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清漪宽慰了几句,她这才重重叹出气来,又接着道:当年时值公子旧疾复发,又加上有心之人投毒,公子一时无暇顾及萧鸾野心。但即使如此,公子也在病榻之上多次表示出后悔。并很快召集势力,希望夺回正统。但袅袅嘴角浮出一丝苦笑,突然望向陶清漪:大齐皇室人才凋零,虽还有皇子在世,但皆是扶不起的阿斗,有的甚至比阿斗还要不如。公子曾多次表示愿意扶持正统上位,但您猜那些皇子们说什么?
陶清漪蹙了眉头,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心中一阵打鼓。但听那袅袅道:他们竟然叫公子魏狗,说公子是杂种,让他不要多管闲事袅袅说着,握紧双手,但即使是这样,公子还是不计前嫌去营救那些所谓的同宗同族,可是可是到了最后,那些人竟然听信谗言,以为公子救他们是不安好心,到了最后不仅自投罗网,还将公子给出卖了
萧鸾早有心除掉公子,公子暴露后,萧鸾曾派人诛杀公子,但被公子逃脱。此后这才北上,说是为了寻求北魏庇护,实则是因为在大齐伤透了心。娘娘,您可知,那种被孤立,被排斥的感受吗?我想,那种感觉定然是糟透了吧袅袅说着,又是一阵唏嘘。
陶清漪听着这一番话,胸腔里尽是压抑。一种无以名状的情绪袭上心头,酸酸涩涩,却又有苦说不出。
她张了张口,好半晌才从有些喑哑的喉咙中挤出一句话来:那些公子的同宗呢?到了最后,那些人还不是被萧鸾杀了?
其实,陶清漪是不肖问的。作为大齐子民,萧鸾暴虐早有耳闻。只是,不曾想,那萧子杞竟是有如此一段不为人知的经历
但,却是又不甘心不问。那种感觉就像是被人用力握住喉咙,却又不给个痛快,非要活活折磨着,才肯罢休。
袅袅闻言点了点头,末了才又道:娘娘,您方才问我,为何作为齐人要帮魏人夺权。其实,在我们这些人的心里,齐魏本没有区别。有区别的,只有当权者的是非好恶。公子他,恐怕心中也是这样认为。
又道:其实,无欢少爷曾经问过公子,为何不趁着北魏的势去打萧鸾,说不定还能夺回正统。但公子却说,萧鸾虽将高帝与武帝子孙屠戮殆尽,但为君期间整治吏政,勤俭爱民,实则也是位明君。他不愿因为权位之争,再陷百姓于水火。公子的母妃,元彩娘娘虽是北魏出身,但在大齐深得民心,尤其我们边境子民,都很爱戴她。她此生最大的心愿,便是齐魏再不起战争,这与我们边境子民的心愿如出一辙。公子他,与他的母妃一样,也是个心慈良善之人。这一生虽坎坷颠沛,唯独不忘初心。我们这些边境遗孤,自是愿追随于他,唯他马首是瞻
陶清漪听了此番话,很理解地苦笑一下。过了好久,这才想起什么,又道:袅袅,你可知道,公子与那北魏皇帝,是何仇何怨吗?
袅袅一顿,随即摇了摇头:这我倒不清楚。又补充说:我并未听闻公子与这北魏皇帝有什么仇怨。
陶清漪一怔,继而默默地点了点头。
与袅袅料想的不错,萧子杞今日入宫,遇见的的确不能算作什么好事。
大齐此次使臣来访,除了带了大魏去年逃难至齐的流民,还带来了大齐最近一批的新茶。
如今的大魏,茶叶几乎全靠与大齐通商供给。大齐往魏输送茶叶、胭脂、绣品,大魏往齐输送优良的马匹与宝石,互惠互利,相得益彰。
萧宝丛作为萧鸾第四子,此次来魏,也有相当大一部分,是在宣扬他们才是真正的萧氏正统。
皇帝坐在永安殿中,一面听着那大齐跃王萧宝丛侃侃而谈,一面趁人不注意,抬手掩过一个大大的哈欠。一众大臣分列左右,分别与那萧宝丛对答,气氛从容和谐,若不是那萧宝丛身旁的老臣,突然站起身子说一句:皇帝陛下,请问我大齐前陵安王殿下,可还好吗的话,气氛恐怕还会更好。
座上的皇帝眯着眼睛望着堂中的那位萧齐老臣,见他神色一派坦然,捋了捋胡子,忽然亲口说了句还好。
那吾等有个不情之请,可否请陵安王殿下,出来与我们一同叙旧呢?那老臣望着皇帝,不卑不亢,似乎并未因为皇帝严肃的面色而退缩畏惧几分,陵安王殿下在大齐时,曾为我大齐陛下出谋划策,为整个大齐乃至于皇室都做出卓越贡献,此次我们来魏,出行前皇上还万般嘱咐,一定要让我们带陵安王回家那老臣说得恳切,一张脸上的表情也跟着生动起来。
只是皇帝闻言,嘴角却不动声色地挂了些许嘲弄。一直等到那老臣说完了,他才道:可是据朕所知,贵朝国君近两年忙着肃清内里,高帝、武帝子孙几乎要被屠戮殆尽,此时你们要回陵安王,莫不是这个莫不是之后,皇帝恰到好处地闭了嘴,但说一半留一半的话,却更能引人遐思。一时间,在座大魏官员皆将目光望向南齐使臣们。
作者有话要说: 新的一年,祝愿大家猪年大吉,诸事顺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