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84页
    宋楠楠不知道自己究竟发了多久的呆,直到外头有人敲响了窗户。
    许晨阳小声喊她的名字:“干嘛呢?”
    宋楠楠猛然抬起头,这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窗外的雨停了。她直接翻了个白眼:“这个问题该我问你,你干嘛呢?”
    少年举起手来,晃了晃手中的保温饭盒,美滋滋的很:“我妈今天尝试做了梅菜扣肉烧饼,味道还不错,你也尝尝呗。”
    他打开了盖子,梅菜扣肉饼咸香的气味扑鼻而来。宋楠楠闻到了,才反应过来自己还没有正经吃晚饭。
    她没有客气,直接伸出手,从防盗窗的空隙中接过了许晨阳递给她的烧饼,狠狠咬了一口。
    皮薄馅大,鲜嫩多汁,外面的一层酥皮脆脆的,真是好吃的不要不要。
    啊,对哦,她应该多吃点儿东西的。
    果然这世间没有什么痛苦是美食不能治愈的。一顿不行,那就来第二顿。要是第二顿还不行,那就接着第三顿,总有一顿会让你热爱生活。
    活着真好呀,活着才能知道这么多好吃的。
    许晨阳也不坚持要进门,就站在窗户旁边看着她吃烧饼,得意的不行:“怎么样?我妈的手艺不差吧?”
    宋楠楠口齿不清,想起要礼尚往来,就伸手指着栗子蛋糕道:“这个给你,甜的。”
    呵,不就是栗子蛋糕吗?这还用尝,明天她就能做出更好吃的栗子蛋糕。
    结果她的慷慨行为刚开始进行,就碰到了致命的阻碍。
    防盗窗,蛋糕没办法从防盗窗的空隙里塞出去。
    许晨阳嘴巴都张开了,就这么瞪圆了眼睛委屈地盯着蛋糕。
    宋楠楠听着客厅里头宋晴哈哈大笑的声音,咬咬牙,打定了主意:“你等一下。”
    整装都不行,她还不会用勺子舀吗?
    她拿自己喝水的勺子,直接舀了蛋糕,从防盗窗的空隙中送出去:“张嘴!”
    许晨阳目瞪口呆,刚好接了一勺子蛋糕。唉,他很快就来不及表达对这种吃东西怪异方式的感慨。
    哎哟喂,真好吃。这个蛋糕的栗子口感简直了,奶油就是栗子味的。他还真是头回吃。
    “简单的很,栗子泥加上奶油做出来的。”宋楠楠慷慨大方,“明天早上我做给我妈吃,你要是爬得起来的话,可以过来吃早饭。”
    许晨阳的眼睛立刻亮了,兴冲冲地强调:“一言为定,你多做点儿啊。”
    宋楠楠点头:“没问题,唉,你怎么头发白了?你吃粉笔灰啦?”
    两人都抬起脑袋,顿时惊讶。嘿,雨停了下雪了。
    这可是2003年的第1场雪,好像来的比2002年要晚一些。
    但迟到总比不到好,该下的雪终究还是要下的。
    作者有话要说:
    文中几个背景故事,《蝴蝶君》不用说了吧。
    《黑炮事件》故事的主人公名叫赵书信,是一家矿山公司的工程师,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
    为人低调,不通世故,工作认真负责,年近五旬依然单身,是个典型的书呆子。
    和多数宅男一样,赵书信的业余爱好也很简单,就是喝点烧酒,下两盘象棋。
    但就是下象棋这点小事,却给他惹了大麻烦。
    一天雨夜,赵书信冒雨到邮局发了一封电报,内容是:“黑炮丢失301找赵”。
    那个年代电报还是按字收费,价格自然也不便宜,但眼前这个男人冒着大雨跑过来就为了发这几个字?内容还这么莫名其妙?
    觉得蹊跷的发报员立即向上汇报,很快这件事就闹大了,公安部门甚至决定立案侦查,而赵书信所在的矿山公司也警惕起来,开始暗中调查,将之称为“黑炮事件”。
    刚好在这时候,公司从德国买了一套WD工程设备,德国方面派了专家汉斯·施密特来指导安装调试工作。
    原本应该赵书信负责接待,毕竟他懂德语,而且上次俩人见面后似乎就一见如故。但现在赵书信成了嫌疑对象,自然也就不能再见外人了,何况还是外国人。
    不仅不让见,公司还怀疑赵书信与汉斯之间或许真有不可告人的交易。
    为了防止两人再碰面,单位领导又把赵书信调离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安排到维修厂去工作。但这边还缺人给汉斯当翻译,于是公司又紧急从旅游部门调了一个精通德语的导游冯良才来帮忙。
    都说各行各业都有专业术语,小冯虽然能说一口流利的德语,对机械方面的专业术语却是完全不懂,在日常工作的时候就经常出错,汉斯被惹得常常发火,小冯自己也很无奈。
    汉斯多次向公司反映情况,要求把赵书信找过来,单位领导却一直压着,就是不肯让赵书信回来工作。为此他们还开了很多次会议讨论这个问题,却始终没有结果。
    抓生产技术问题的李任重经理眼见缺了赵书信就干不成事,也认为这样“冷处理”对赵书信极为不公平,于是他积极深入调查,希望尽快将赵书信的那封电报里的疑点弄明白。
    经过调查,李经理很快就搞清楚了,所谓的“黑炮丢失301找赵”,只是因为赵书信出差时把一颗黑炮棋子丢在了旅馆的房间里,才给301房间的亲友发了电报,请他帮忙找一下那个黑炮。
    然而证据摆在面前,公司的副书记周玉珍却对其置之不理,还是揪着赵书信的那些“嫌疑”不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