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国皇帝皇后的信中,总是提起盼望与顾云筝相见小聚。顾云筝一来对那对夫妇真的没有丝毫记忆,二来对一些事难以释怀,对这件事并无兴趣。总归是都不能抛下身边一切,相见之期便一再地搁浅下去。
这一年腊月,顾云筝产下一名于她容颜酷肖的小皇子,霍天北为次子取名宸灲。
至此时,过往中的人各有归处,在意的得了安稳圆满,憎恶的逐渐淡出记忆,命定的缺憾在一步步释怀,而孩子是温暖光火,点亮余生。
**
靖嘉三年,春。
霍天北自登基之后,就看着正宫的格局、屋宇甚至陈设不顺眼,前两年朝政太繁忙,加之顾云筝怀孕生子,重修正宫的想法就一再延后。
而今宸灲已经一岁多了,宸晔、宸曦也三岁了,他对看似金碧辉煌实则恶俗的正宫环境的忍耐也到了极限,从内库拨出一笔款项,命徐默寻找一批能工巧匠着手此事。
顾云筝知道他这是老毛病又犯了,却也明白那种住处不合眼的心情,加之内库的银两是他们两个的私房钱,不需户部出钱,也就没说什么。
霍天北让她和孩子暂时搬到了养心殿暂住,连续几日晚间和她一起商量重修正宫的细节,从格局到各色材料,再到室内的陈设。
顾云筝在还是云筝的时候,就对这些颇有心得,眼下要修建的又是自己与他余生的住处,自是分外上心,亲自执笔,将两个人的想法分别描绘成图,选了最合心意的,交给徐默照图行事。
原本是两个人都兴致勃勃的一件好事,却不料,工匠进宫几日后,一份让霍天北窝火的奏折从内阁转送到了他手中。
奏折是吏部稽勋清吏司郎中王磬写的。
在奏折中,王磬明确地表达了自己对重修正宫的看法:不可行。
他说自皇上登基之后,皇后记挂百姓疾苦,屡施恩惠,如今为万民敬仰,无人不赞其心怀天下,然而如今重修正宫实无必要,并且是挥霍铺张之举。
他还委婉地提出,皇上屡次阻止选妃入宫,独宠正宫,已让诸多臣子不得安枕,而今又纵容皇后大兴土木,微臣着实惶恐不安,担心一众命妇纷纷效仿,使得京城再无清廉之风。
最终,他希望皇上能够规劝皇后停止重修正宫的行径,已正视听。
霍天北看完这封奏折,进行了深刻的反省:他是怎么把官员惯成了这副德行的?官员怎么就敢理直气壮的胡说八道给他听的?
他登基之后,委任的官员少部分是开恩科选拔出来的,大多数还是在前朝任职或是有功名在身的。他憎恶的、忌惮的,一概杀伐果决再不续用,至于没有太大过失的,他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往不咎,日后老实做事别再出错即可。这王磬就是前朝的吏部官员。
工部户部都没说什么,他一个吏部的人有何置喙的余地?只听说过帝王沉迷酒色夜夜笙歌让朝臣夜不安眠,他独宠正宫怎么也让人睡不着觉了?这不是没事找打么?居然敢说他的皇后大兴土木?还有比他的皇后更节俭的人么?
不过这王磬倒是很有些小聪明,会找时机:顾云筝和郁江南去年一个在宫里一个在宫外继续试种作物,忙了一年,效果颇佳,开春儿已开始着手推行此事,官员与京城百姓得知原委,对她的确是百般爱戴,溢美之词颇多。王磬赶在这种时候上折子,且把重修正宫的事推到了顾云筝头上,是变相地给他一个台阶结束此事。而按常理来讲,顾云筝听说之后,为着名声,必然要他听从官员进谏。这事儿只要结束,他王磬就是进谏成功,就此出名。
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别说这件事是他的意思,就是顾云筝的意思又怎样?左右是用自己的钱修缮自己的住处,怎么就扯出了这么一大堆事?
那个混账东西!
要是成全王磬这种人,他也就不是霍天北了。
霍天北当即唤来贺冲,让他看了折子,只有一个字:“查。”
贺冲自然明白皇上要他查什么,先去见顾云筝,从祁连城送来的几箱子资料之中找到了王磬的生平履历,随后命手下将这些及王磬近年来的过失一并抄录在册,三日后就交给了霍天北。
霍天北唤来内阁,将这些及王磬的折子丢给六个人,吩咐道:“重修正宫之事,你们查清原委,并告知王磬,一并记录下来。明日起,三个月内,王磬每日早朝、午朝前在金殿外高声诵读他的折子、此事原委及几年来过错。三个月后,分三次杖责六十,每隔一个月赏二十。望众卿引以为戒。此类奏折,朕不想再看到。”
想出名?那就让你出名。想管他的内务,谁也不行。他得让官员明白:前朝与皇后无关,别动不动就在折子里拿皇后说事儿,他不准。
霍天北这样细致地告诉内阁怎样处置一个人,还是第一次。六位阁老听了,都在心里好好儿琢磨了一番,在意的都是最后一句,那意思是这种折子日后要扣下,不得呈给皇上。对于杖责的事,心里都说皇上这也太狠了——换了他们,情愿一次领下,每隔一个月一次,就是伤口刚好就又挨一通板子,那滋味……可是翻翻以前王磬的过失,这样的惩戒就又是从轻发落了,王磬只能感恩戴德。
能说什么呢?只能照办。各个都在心里骂王磬无事生非自找倒霉,踩了线了吧?活该!前朝的驸马爷被囚之前总嚷嚷,说皇上是修炼成精的狐狸,王磬就没听说过?现在跟皇上玩儿这种把戏,整个儿就是个二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