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下衙时,姜翰林往千步廊西侧去,走到都察院外,就见到了霍怀定与霍以骁。
两厢行了礼。
姜翰林笑着道:“我有些事儿想请教霍大人,不知道今儿方便不方便?”
霍怀定道:“正说着去饮两杯,解解乏。”
姜翰林看向霍以骁。
四公子在场,有些话不太好说,可捡日不如撞日……
姜翰林不再多想,道:“我也一道饮两杯。”
这酒,去了街上的一家酒肆。
算起来是三代人,身份亦有不同,姜翰林先抿了一口。
霍怀定敬他,感谢姜大人对儿子的提点。
“哪里这么客气,又是送鱼又是敬酒,”姜翰林道,“你这个儿子,学问好、人也谦虚肯学,衙门里,好几个都跟我夸过他了。”
霍怀定嘴上谦虚,心里乐呵。
姜翰林又道:“还有说,谁能得他做东床,就是好福气了。”
霍怀定一面说着“哪里哪里”,一面心思飞快。
姜大人提起这事儿,莫非真叫自家夫人说中了?
姜家真有意结亲,只是女方碍于颜面,行事迂回了些?
人家收下了鱼,男方又没有接下来的表示了,不上也不下,姜大人只好亲自出面,来提醒两句……
霍怀定看着姜翰林,又是热,又是惭愧,额头上泌了一层汗。
他想,夫人真是卓见啊!
不似自己,看得浅薄了。
姜大人能看得上暄仔,那是暄仔的运气。
这么一想,霍怀定赶忙道:“要说福气,谁家能得姜大人的孙女当媳妇儿,那才是好福气。以骁媳妇还提起过她以前和姜姑娘往来的趣事呢。是不是,以骁?”
霍以骁正抿酒,见两人看过来,便道:“是,她说过的。”
姜翰林的胡子翘了翘。
得意之余,又不解了,霍家这话里话外,当真是想追个“好福气”,那周尚书那儿……
周沛那程咬金,没做成?
作为旁观者的霍以骁,这时候看出来了名堂。
温宴提过给姜瑾送信的来龙去脉,再看姜翰林与霍怀定的暗中试探,霍以骁放下酒盏,道:“既都是好福气,不如都沾一沾,福气与福气凑成对算了。”
话音落下,霍怀定瞪大了眼睛。
以骁说话就是不绕圈子,联姻大事,该隆重些,探了底,夫人登门去,与姜家商量商量,哪里就这么一拍脑袋……
算了,以骁自己的亲事,最开始那也是一拍脑袋。
只是去了趟临安就定了,让人一点儿准备都没有。
还是听听姜大人的回答。
姜大人回答不了,他在官场沉浮几十年,各种性情的人都共事过,其中也不乏如四公子这样,把事儿摊开来说的。
可、可这一桩,与其他政务上的事儿能一样吗?
四公子一开口,直接就把他们慢慢思考的路子给绝了。
不是只不好慢慢思考,连拒绝都变得不好意思起来。
总不能说,我们姜家不想早早被牵连在皇子们的争位之中,不想与四公子有那么近的关系……
姜翰林再会打太极,都不太能开这个口。
他只能强撑着笑:“凑成对,不止是两家人的事儿,说到底,是两个孩子的事儿,我们做长辈的琢磨得再多,还是要两孩子自己欢喜,是吧?”
霍怀定隐约品出些姜大人的回避来,顺着这话道:“老大人说得对,得他们自己看。”
姜翰林微微颔首。
霍大人就是霍大人,台阶走得多顺畅,要说往来,谁不喜欢与这样拿捏得准、考量得多的人家往来?
霍以骁亦看得清楚,心里不由好笑。
让暄仔之前老把什么“老丈人看女婿”挂在嘴上,现在,老老丈人挑剔他呢。
三人各自明了,席间也就不再拉这红线,说些近日朝廷事,酒菜下肚,很是和睦。
放下筷子时,姜翰林记得自己今日意图,便问了一句:“周尚书有两位千金,也够他伤脑筋了吧?”
霍怀定一下子悟了。
原来如此。
姜大人并非不满意暄仔,而是姜家还未想好,又听说周沛今日寻过他,担心周家捷足先登。
他就说呢,暄仔这样的青年才俊,不至于入不了姜家的眼吧?
话说回来,联姻之事,多想总没有错,他们男方,哪有不给女方时间,一个劲儿催促的道理?
“周大人到都察院来,是为了其他事情在伤脑筋,”霍怀定解释道,“地方衙门上,有一些状况,他问问我的想法。”
周沛是来问蜀地之事的。
当日江绪坚持回去,霍怀定出面与周沛商量了些。
霍以骁近些日子又在吏部观政,翻看了不少蜀地文书。
周沛是机灵人,岂会看不穿霍家的打算。
只是,兹事体大,需得通通气,免得蜀地那儿翻腾起来,弄得上下都措手不及。
这些话,不好与姜翰林只说,霍怀定便点到为止。
如此一来,倒是姜大人脸上一红。
没有程咬金,是他弄错哩!
第641章 挑拨
雅间里,姜翰林端着酒盏,一口一口抿。
若是平日里,即便是出错了,他也能沉稳应对过去。
官场上混得久了,厚脸皮这东西,谁都不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