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55页
    张昭其实也没有想到曹恒竟然心狠至此,看向曹叡,“王爷心里高兴啊。”
    曹叡反问道:“我不该高兴?”
    “王爷,你别忘了事因何而起,大皇子若真因为你失了一只手,你说将来他会怎么对付你。你手中有权而无兵,大皇子怎么说也是战功赫赫的大将,这样对比下,你有什么优势?叫未来的皇帝给盯上了,王爷,想想你将来的日子,还有你的儿女将来的过的日子,我难道不是最好的例子?”张昭冷酷提醒曹叡。
    曹叡抬起头,“要谢谢你的提醒,说的也是,让未来的皇帝记恨上什么好事?”
    张昭一下子看向曹叡,“王爷,把命交到别人的手里,这难道不是极其愚蠢的事?”
    “说得好像与你合谋,就不是把命交到你的手里了。况且,你过得有多不好?张昭,别忘了你自己原本是什么出身,你现在又是什么身份什么地位?大魏给你的机会,陛下给你的机会,有什么人能比得上?”曹叡提问张昭,他究竟对现在有什么不满的?
    “陛下从未信我。”张昭像是倍受屈辱地吐字。
    曹叡听着懒懒往后靠,“不信你,还让你代天子巡检各州,张昭,易地而处,你做不到,我也做不到。”
    张昭的脸僵住了,不得不说曹叡说的是事实,不信一个人,他们绝对会不留余力地打击那个人,而不会明明不信任他,还依然不断地提拔他,让他成为六部尚书,当上代表大魏皇帝的巡检使。
    “你难道就不愿意承认,这样的大魏怪不得那么多的人前扑后继地拥护,因为就连大魏的皇帝,他们心里都有一杆称,一杆绝不会轻易失重的称,只要你有能力,有本事,不管他们信或不信你,总还是会用你。而不因一己之私,肆意打压于人。”曹叡这般点破张昭一直都知道却一直都不肯承认的事实。
    “所以,哪怕你居于人下,哪怕你明知道将来不会有好日子过,你也依然不肯为自己拼一回。”张昭虽然被曹叡说得无可反驳,却没有就这样放弃了。
    曹叡道:“你刚刚跟我打的赌算是我赢了。”
    “睿王不是不愿意跟我打这个赌的。”张昭指出曹叡的态度转变,犀利地道:“因为睿王刚刚心里也在担心。亲生的儿子,你就算是陛下堂兄,难道就比得上她的亲儿子?”
    “可我赢了。就算之前我不确定,我害怕,尘埃落定,证明我一直效忠的人是值得我去效忠的,所以,我赢了,赢了!”曹叡高兴地吐露这个事实,他就算一直不确定又怎么样,现在他赢了,他赢了就足够了。
    张昭无可反驳,比起过程来,当然是结局更让他们在意,曹恒……
    “睿王心里的大石落下了,为什么还是没有与陛下说破我的身份?”张昭再一次旧话重提,很久之前张昭就已经告诉过曹叡他真正的身份,但是直到现在,曹叡还是一直将这个秘密死死地捂着,竟然依然没有告诉曹恒。
    “你父亲当年是真心助我父亲的。”曹叡这般吐了一句,张昭眼孔放大,“我如今也是真心助王爷的。王爷,只要我们联手,只要我们联手,我们曾经失去的一切都有可能夺回来!”
    迫切地想要曹叡点头答应这事,可是啊,曹叡摇了摇头,“不可能,你我全无胜算。这些年来,你暗里安排了多少,做了多少你比我更清楚,你赢过几次?一次一次的作为,只为你自己无形中树敌,除此之外,你什么都没有得到。”
    张昭道:“名不正则言不顺,王爷,只要你愿意,我们可以让曹恒儿女相残,可以让他们再也不可能成为我们的阻碍,曹恒的孩子只要都死了,这个位置就一定会成为你的。”
    欲让曹恒痛不欲生,欲让曹盼的血脉断了,张昭睁大眼睛想要得到曹叡的支持。
    “今天你说的话,我会当作从来没有听说过。你也忘了自己曾经是什么人,从今往后,当大魏的臣子,做好为臣的本份。”可是他想让曹叡配合,曹叡却不肯,甚至曹叡还劝着张昭放下过去的一切,珍惜现在拥有的。
    张昭没想到都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曹叡竟然还是不曾动心,不仅不动心,更想劝张昭。
    “王爷打定了主意,我也一样的。”张昭说到这里抬脚准备离开,曹叡道:“你真以为我不会去告发你。”
    “王爷想去就去。但凡我还活着,灭族之恨,永不敢忘。”张昭丢下这一句,也是笃定了曹叡不会去告发他,所以走得一点压力都没有。
    曹叡……这是吃定了他不敢!
    曹恒既然已经跟曹叡说了那样的话,争执近半个月曹承该如何处置的结果,曹恒在第二日的早朝在他们再次争起前打断了他们。
    “曹承杀人未遂,死罪可免,活罪难饶,他哪只手动的睿王,就要他哪只手。”
    吵得不可以开交,一方表示一定要按律严惩曹承,一方却极力想为曹承脱罪,在听到曹恒的决定时,皆不约而同地看向曹恒。
    “诸卿可有异议?”曹恒面对他们一双双灼灼的目光,皆是不可置信,还是萧平问道:“陛下所指要大皇子的一只手,是要……”
    “砍了。”曹恒就那么凶残地回答,萧平急忙地唤了一声陛下,其他人也更是一道急急地唤了,难以想像曹恒会对曹承做出这样的惩罚。
    曹恒扬手阻止他们想要说的话,“不要总让朕提醒你们,什么叫做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