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心思太重了。也怪你,总说他是老周家的,整得孩子心里不舒坦。有啥话都往心里憋,这憋着憋着就憋得不爱说话了。小时候,咱外孙多能唠啊,现在变成个闷葫芦了。你说你养都养了,何必总说那些外道话呢,孩子听了心里难受,你也没捞到好。”老赵太太真的是操碎了心。
“行啦,我都说定下来了。你还总跟我磨叽啥,唠嗑就唠嗑,你总翻小肠干啥。”虽然年纪大了,但老赵头这倔脾气是一点都没变。
老赵太太得了想要的结果,也懒得继续跟这臭脾气的老头掰扯,转过身就睡去了。
老赵太太是个做事稳妥的人,去杂木村之前,先在县里买了四盒礼,然后带着大儿媳妇雇了个牛车往杂木村去了。
定亲这事只要两家都有意愿,那是非常顺利的。老高头见老赵家来人了,都是老朋友,都是办事干脆的人,定亲也不想磨磨叽叽的。老高头直接雇了船,带着一行人去了稻花村。
老赵太太一行人到王有银家的时候,王有银正在卖小猪崽。
王有银家的小猪崽子养到了二三十斤,是正适合做烤乳猪的时候。这年头,猪养的多了,容易得猪瘟。王有银家养不了这么多猪,只留了三头最壮实的小猪,剩下十九头小猪崽都得卖了。
眼看着就要到七月十五了,讲究的人家要用乳猪祭祖,乳猪正是最赚钱的时候。镇上的屠户一个人收不了这么多的乳猪,但又舍不得这买卖,就找人合伙了。
乳猪的价格要比大猪贵一些。张屠户跟王有银打了好几回交道了,给的价格也算实惠,王有银跟他缓了几轮价,最后张屠户整猪按照十四文一斤收的。王有银一共收入了七千多文钱。
养了不到一个月的小猪就赚了七千多文钱,王有银觉得这钱赚得挺轻巧。不过今年母猪下崽是正好赶在七月十五头前头,乳猪才卖上好价,要是再晚点,这猪还不不能这么好卖呢。
二十来头小猪仔没了,王有银家的猪圈终于松快了。王有银两口子也不用天天折腾了。这些天,高氏和王有银天天夜里起来好几趟,得看着小猪仔别被大猪压死。这回猪卖了,俩人也能放心睡个好觉了。
女婿家在忙,老高头跟老高太太只能带着老赵太太一行人在稻花村里溜达溜达。
王有银抓猪抓得身上臭烘烘的,趁着空挡,快速地回屋换了身干净的衣服,高氏也换了身半新的衣服撑场面。还顺手把屋子快速地整理了一遍。幸好平时闺女爱干净,不用特意打扫,把不用的东西塞进柜子里就行了。
高氏就留宝月在厨房,把其他三个孩子都撵到隔壁王有钱家了。
稻花村这边的习俗就是定亲的时候要考察下女方的厨艺,所以宝月是逃不掉了。
赵家人来得突然,王有银家也没准备啥好东西,现买也不赶趟了,只能家里有啥就吃啥了。
幸好王有银家里常备着白面,宝月就去菜园子里挑了两根老黄瓜,做老黄瓜鸡蛋馅的饺子,又摘了点嫩豆角和芹菜,豆角芹菜陷的饺子味道也不错。
用饺子招待客人,也算得上隆重了。为了显得饭桌没那么冷清,宝月又烙了巴掌大的薄饼,用西红柿炒了酸口的土豆丝,炸了香喷喷的鸡蛋酱。
宝月在厨房里,直接把鸡蛋酱涂在了薄饼上,再用薄饼把土豆丝卷好,放在盘子里,这样大家吃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用筷子夹了,省得大家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吃。
宝月把胡萝卜切成细丝,做了道炸蔬菜丸子。胡萝卜和嫩黄瓜切成丝,加上煮好的粉皮,用鸡蛋酱凉拌了,名菜大拉皮就做好了。
宝月又用糖浆做了道拔丝地瓜。做了个又嫩又香的煎扒鸡蛋。总共两道主食,四道菜,正好都是双数。
第23章 毛豆腐 赵老太太知道自家来得匆忙……
赵老太太知道自家来得匆忙, 王家没时间准备大鱼大肉,所以她对吃食也没抱太大的希望,只要是农家常见的小菜就行。
等上了饭桌, 看到桌上的菜色, 老赵太太满意极了,宝月摆盘摆得好看, 菜一上桌,让人看了特别有食欲。
老赵太太把宝月做的菜挨个尝了一遍, 心里对这个外孙媳妇更满意了。暗道自家那个傻小子有福气。
跟自家婆婆的开心不同, 李氏现在是酸得要死。自己给小儿子寻摸这么久也没碰到个满意的儿媳妇, 好不容易碰见个好的, 还让小木头给抢了先。
赵老大自从吃了一顿宝月做的饭,就总跟自家媳妇叨叨宝月的好, 想让宝月做儿媳妇,而且爹也同意了。李氏本来还有点不乐意娶个农村儿媳妇,可谁知, 人家根本就没给她表达不满的机会。
宝月越优秀,李氏越难受, 就好像自家的珠宝让人抢走了似的, 虽然这珠宝从来就没属于过她家。
赵家和王家都有老人在场, 亲事也是心照不宣都非常满意的, 大家也没有因为彩礼和陪嫁的事情互相掰扯, 也都默认按照村里的习俗走。
老赵太太亲自给宝月戴上银镯子, 两家这亲事就算定下来了。两家打算等宝月满十六, 再选成亲的日子。
吃过饭正好过了中午,老赵太太一行人就回了杂木村。老赵太太的娘家在杂木村,从稻花村回到杂木村时, 天也不早了,老赵太太也就没着急回县里,直接在村里住下了。
老赵太太倒是不着急回家,周守仁则是在家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盼着姥姥的信。直到天都黑了,周守仁终于意识到自家姥姥不会回来了,只好回家睡觉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