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28页
    “点睛了。”温婧道。
    黑檀儿被爪子上黏糊糊的印泥弄得很不舒坦,可听温慧和温婧说好,它得意起来,也就忍下了不满,只催温宴帮它收拾干净。
    这幅画拿去正屋给桂老夫人和曹氏过目。
    桂老夫人赞不绝口。
    画上的主角是自家的五品官猫,做骑装的是慧姐儿,画像的是婧姐儿,两人一猫,都是能给府里生银钱的,老夫人丝毫不吝啬溢美之词。
    别说温慧和温婧,连曹氏都给老夫人一套一套的赞美给夸傻了。
    虽说,桂老夫人面善,甭管心里怎么想的,嘴上说话都好听。
    但,这也太好听了。
    听得人都晕晕乎乎了。
    第266章 理解不了
    进宫的时间安排在下午。
    马车停在宫门外,黄嬷嬷和岁娘一人一个包袱地下了车,跟着温宴入宫。
    侍卫核对了身份,对着两个包袱却为难了。
    温宴明白他们是公务在身,让黄嬷嬷和岁娘打开给侍卫过目。
    岁娘抱着的东西还算寻常,四五卷画轴,另有几幅没有装裱的,拿筒子装着。
    黄嬷嬷拿着的东西就让人一头雾水了。
    看起来是几套衣裳,可尺寸实在太小了,襁褓中的婴孩都用不上。
    还花花绿绿,这里缝了块宝玉,那里盘了个络子,甚至还有好几种帽子、领巾。
    侍卫不明白用途,迟疑着问:“温姑娘,这是……”
    “成安公主给白玉团准备的,”温宴一面说,一面抽出一幅画轴,打开给他们看,“就是这种。”
    侍卫们凑过来看。
    光看画作,这画师有些水平,中间的波斯白猫栩栩如生。
    可为何白猫要穿衣裳?
    为何衣裳还繁复华贵?
    五大三粗的侍卫实在理解不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罢了,理解不了就不理解了,这大概就是贵人们的喜好与眼光吧。
    毕竟,皇上还给一只黑猫封了官,五品。
    多少宫廷侍卫,没有升官的路子,连五品都够不上。
    这两包袱,只要东西不违例,就可以带进宫里去。
    宫门处放行。
    温宴沿着宫道走了一段,便有公主使来的宫女引她们过去。
    温宴前回进宫见到成安时,两人只在御花园中小坐,今儿却是去了公主的宫室,亦是温宴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这宫室还如从前一般,除了四季时令,并无其他变化。
    宫女嬷嬷内侍们,也几乎都是老面孔。
    温宴还未及与成安公主问安,就被白玉团撞了个满怀。
    白玉团紧紧扒住温宴的脖子,毛茸茸的脑袋一个劲儿地蹭,不住喵呜着。
    “整日儿就晒太阳睡大觉,逗它都不理我,”成安公主抱怨道,“这下倒好,觉也不睡了,上赶着讨好。”
    温宴抱着白玉团,笑个不停。
    抱怨归抱怨,待看到了温宴带来的衣裳、画卷,成安公主的眼睛亮了。
    “比我想象中的还要好看!”成安公主一件件看,爱不释手。
    布料、宝石,一应配饰,其实都是最初商议了之后,成安公主送去燕子胡同的。
    每一样,她都知道,都见过,可她没有想到,这些东西组合在一起,效果竟然比温婧最初画得还好。
    作为公主,她从不用操心四季衣裳,做工用料样样好。
    温慧的手艺,真往细处扣去,比不了那些老宫人,可就是胜在新奇与心意。
    成安公主把白玉团抱到怀里,和温宴一块给白玉团换上一身宫装。
    白玉团倒也合作,由着她们装扮,最后再与温婧的画作一比,俊秀标致。
    成安越看越是喜欢,又听温宴说黑檀儿的英姿,待看到那副还未及装裱的画时,被黑檀儿的爪印给逗得笑个不停。
    她催着宫女道:“去拿块印泥来。”
    印泥很快送了上来,白玉团的右前爪被染红了,成安将它印在了一幅“白玉团端坐八仙椅”的画卷上。
    宫女嬷嬷们也笑,连连鼓掌。
    白玉团被抱去擦爪子,温宴这才与成安公主说了自家想法。
    “既是姐妹们的兴趣,也算是个生钱的门路,”温宴看成安神色,就知道她的意思,便道,“白玉团的这几身,可不要银子的,光让它穿上衣服,能引来其他人的瞩目,就已经是我占了便宜了。”
    成安笑道:“我不与你推来阻去的,你说不要,我就不给了。至于你这主意,我听着倒也可。你也知道,后宫里除了我,原先也有不少人养猫儿狗儿逗乐,前些日子突然又添了好几只。”
    温宴问:“怎么添了?”
    “你家黑檀儿能当官,”成安顿了顿,撇了撇嘴,“可不就有人也想试试,能不能养出一只能走青云路的猫来。”
    青云路,大抵是走不成的,但让它们都做两身衣裳,成安公主极有把握。
    “你只管等着生意上门。”
    “小打小闹的买卖,二姐一个月也就只够做那么些,多了也吃不下。”温宴道。
    事实上,生意比预想中的还要快。
    温宴离开前,一只狸花猫窜了进来,想寻白玉团耍玩。
    白玉团不理它,窝在温宴怀里一动不动。
    成安认得这狸花猫,与温宴道:“瑛嫔前几天刚养的,还没养熟,整日儿乱跑,她天天得差人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