身边的那个小宫女,也是母妃让他留意的小宫女。
可惜,那天被她逃脱了。
再后来见面,就是这小姑娘替父皇夹鱼刺,原本以为父皇会嘉奖她,哪知却罚了她跪两个时辰,那会他还以为母亲太过风声鹤唳,一个小小的宫女,也值当她花心思?
如今看来,倒是他小看这个宫女了。
短短的几个月成了父皇身边的女史官不说,居然还成了二哥的新宠,为了把她带在身边竟然换上了太监服,幸好他碰上了,否则,差点就被他们瞒了过去。
曾荣见朱悟的目光里带了几分探究,忙躬身回道:“回三殿下,下官是奉皇命照看二殿下一二的。”
“三弟是来见父皇的吧?父皇在那边。”朱恒指了指左前方。
朱悟往那个方向看了一眼,摇摇头,“父皇可以回去见,二哥难得来国子监一次,三弟陪二哥转转吧。”
曾荣听对方如此说,只得退后几步,把轮椅让给了朱悟,朱悟上前推起了轮椅,一面往前走一面倾身向前,一一向朱恒介绍起国子监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以及历史渊源等。
第三百零七章 爱屋及乌
待朱悟推着朱恒转了一圈回来时,朱旭也结束了和国子监祭酒的谈话,要打道回宫。
朱悟也跟着一起回来了,父子三人同乘一辆马车,车上的谈话自然是围着这次辩论展开的,只不过话多的是朱悟,朱恒几乎不怎么开口。
回到宫里,朱恒是直接回慈宁宫,曾荣则跟着皇上往乾宁宫走去,不过曾荣没有跟着皇上进乾宁宫,她回内三所换下这身太监衣服拿上早就准备好的包袱急匆匆地出宫了。
曾荣先是去的徐家,和徐老夫人简单交代了几句便带着曾华坐上徐家的马车去了离徐家不远处的南庆胡同,也就是曾富祥几个的栖身之处。
马车刚在胡同口停下来,曾华就跳了下来,沿着胡同门上的标记找去,待曾荣下车把车里的东西拿下来时,曾华已经拍响了一户人家大门上的铁环。
开门的是曾贵祥,见到嘤嘤扑过去的阿华,曾贵祥倒是伸手接住了她,紧接着曾荣就听到他问:“阿荣呢?”
曾荣不高兴了,刚要回嘴,又听见曾富祥的声音响起来,“阿华,阿华,是你吗?”
“是,大哥,是我,我是阿华。”曾华松开了曾贵祥,擦了擦眼泪,看着曾富祥笑了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