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页
    杨婉一边理衣一边摇头,“尚仪是女官里最守礼的,她不会提这种事。”说完,回到案旁坐下,拿出自己的笔记,翻了一页新纸压平,蘸墨提笔,抬头接着说道:“我在想是不是因为琉璃厂的贪案。”
    邓瑛原本不想提这件事,但是看到杨婉握着笔的模样,他又不忍冷淡地应对她。
    从认识杨婉开始,她就一直在写这本笔记。邓瑛看不懂上面的文字,但是他有些喜欢看她写字的样子。
    从容而专注,丝毫不见内廷女子自怜自怨的神情。
    “才因为这事杖毙了人,你刚才难么难受,为何还要问。”
    “想在宫里活得明白一点。”
    她笔尖往窗上一指,“你看他们,不明不白的不也死了吗?”
    说着擎回笔,挡住从鬓上松垂下来的耳发,接着又道“而且,我只问过你,不会有事的。”
    邓瑛听她这样说,不由一笑,“你就这样信我。”
    “当然信你,这世上没有人比我更信你了。”
    邓瑛微怔。
    当人在微时,或者陷入自不可解的污名当中的时候,反而会害怕有人奋不顾身地信任自己,这代表着他自己的沉沦,也将会是她的沉沦。
    就像桐嘉书院的那些此时正在诏狱中饱受折磨的读书人一样。
    邓瑛不觉得自己这一生,配得上这样的献祭。
    自从下狱以后,他用了很长一段时间说服自己,既然白日不可走,就行于寒夜,只是他情愿一人独行,而不肯提起任何一盏,只为他点燃的风灯。
    “你不想说,那我就先说,你帮我听一下,我说得对不对。”
    她说完,把自己的册子拿起来朝前翻了几页,一手撑着下巴,一手反转笔杆,戳着笔记上要害处说道:“琉璃厂的这个王顺常是司礼监掌印何怡贤的干儿子。这次工部查出的这个亏空虽然已多达百万余量,但对整个内廷亏空来说,却是九牛一毛。”
    她说着在某处一圈,却没有直接说出那个后世考证的具体的数字,抬头对问邓瑛道:“你和张先生领建皇城这么多年,在建城一项的收支上,你心里有个具体的实数吗?”
    邓瑛先是沉默,而后轻点了一下头。
    “多少。”
    邓瑛没有回答。
    杨婉也没再问,低头把笔从那个数字上挪开,“行,你先不用说,总之也是个说出来要死一大堆人的数字。”
    说着又往下翻了一页,“现在内阁很想把王顺常交到三司去,但是司礼监的意思则是要把他当成一个奴婢,在宫里处置。原因在于,王顺常一旦入了刑部大牢,司礼监这几位的家底,也就要一并抖空了。皇城前后营建四十年,进出款项何止千万,贞宁年间的二十四局内外,织造,炭火,米肉,水饮,消耗巨大,百姓们的赋税供养皇室宗族无可厚非,供养……”
    “杨婉。”
    邓瑛忽然出声打断她。
    杨婉抬起头,“怎么了?”
    “不要碰这件事,跟你没有关系。”
    杨婉搁下手上的笔,“我知道,但此事和你有关。”
    她说到这里也不继续往下说,静静地看着自己的笔记。
    “杨婉。”
    他又唤了一声她的名字。
    “嗯?”
    “你是怎么看到这一层的。”
    “你这样说,就是你自己也想到了是不是。”
    邓瑛愕然。
    杨婉的话已经快要点到要害了。
    他的父亲邓颐在内阁的时候,为了讨好并蒙蔽贞宁帝,纵容司礼监起头,逼着户部在财政上大肆朝皇室宗族的开销上倾斜,皇城营建一项本已不堪重负,皇帝还在不断赏赐各处王府。
    前年,贞宁帝胞弟成王的王妃江氏生子,成王禀奏内廷之后,贞宁帝竟一气儿赐了江氏在南京的母家黄金千两。要知道,当年西北边境还在打仗,南下筹措军费的巡盐使不堪巨压,差点没把自己挂在返京复命的船上。内廷却丝毫不顾财政上严峻的形式,依然不断地扩充宫中太监和宫女的人数,各处的宗室王府也在丝绸,棉布,粮肉上贪求不足。
    而这些东西,只要归账到内廷,就是归到皇帝的名下,三司六部无人敢查,司礼监的太监没有不在其中中饱私囊的。至于这些阉人到底亏空了多少,即便后世考证,也只得一个大概,在贞宁年间更是一个“天数”。
    这就是邓颐掌控下的大明王朝。
    危若累卵,坍塌不过顷刻之间,邓瑛虽不在朝,却身在皇城营建的事项之中,十多年来,看了很多也记了很多。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些事项,他甚至落过笔头,张展春偶然发现以后,却把他叫到自己的书房内,狠狠地训斥了一顿。
    至此之后,他不断地告诫邓瑛,“时候未到,不要妄图做不可能的事。”
    邓瑛也就再也没有见过,自己少年时私记的那本帐册。
    甚至到张展春归老的那一年,邓瑛亲自替他收拾寝室时也没能找到。
    所以,在他老师的眼中,至今仍然是时候未到吗。
    “邓瑛。”
    杨婉拿手在他眼前晃了晃。
    邓瑛回过神来,却见她已经合上了那本小册子,塌着腰趴在他面前。
    “不要想那么多。听到没。”
    “你知道我在想什么吗?”
    “知道。如果你觉得没有冒犯到你的话,我就说给你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