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一章 觐见
可惜,欧阳若英的言辞并未给欧阳思带来任何转机,反倒提醒对家,说欧阳思是曾荣的老乡,又是救命恩人,本就是奔曾荣进的京,朱恒爱屋及乌,想提携这位救命恩人也未为不可,只是却用错了法子,对天下的读书人很不公平。
吵吵闹闹的,曾荣坐在后殿,几次想站起来冲出去解释一番都被阿春和两个小太监拦住了。
朱旭显然也没想到事情会闹这么大,他倒是清楚朱恒为何选的欧阳思而非钱鸿,可这理由不能搬到台面上来说。
再有一点,他自己也不确信曾荣在里面扮演了一个什么角色,但他相信,以曾荣的聪明,想要套出这次春闱的考题是极有可能的。
不说别的,曾荣确实没少把朝堂的这些政事拿去同朱恒探讨。
当然,这事是他默许的。
想必朱恒在向欧阳思讨教学问期间也没少拿政事来做例子,再有,徐扶善也说了,欧阳思拜在他门下了,想必徐扶善也没少扶持这年轻人,因此,这年轻人短短几个月才有如此大的进步。
可这进步究竟是否和曾荣相关联呢?
朱旭有些拿不定主意了。
一方面,他有想重新举行一场殿试的念头,由礼部尚书这个老古板当场出题,众人当场阅卷,这总没有异议吧?
可另一方面,朱旭又担心,万一欧阳思没过这一关考验,岂不坐实了他和曾荣舞弊的罪名?
就在朱旭犹疑不决时,常德子走到他身边,对他耳语几句,朱旭这才宣告,命人去传唤欧阳思。
约摸半个时辰后,欧阳思才进殿,这是他第一次进殿,说实在的,有些蒙,也有些惴惴然。
今儿一大早接到的喜报,论理,他该和一甲的状元和榜眼骑马游街,该参加皇家举办的琼林宴,可却一直没有动静,他猜到准是哪出问题了。
这不,他哪也没敢动,就在家里守着,果真有太监上门宣旨命他进宫了。
跟着太监进殿后,在太监的指引下欧阳思拜过皇上,起身后略为好奇地打量了下四周,倒没敢细观,只扫视了下可巧就和朱旭的目光对上了,欧阳思再没有见识也知不能直视皇上,忙把头低下了。
朱旭仔细瞧了瞧这年轻人,虽衣着有些普通,甚至还略带寒酸,但不影响这小后生的气度,看得出来,他并不讳忌自己的出身,这点倒是和那丫头有点像。
“你就是欧阳思?”朱旭问道。
欧阳思回应了,朱旭接连又问了他年龄几何,几岁开始进学,家中以何为生,还有何人,可否婚配等。
还别说,这小后生越看越经看,五官有南方人的细致,棱角却很分明,骨相也好,这种人看着温和,却很有主见,也就是俗称的有个性。
还有,观其言谈举止,有文人的洒脱却没有文人的酸腐气,有傲骨无傲气,不比某些自诩名门正派的出身之流的世家公子差。
故此,朱旭才会问出是否婚配一事,他是想到了钱浅,钱浅被朱恒耽搁了,尽管钱家没提,可母后却没少为此事怪罪他,故他心里也有些过意不去,早就有意向替她寻一门合适的亲事,否则,他怕哪天母后一心血来潮,又要把钱浅和朱恒凑对。
这番话问得有些莫名其妙,欧阳思答得也有些莫名其妙,朝堂的文武百官更是摸不着头脑,有人开始猜测皇上是否想要把欧阳思招为驸马,有人甚至开始扒拉起几位公主的年龄来。
“欧阳思,今日有人质疑你这个探花来路不明,乃有人事先把题目透露于你,你对此有何解释?”朱旭问到正题了。
“透题,透什么题?”欧阳思被问蒙了。
“欧阳思,有人怀疑你事先知晓春闱的考题了,说你考秀才不是案首,考举子不是解元,缘何进京几个月学问却如同练武之人打通了任督二脉似的呈现井喷式提升?”徐扶善替皇上把话敞开了,言辞中仍有不忿。
“井喷式提升?学生有吗?学生五年前因贫辍学,不得已在一家小书院一边做先生一边自学,两年后,学生凑齐了盘缠和束修,那年院试,学生中了廪生。尔后,学生进了府学,两年后,一举中了举人,学生自认为学生天资不算聪敏过人,但绝不愚钝,进京这小半年时间,学生没少去拜访先生,有幸得先生指点,又幸得先生推荐,学生进了太学,和京城的这些优秀学子成了同窗,平时也没少探讨课业,学生的眼界拓宽了,学业有进步理应在情理之中吧?”欧阳思总算明白怎么回事了,为自己辩道。
“欧阳公子,传闻你和曾姑娘相熟,曾姑娘是否也提点过你的课业?”问话的是镇国公李茂。
这事本和他无关,他是有些看不过眼了,不想在这耗时间,直接开门见山问出来。
“这位大人,曾姑娘是和晚辈相熟,可晚辈进京后只见过曾姑娘两次,一次是晚辈刚进京,曾姑娘一家替晚辈接风洗尘,还有一次是除夕夜,晚辈和曾姑娘一家吃的团圆饭,诸位大人认为此种场合是否适合提点课业?再则,晚辈并不认为曾姑娘的学问可以提点晚辈,要知道,当年曾姑娘还是晚辈给启的蒙。”欧阳思说道。
“对啊,这位小弟也说了,曾姑娘最近一次出宫是除夕之夜,那会春闱题目尚未揭晓呢。”欧阳若英出列说道。
“这有何难,她只需把考题写在纸上送出来即可,或者,她可以托人转述。”说这话的是王柏,他把“托人转述”四个字加重了语气,明显是在影射朱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