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正是太皇太后六十岁那年,那年太皇太后发现自己的膝盖处长了一个肿包,一开始太医循着古法,各种热敷冷敷药敷都尝试过了,那肿包非但没有变小,反而越来越大。
到了后来,慢慢长大到影响了行走,而面对着太皇太后的尊贵身份和年龄,太医们又不敢下猛药,这一拖再拖,最后竟然是没了法子。
皇上极为震怒,狠狠地罢黜了两个太皇太后专用的太医,又昭告天下遍寻名医。
一时无数民间神医纷纷现身,前往皇宫为太皇太后诊治,却没有人能够拿出一个好的办法,统统束手无策。
眼见着肿包开始灌脓红肿,太皇太后身心俱疲下昏厥过去,高烧不断。
这时远在定边城驻扎的周正元也得知此事,上奏申请回京城得了准,便紧赶慢赶地带着妻子赶回了天皓城,入宫拜见皇上请求一见太皇太后。
皇上对当时仅仅年方十八的镇北侯夫人自是没有信心的,但因着他们千里迢迢为了太皇太后赶回来,龙心甚悦,便准了镇北侯夫人去给太皇太后诊治。
彼时太皇太后在太医们眼里已是药石罔效,要想保命就唯有断腿一途,而太皇太后虽时睡时醒,却宁死也不肯让太医们断了她的腿。
镇北侯夫人顶着压力进了慈宁宫,亦是被太皇太后的状况吓了一大跳,她细细检查了许久,终是出了个办法。
若是不断腿,就只能才去剜肉疗法,将膝盖的肿包生生切下,然后加以疗治。
这个办法在肿包尚小之时,也有太医提出来过,但是太皇太后千金之体,谁敢轻易下手?
且不说术前术后的钻心疼痛太皇太后是否能够忍受,以太皇太后六十岁的高龄,又是一介凡人,身体也扛不住这般折磨,剜肉之后的各种并发之症,怕是没两天就会要了她的命!
更何况如今已恶化至此?
镇北侯夫人的法子,只有五成的信心,苦不堪言的太皇太后竟是答应了,无论皇上怎么劝阻也无用,最后,皇上只得忍痛让镇北侯夫人亲自为太皇太后疗治。
所幸的是,一切都很是顺利,熬过了剜肉之术,熬过了高烧昏迷的几个日夜,太皇太后坚强地醒了过来,而且在镇北侯夫人细心照料下,一个月之后终于痊愈。
------------
第八十三章 心怔
这就是镇北侯夫人声名远扬的原因。
在给太皇太后治病期间,镇北侯夫人就居住在慈宁宫内,一刻不敢稍离,换药喂药等细致活儿,许多都是亲手去做,与太皇太后在那段时日,相处得似母女一般。
周正元自是不能留在京城相陪,待太皇太后决定让他妻子治疗之后,就一骑绝尘回了定边城,对自己的妻子满是信心。
太皇太后痊愈之后,周正元得了消息,又从定边城赶了回来,谢绝了朝中上下的各种宴请恭贺,与妻子第二天就悄悄离开京城回到边关。
夫妻两人如旋风般席卷了一圈,就这么将年逾六十的太皇太后的不治之症治好了!
多年后,镇北侯奉旨带着妻女回天皓城定居,他的妻子虽说不是名门贵族出身,但因着救治太皇太后这件事情,迅速就融入了名门贵妇圈子,这已是后话了。
“皇祖母!”
太皇太后从沉思中回过神来,安抚地拍着李睿天道,“祖母这腿其实并不是大毛病,因着十年前的剜肉之术,如今风寒湿三气杂,合而闭阻经络和关节,使血气运行不畅,是以时常疼痛。”
“镇北侯夫人给祖母看过了,并无大碍,”她继续说道,“祖母已经七十岁了,这身子真的是老喽!好生将养着便是了,睿天,不必太过为祖母担忧。”
李睿天紧抿着嘴,从怀里拿出一个玉瓶,“皇祖母,这里头有孙儿炼制的丹药,用了灵材,能缓解疼痛,延年益寿,您且每日都服下一颗。”
他炼制的灵药因着药方是针对修行者的,在凡人身上要使用,许多灵材都要减量到最低,因此也没法确定药效是否好。
只能让太皇太后一边服用,一边观察,找法子改良药方。
但这些丹丸,主要作用也只能让太皇太后免去疼痛,滋补气血,无法针对病症。
是以他更寄望于凡间的大夫能够治好皇祖母。
陪着太皇太后闲聊了会儿,李睿天见她眼底下带着青紫,神色也略显疲惫,便央了嬷嬷进来服侍太皇太后歇下休息。
“皇祖母,孙儿不走,”难得进宫陪太皇太后,李睿天自是不打算这么快就离去,“待您歇好了,孙儿陪您用午膳。”
太皇太后心情愉悦,“那你到旁边的书斋去看会儿书吧,那边还和以前一样,放了许多你爱看的书籍。”
李睿天应了是,起身去了书斋,挑了几本杂记,又复去了花园的临溪亭,慢慢看起书来。
岁月静好。
太后乘着驾辇方行入慈宁宫的花园小径看到的就是这么个景象。
她伸手示意随行太监不要宣喊,静静地坐在驾辇上凝视着她的小儿子。
阳光将拉长了亭边静坐的身影,映在地面上显得尤为宁和,俊逸的侧脸正专注地看着手里的书册,就宛如还像多年前那样――
只要她轻声一呼,那丰朗的面容定会回转过来,带着笑容朝她喊道,“母后!”
仿佛那些日子就还在昨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