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吱呀一声开了院门,看着站在院子门口的吴军和翠华。
还有一个裹得严严实实,浑身上下一片火红的人,她一时没有认出来。
她愣了一瞬,才有些犹豫的喊了一声,妈?
老太太从露在外面的鼻孔里重重的喷出一口气,咋的?这才几天,连人都不认识了!
朱荣听了这冷冰冰的声音,心里一个冷颤。
没有,没有。认识,认识。是妈穿这身衣服太好看了,我一时没敢认。太好看了,太好看了
老太太这才满意的点点头,从喉咙里发出一声冷哼。抬着头往院子里去了。
翠华落后一步,偷偷对着大娘竖起了大拇指。
大娘这次有进步,反应够快,嘴够甜。
老太太就好这一口,只要坚持下去,改善这婆媳之间的关系,指日可待。
你看这两个月,有自己辅导大娘去向奶奶讨喜,奶奶对她的态度可好多了。
朱荣伸手一把将翠华的手按下去,佯装着怒瞪了翠华一眼。
翠华谄媚的朝大娘一笑,转眼看见奶奶已经走到了石梯面前,又赶紧转身朝奶奶跑过去。
老太太看着面前伸出来的手,将自己的手放进翠华手心里,斜倚在她身上,慢慢往石梯上走去。
翠华也小心翼翼的看着脚下的路,生怕一个脚滑,摔着老人家。
进了屋里,老太太将头上被翠华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围巾取下来。顺手递给了身后跟着进来的朱荣。
朱荣赶紧伸手接住了。
老太太撇了一眼自己这大儿媳妇,相处了这么几十年,这媳妇儿勤快是勤快。
就是人特木楞,嘴巴又不会说话,总是不得自己的欢心。面对着她,她始终就是给不了好脸色。
最近终于好了一些,好歹是有点眼力见了,话也会说多了,总算没有那么碍眼了。
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给她这大房生一个大胖孙子!
这时,吴军也停好了车,提着包裹上来了。
朱荣接过吴军手里的包裹,拿着手里的围巾,进了老太太的屋。她得把老太太带回来的东西一一归置放好。
把针线篓子给我腾一个出来,把包里的零食给我放里面。老太太对着朱荣的背影嘱咐道。
妈,知道了。朱荣转过身来应了老太太,这才又朝屋里走过去。
老太太四处张望了几眼,没有看见儿子的身影。
这马上就过年了,照理说儿子是不会出门做工了,这人呢?
永年,你在哪儿?妈回来了!老太太不停在各个屋里转着圈,一边大声喊。
吴军和翠华也跟在老太太身后寻找着大伯的身影。
妈,我在这儿呢!吴永年从院子后面的窝棚里出来应了声。
老太太领着两人往后院走。
在转角处就碰到了急匆匆赶出来的吴永年。
妈,您回来啦?我还说赶明儿去接您呢!小军和翠华也来了?走,咱上堂屋里坐。吴永年说着扶起老太太的手,朝外面堂屋走去。
是小军找你有事商量,我就顺路一块儿回来了,省得你大冷天的再跑一趟。
妈,您看您这说得是哪门子客气话。
说话间就进了堂屋。
老太太在上首的太师椅上坐下了,翠华拎起旁边的暖水壶,往奶奶手边的茶盅里倒上一杯热水。
奶,今儿天冷,赶路又急。您快喝点热水暖暖身子。
老太太端起茶盅喝了一口,翠华又转身往方桌上的茶盅里倒上热水,好让吴军和大伯也喝口热乎的。
老太太看着翠华忙碌的身影,满意的点点头。
她这两个儿子虽没有娶上一个让她满意的媳妇儿,不过她这孙媳妇儿是真不错。
又细心,又体贴,嘴巴又甜,还忒能干,也只有这样的姑娘能配得上她的小军了!
说起姑娘,还有她那孙女咋没见着人呢,自己这都回来了,咋都不出来打声招呼?
儿子,杏儿哪儿去了?
小杏儿在后院的窝棚里看兔子呢,上次翠华给配那两只兔子,这马上要生了。那丫头紧张得很,一天到晚寸步不离的盯着。我这不也刚从那儿出来么。
真是没规矩,奶奶回来了都不出来打声招呼,没大没小的!
翠华看着老太太又动了气,赶紧出来打圆场。
奶,杏儿不是还小嘛。再说了,她平时有多紧张那两只兔子,你可是看在眼里的。再说了,您不也最喜欢那毛茸茸的小兔子么。到时候杏儿这窝小兔子生出来了,您可别偷懒哟!
就你嘴会说,啥都让你说了,奶还能说啥?嘴贫!老太太别过身,假装生气不再看翠华。
翠华赶紧陪着笑脸,一张脸使劲儿凑到老太太面前,奶,咱去看看那兔子吧。您还没见过兔子产仔吧?刚好我给你和杏儿讲讲要注意的事情。
您也知道,杏儿一个小姑娘家家的,给她说这些她也不明白。这事非得您来办不可,不然我可不放心。
老太太被翠华一番恭维的话说得美滋滋的,顺着翠华的牵引就往窝棚走。
嘴里还嘴硬的念叨着,我可是为了小兔子顺利生产啊,别以为是被你忽悠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