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温:“我会让她们的选择显得更合理。”
……
冷风侵袭,可能是乾明殿晚上的窗子没有锁好,或者殿里的炭火没有烧到位,景元帝清晨起床之后,竟然突然咳嗽起来。
这可把宋女官急坏了,当即就把昨晚守夜的那个小女侍拖下去杖责一顿,然后马上宣太医来看。
太医来了之后很快就诊断皇帝也是风寒了。然后太医又给皇帝开了几剂药。
听到不是什么大病,皇帝对宋女官摆摆手说没什么好焦急的。虽然前些年皇帝从来没有生过季节病,但是皇帝毕竟不是真的万岁万万岁,景元帝也不觉得自己风邪不侵。
于是喝了药之后,皇帝便去批奏折了。
和前殿不同,在后宫中徐思云专门前来拜访君后。
现在卫承雅的身份已经正名,徐思云就是君后实打实的女婿,君后还挺乐意见到他。徐思云来的时候,君后的小儿子十二皇子卫诗宇也在。
君后本来不在乎自己这个小儿子,因为他孩子太多了,最大的皇子,之后是七皇女,养在膝下的四皇女,加上十二皇子,实在热闹。
但是现在大儿子早就嫁了,而且这个儿子实际上是郑其宛的儿子,胡玉宜一想到他就恶心,根本看都不想看。从认回卫承雅这几年,君后甚至不接受六皇子的拜见和请安。
七皇女已经死了,四皇女也是一个白眼狼,死得好,卫承雅常年在宫外,于是君后身边只剩下一个十二皇子。
“父君!”
君后看到徐思云立即笑开了颜,立即对被徐思云牵着的孙女招手,“来,来祖父这儿。”
卫承雅的嫡女现在是一个小胖墩,脸上肉嘟嘟的,扎着两个辫子,哒哒哒地跑向君后,然后钻进君后怀里。
卫诗宇也马上逗她玩儿。
“今天突然来是为了什么?”君后问徐思云。
“让诗宇带昌昌出去玩吧。”
君后点头,于是卫诗宇高兴地抱着自己的小侄女出去了。
等卫诗宇出去之后,徐思云才把自己今天来的目的向君后全盘托出。
“诗宇弟弟已经到议亲的年纪了,放眼整个京城哪里还有比荣郡王更出众的贵女,而且荣郡王还是妻主手下最得力的大将,如果诗宇能够嫁给她,荣郡王和妻主的联盟会更紧密。”
胡玉宜想了想,许温是百里挑一没错,这个联姻关系他一听也觉得眼馋,但是许温有正君了,他的儿子嫁过去是侧君,是不是有点不好?
但是徐思云安慰他,侧君又怎么样,有作为父君的君后和作为太女的姐姐在,侧君和正君的名头不过是个名头而已,许温敢亏待十二皇子吗?
至于以后,等卫承雅登基之后,找个由头让许温休了她现在这个正君不就行了。
胡玉宜一听,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全京城不会有比许温更优秀的贵女了,他儿子嫁过去也不吃亏。
不过君后仍想问问十二皇子的意见。卫诗宇是很憧憬许温的,但是要去做侧君他也有点不愿意。这个时代哪个男人愿意正君不做,去做侧君呢。
于是徐思云又好言好语地劝了十二皇子好久,不厌其烦地夸赞许温的优点,告诉卫诗宇错过了许温这一个,其他的贵女绝对没有比得上许温的。
而且许温那么专情,卫诗宇又那么好看讨人喜欢,只要嫁了,难道害怕笼络不到许温的心吗?
于是卫诗宇也被说得同意了。
卫诗宇一同意,君后不由满意地点点头,他现在更看重的是卫承雅,卫诗宇能去和许温联姻,帮助卫承雅加深和许温的联系,他当然高兴。
胡玉宜简直想立即下旨赐婚,徐思云立马拉住了他,为难地说直接这么做恐怕不行。徐思云将卫承雅之前去拜访许温的经历告诉君后,说道:“恐怕得陛下赐婚,这桩亲事才能成。”
胡玉宜想了想道:“那就由我去和陛下说吧。”
于是第二天君后专门吩咐厨房炖了鸡汤要亲自给皇帝送去,他走到乾明殿的时候,看到景元帝一边在处理政事,看奏折,一边忍不住咳嗽。
“陛下风寒未愈怎么也不好好休息,国家大事天天有,不急这一刻。”君后将鸡汤放在桌上说道。
景元帝搁下笔看他,微微笑了笑,“那有那么简单,国家大事可一刻都耽搁不得。”
君后:“那就让老五多做点,养女儿不就是用来孝顺的吗?”
“对了,陛下,我有一件事求你。”
皇帝:“哦,什么事?”
接着她端起君后送来的鸡汤喝了一口。
“咱们的十二皇子,今年十六岁了,我觉得该到给他找妻主的时候。”
景元帝放下玉碗,又重新拿起奏折看。
“唔,臣侍觉得许温不错。”君后小心翼翼地说。
景元帝立即有点皱眉,“可是温儿不是已经有正君了吗?”
君后:“虽然有正君了,但是侧君不是一个都没有吗?”
皇帝瞥了他一眼,提起笔批奏,“做侧君你舍得?”
说罢将手上的奏折放到一边,又拿起下一份。奇怪的是这一份奏折被装在信封里,偏偏信封上还没有名字。
皇帝立即拆开信封,映入眼帘的头两个字却在她心头掀起轩然大波,这个称呼,这个字体,除了二十年前的兰君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