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8页
    万贵妃略略一笑:“跟前人的底细,自然是能摸清的最好,他们之间谁跟谁好,谁跟谁坏,谁给谁下过绊子,能心里有数最好心里有数。若实在没那个心力,至少她们说什么做什么你别尽信,顶多信一半,也就罢了。
    像这回的事,尚食局驳了你的话,可不还是将饮宴操办好了么?那就没出大错,大可以放着不理。总好过你听信那宫女的一面之词便去整治她们,被下人们见到你如此轻信她们,将来更要想方设法摆唆你了。你护着她们,她们反倒愈加不把你当自己人看,只当你好摆弄。”
    王皇后听得连连点头:“唉,多亏了与你说说,听你一席话,当真是受教了。”
    汪直并不是第一次听见王皇后向万贵妃讨教管宫经验。论及对宫内事务的了解,王皇后肯定是远比不上万贵妃的,她会向万贵妃讨教,万贵妃也“不吝赐教”,都不是什么稀奇事。但他还是觉得今天万贵妃的表现异于平时。
    平时的她极少会在言语中流露出对别人的不满和敌视,今天把下人说得如此不堪,足以看出她对“下人捣鬼”的行径十分恼怒。
    眼角的余光见到有什么正在微微颤抖着,汪直转头望过去,见那是一旁侍立着的刘嬷嬷垂在衣袖外的手。回想方才万贵妃说的话,他忽然有点明白了。
    昭德宫三大嬷嬷里,刘嬷嬷与张嬷嬷都是东宫旧人,钱嬷嬷是后分来的,两方派别对立,时常争锋。如此看来,钱嬷嬷怕是被人坑了。当时钱嬷嬷亲手挑了补子缝上,她再如何老眼昏花粗心大意,也不可能弄错,何况汪直当时也亲眼看见那个补子上有着中秋桂枝,那么今天这个冬至补子又是谁偷换上去的?昭德宫里有几个人有条件私动万贵妃的衣物还不被人发现?
    再深想一步,今天他指出补子错了的时候,在场的其他下人又有几个是真没留意到,几个是故意装糊涂、等着看钱嬷嬷倒台的?
    这些事,万贵妃恐怕心里已经有数了。
    汪直望着刘嬷嬷暗暗感叹:嬷嬷您真能糊涂到这份上啊!
    中秋是大节,欢庆的日程安排很满,中午饮宴过后要去御苑赏菊花,晚上还要一同大宴,然后吃月饼赏月。这途中也有嫔妃告假回去自己住处歇一阵,但像王皇后与万贵妃这样的高品级人物还是都坚持陪在皇帝与太后们身边,万贵妃也就一直没有机会回宫处置补子的事。
    大概是平日过于寂寞的缘故,宫妃们总会趁着大节庆的时候多寻些名目来尽兴玩乐,依汪直看来,光是这大半天官方的日程安排已经够累人的了,没想到晚上赏月的时候,还有人提议投壶玩。
    时辰都已过了戌时,在古代算是夜深时分了,两宫太后已经回宫歇息,平日这时候众人也都已就寝,今晚皇帝和他的妻妾们却还在狂欢。
    汪直对投壶这项运动不算陌生,前世在影视剧里都见过,不就是拿根箭往小嘴壶里扔吗?没想到今天他却开了眼界。
    皇帝随手点了张敏做司射,就是投壶的司仪与裁判。待下人备好了壶和箭,张敏上前去检查.见他拿起壶晃了晃,里面传出沙沙的响声,汪直觉得很奇怪,万贵妃见状就为他解释:“那里面放了干黄豆,好让箭投进去不至于弹出来的。”
    此时的气氛比饮宴时宽松了许多,汪直觉得若能适当分散一下万贵妃的注意力,或许能减少她的怒气,降低“暴风雨”的杀伤力,便有意询问她有关投壶的规则。万贵妃真就拉着他饶有耐心地为他解释。汪直才知道,原来投壶并非拿根箭往小嘴壶里扔、比谁扔的准那么简单。
    作为司射的张敏检查完了壶,就去测量壶与坐席的距离,要保证距离是标准的“二矢半”,看上去还是挺远的一段距离,在乾清宫东二间里,要从东墙到西墙的全部距离才够。量好后张敏回去他的席位设置好一个木雕笔筒状的盛器,名为“中”,里面放着一大把涂着彩漆的筷子,名为“算”,用来计数每个人投壶的成绩。
    都准备好了,张敏当众宣布规则,话还说得文绉绉的,汪直只听明白什么“箭头朝下投入为算,反之不算;未轮到者先投亦不算”。
    万贵妃看着他发呆便笑道:“这都是《礼记》里来的话,将来等你进内书堂读了书,就懂了。”
    原来《礼记》连投壶都管。孔子他老人家真累。
    投壶开始时,还有宦官在一旁咚咚咚地打了一通小鼓。开局每人连投四支箭,谁投中了,张敏就取出一支“算”摆在身前计数。一局终了,就按照每人算的多少定胜负,然后投中最多的人要罚最少的人酒。
    第一轮投壶大家还都中规中矩地投,一轮下来气氛活了,大家玩开了,花样就多起来了。先是柏妃先投入一支箭斜插在壶口处,再投入一支箭将前一支箭顶进壶里,汪直还以为她只是碰巧投成了这样,后听见有人喝彩,柏妃也面露得意,才知道她这是故意的。
    万贵妃为他解释:“那叫‘倚竿’,是投壶常见的花样之一。”
    紧接着顾嫔投了个“双龙入海”,即将两支箭朝上抛起,自空中划一个高高的抛物线再落进壶里,汪直见了都忍不住跟着喝彩。后来才知,这都还不算什么奇技,有个往日不见出头的董才人才叫厉害,第二轮投了个“及第登科”,就是将箭重重扔到地上,再反弹进壶口,汪直简直看得目瞪口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