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9页
    未看清陆行手中的东西,但却知晓陆行带了礼物的蔺宁,眼底带着期待的伸出手:“陆行哥哥带了什么好东西?”
    陆行笑而不语,将手中一只雕刻成蜻蜓样子的竹蜻蜓吻部放到小姑娘葱白纤细的指尖,就见小小竹蜻蜓当真停落在她的指尖上,微微轻颤,仿若一只真的蜻蜓一般,伫立指尖。
    小姑娘眼底的光亮骤然放大,透着满满的惊奇:“陆行哥哥快看,蜻蜓落在我的指尖上了!”
    第四十章 妹妹别哭。
    指尖上的竹蜻蜓通体是翠竹的碧绿, 在夕阳的余晖下,显得特别生动好看。
    蔺宁轻轻动了下指尖,停落在指尖上的蜻蜓也一同跟着轻轻晃动翅膀, 仿若随时都会飞走一般。
    小姑娘已经完全被这只竹蜻蜓吸引了注意力, 唇边不自觉勾勒出来的笑容,甜美非凡。
    陆行松了口气, 看来自己一下午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桃夏姑姑,你快看陆行哥哥送我的这只竹蜻蜓好似真的一样。”
    小姑娘急切得向桃夏推荐, 想要桃夏知道陆行有多厉害。
    “这只竹蜻蜓确实别致, 奴婢也是第一次见到。”
    得到想要的回答, 蔺宁笑着看向陆行:“陆行哥哥你怎么那么厉害, 居然能做出这样一只竹蜻蜓来。”
    “公主谬赞了,只是一些小玩意儿, 殿下开心就好。”
    蔺宁笑着点头:“开心呀,陆行哥哥特意来看宁宁,又带了礼物过来, 宁宁自然开心!”
    陆行哥哥果然温柔,听说她生病了, 还特意带了礼物来看望。
    高兴!
    小姑娘见到陆行, 又得了陆行亲手做的竹蜻蜓, 一扫之前的阴郁, 开心的不得了。
    等陆行走后, 廖氏听着小姑娘在院子里叽叽喳喳的笑声, 不禁好奇的道:“也不知道陆行用了什么办法, 怎么就将她哄的这么开心。”
    “奴婢瞧着是送了咱们小殿下礼物了,娘娘若是好奇,不如出去看看?”
    掌事嬷嬷在一旁提议, 到真让廖氏起身:“走,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小东西把咱们的公主哄的这样开心。”
    注意到廖氏从殿中出来,蔺宁便笑着跑过去,将落在指尖的竹蜻蜓送到廖氏面前:“母后快看!”
    廖氏看着蔺宁指尖停落的竹蜻蜓,眼底泛起惊讶:“这是……”
    “这是陆行哥哥送我的竹蜻蜓,母后是不是也觉得神奇,竹蜻蜓竟然可以停落在指尖,好似真的一样,陆行哥哥是不是很厉害?”
    说到后面的时候,小姑娘眼底全是对陆行的崇拜。
    廖氏是知道大荒一族大多擅长雕刻之技,却没想到陆行竟也有这样的才能。
    这一只竹蜻蜓看似简单,却蕴藏着许多心思。
    陆行只是听闻蔺宁生病,就愿意花费时间和心思哄她,到让廖氏对其高看了一眼:“宁宁可不可以借母后玩一下?”
    “好呀,母后伸出手指,宁宁让竹蜻蜓落到你的手指上。”
    小姑娘有模有样地说着,好似这一只蜻蜓真的是活物一样。
    煞有介事的样子惹的四周的人都是会心一笑。
    将竹蜻蜓放到廖氏指尖上,看着小巧精美的竹蜻蜓轻轻振翅的样子,蔺宁笑着道:“母后,陆行哥哥其实很温柔的对不对?”
    并不似外表那样冷清,只要真心对他好,他也是会回报同样温柔的人。
    廖氏轻轻点头:“宁宁的眼光很好,母后一直都知道的。”
    蔺宁嘿嘿一笑。
    病气因为陆行的出现好了一大半,第二日的时候,蔺宁的鼻塞就好了。
    太子回京的消息,在蔺凌抵达京都时传出去。
    与此同时太子南下镇压虫灾遇险受伤的消息也不胫而走,京城百姓知晓后,纷纷来到城门前,排好队伍感激太子为百姓安居作出的贡献。
    蔺凌躺在马车上,这一次遭遇,险些要了他的命,但好在有惊无险,保住了性命。
    只是腿部受伤严重,就算日后康复恐怕也要落下病根。
    但他心性较为豁达,只要日后还能站起来走路,就不是什么大问题。
    听见车外百姓的呼声,蔺凌撑起身子,掀开窗帘看向外面。
    伫立在两侧的百姓见状,呼声瞬间更高了一些,蔺凌心有感触,伸手同这些百姓挥手致意。
    马车一路来到宫门前,百姓一路欢送。
    直到马车消失在众人眼前,这些百姓才纷纷离开。
    太子回京,来福一早就带了宫人再此守候。
    廖氏和蔺衡此时带着蔺宁早早等候在太子东宫,一起的还有太医院诸位太医。
    当蔺凌出现的那一刻,廖氏率先起身迎了上去。
    轿辇上的蔺凌瘦了好些,气色也不如从前。
    廖氏见状就红了眼眶。
    蔺凌没办法同她见礼,只能笑道:“让母后担心了,儿臣回来了。”
    廖氏点头:“回来就好,太医们都在,要他们好好为你看看。”
    蔺宁看到蔺凌在众人的簇拥下,来到榻上了,看着消瘦许多的太子哥哥,抿了抿唇。
    虽然很想上前同太子哥哥说说话,但小姑娘知道,太子哥哥现在最需要的是太医为他看病。
    蔺衡同蔺凌说了一番话之后,就退开到一边,为侯在一旁多时的太医让开位置。
    太医院几位经验老道的太医纷纷上前诊治一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