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站在这儿的不是卓沅猫猫,而是贵妃钮枯禄氏!
在听到乾清宫和慈宁宫的时候,仪敏呼吸一滞,但她很快冷静下来,她终究不是真正的清朝人,对皇权的敬畏没那么深。
从卓沅的反应里,她察觉出事情不像表面那么简单。
“你先坐轿辇过去,我随后就来!”一个人坐车总比两个人要快一些,说不定能赶在皇上皇后之前到。
卓沅摇头道:“不,来不及的,我自认耳目通明,消息一向灵通,这一次既然栽了跟头,对方一定不会让我有时间反应!甚至可能不止一个人!”
仪敏咬牙。
卓沅却镇静了下来,她对着仪敏道:“你一会儿就跟在我身后,不要离开我的视线,也不要开口说话!”她还笑了一下,“就像上次在慈宁宫一样,不要让人注意到你!”
狠狠的掐了一把手心,仪敏也想扯出一个笑但是她做不到,只能点头。
车辇里,仪敏平复着心跳,她用最低的音量问道:“你知道是谁?”
不怪她这样想,卓沅话语中有一种莫名的笃定,她仿佛早就预见到了什么一样!
轻微的声音传到耳中,却是答非所问:“去年年末,皇上有意大封后宫的消息传了出来,但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大封后宫?
这不是康熙十六年的事吗?这才康熙十年啊!
她合理猜测着:“谁放出的假消息吗?”
“不,是真的,皇上的确有意大封后宫!只是因为一些原因暂时搁置了。”
仪敏一惊!
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袭遍全身。
各种阴谋论翻涌出来……
第13章 、康熙的小心思
仪敏懵了。
一直以来被刻意忽略的问题浮现出来:历史书写的是结果,一些过程都被有意无意的忽略了。
春秋战国的史家精神早就湮灭殆尽,从历史的记录者变为了帝王的执笔者。
就像我们拿着最终剧本,知道一个人以后是好人,全无防备,然后被坑的骨头渣子都不剩,你很委屈,觉得剧本是假的,但是你没有想过,剧本从来没有告诉你:好人一直都是好人!
仪敏觉得现在的自己就是那个以为顺着剧本走就能打通全局的傻子。
“阿沅也在封赏之列?”虽然是疑问句,但仪敏语气十分肯定。
只有这样才能解释这一切,要知道贵妃之上是皇贵妃啊!
“所以太皇太后劝阻了皇上。”卓沅默认了。
清朝前期后宫封位混乱,直到康熙年间才根据前明的宫制定下:一后、一皇贵妃、两贵妃、四妃、六嫔的位份。皇贵妃之尊贵可想而知,而且托顺治的福,时下的人,一想到皇贵妃,就会想起他和董鄂妃的爱情故事。
孝庄也是倒霉透顶,接连经历了皇太极和顺治两人情痴皇帝,一位是她的丈夫,一位是她的儿子。
这就让她很担心康熙了。
万一恋爱脑会遗传呢?尤其贵妃还这般绝色!大清绝对不能再出一个情种了!为此孝庄毫不留情的把大封后宫的事情给无限延后。
但是……康熙是个恋爱脑吗?
仪敏眼带怀疑,她又问了一遍:“皇上真心有意加封你为皇贵妃?”假的吧?没理由啊!
在皇后身体健康,膝下还有嫡子的时候,封一位皇贵妃不仅是打皇后的脸,还是在打赫舍里家族的脸!尤其文忠公索尼才去世没几年啊!
怎么的,欺负我们家顶梁柱没了是吧!这个皇后你不满意了是吧!想换一个是吧!
“不是!”
“皇上并不想在此时大封后宫。”
她语出惊人:“都是我的猜测,我猜皇上有意对藩王用兵!”
“吴三桂在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守福建,各自经营一方多年,逐渐拥兵自重、日益骄纵,皇上不会容忍太久,而吴三桂他们也不是傻子,肯定有所应对……”
她侃侃而谈,语气飞扬,一看就是私下琢磨过不知多少次。
仪敏眼里异彩连连:你才是拿了剧本的那个吧!
“预先取之必先予之,朝中可用之人不少,平定三藩不会太难,而用谁?怎么用?还有对其他人的安抚便是重中之重!”
“马佳氏的图海、纳喇氏的明珠、还有赫舍里氏的索额图、王佳庶妃的父兄也是有兵权的,若是皇上有心,甚至还有佟家……”
卓沅压低的声音里透着兴奋,“而对同为明将出身的一些将领家族还要给予安抚,就好比李庶妃家里,她祖父是抚西额驸,父亲是巡抚提督,还有……”
仪敏很自然的接道:“还有我父亲!”董家也是汉人出身。
“没错!而对于这些家族,没有比大封后宫更合适的封赏和勉励!”
这点仪敏同意,比起封官进爵,后宫的一个封位实在是太经济实用了!横竖都是肉烂在锅里。
“可偏偏贵妃是我!偏偏我阿玛是最后一位还活着的辅政大臣!”
顺治临终时指定了四位辅政大臣:皇后的祖父文忠公索尼、贵妃的阿玛遏必隆,还有就是鳌拜和死的最早的苏克萨哈。
后两者都被康熙搞死了,索尼也病逝了,如今朝堂上只剩下遏必隆这一根独苗苗。
现在的康熙皇位稳固,遏必隆对他已经不是威胁,而是一个招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