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46页
    出了这条峡谷往北可以东去辽东,西去甘绥,北上太原,越过沙漠草原,直达蒙古和贝加尔湖。而出了峡谷的南面,就可以东下江浙,南去中州湘楚,西赴陕川。
    所以这飞狐口有“襟带桑乾,表里紫荆”之称。更被人形容为“撮乎云谷之间,吭背京鼎,号锁钥重地”。
    ……
    飞狐口是一条极其狭窄的通道,也是由一道绝壁形成的天然要隘。它的最宽处有八十余米,而最窄处却只有三米不到,就连一辆牛车开过去都费劲。堪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敌。
    但人在飞狐口中行走时一抬起头,就能看见天空中的一线青天。而在这个极其狭窄的地势中,却还有这一个起脊尖房顶一样的高地,名字叫做小岭鞍……你说这让进攻过来的敌军怎么活?
    可是今天负责攻克这道天险的,却是一支仅仅八百人不到的部队,它就是沈墨手上的恶魔之刃——死灰营!
    要说死灰营,虽然战斗力极其强悍,却有一个缺点,那就是兵员非常难以补充。
    在这支部队里的战士,全都是由罪恶罄竹难书,死上十次都不足以赎罪的穷凶极恶之徒所组成。所以它的人员构成,就决定了这支部队的规模是很难扩大的。
    与此同时,由于死灰营训练时的强度极大,堪称惨无人道,作战时更是舍生忘死,所以他们部队里人员的损失数量也是非常大的。
    如今的死灰营,已经达到了它历史上最高的规模——七百七十三人。不过经过了这场大战之后,又不知道要经过多少年,才能让它恢复到这样的数字。
    可能会有些人觉得死灰营的作战方式太过残酷,甚至是不人道。但是请大家不要忘了,这支军队里的士兵,每一个手上都有不下于十条善良百姓的人命!
    按照从古至今的任何一条法律来讲,他们现在都已经被斩首示众,甚至千刀万剐了。他们现在之所以还能活下来,唯一的原因就是沈墨让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为过往的罪行赎罪。
    死灰营的这些战士,他们也可以随时作出选择。做到底是作为一个罪人死去,立刻就回到法场上去行刑。还是为民族战死,洗清身上的罪孽之后,作为英雄被记录在鹿岗烈士墓中。
    他们虽然是死囚,却也始终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死法。所以他们从军作战,并非是沈墨强迫的。
    ……
    这时的飞狐口以南,在这座峡谷天险外的十余里处,此刻的唐天玑正带着一群助手和机械师,在忙活着他面前的一大堆装备。
    于是营地周围呈现出了一副极为奇怪的景象,一面是七百多士兵鸦雀无声,静默得犹如一群木雕泥塑。
    在死灰营中从来就不会出现什么笑声,甚至他们在不作战时连话都不说,因为这些战士只当自己经死了。
    而另一边却是唐天玑一个人的声音,简直比十五只鸭子放在一起还要吵!
    只见这个胖子一会儿调整这个,一会儿指挥那个,在营地里忙得不亦乐乎,四处都能听见他吵吵嚷嚷的嗓门儿。
    不过说归说,他的专业素养还是很过硬的。在他的主持之下,这些设备很快就架设好了。
    之后随着一排喷火嘴开始轰轰作响,附近的地面上铺的一片雪地般雪白的丝绸,在热气的充填之下开始慢慢鼓胀起来。
    随后一个个硕大的热气球,就将这片营地上空的阳光隔开,使得附近成了一大片阴影。
    难怪沈墨对这飞狐口天下至险之地,会如此的放心。原来他派过来的是他手上的两大王牌……威名赫赫的死灰营,和热气球部队!
    那座飞狐口通道中的小岭鞍高地,看来沈独是要带着他的队员,直接在敌军的头顶上降落!
    第2856章:黑风一线飞狐奇、神行天玑、死灰之翼
    唐天玑这个昔年的小白胖子,现在也长成了二十多岁的英挺青年。不过他的体型还是没怎么变,依然还是稍显肥硕丰腴。
    在他的身后,依然跟着彭熙峰和何良我两位弟子。
    自从发生了上次唐天玑跟炸弹一起滚下山坡的事件之后,这两位弟子就被统帅指令为唐天玑的贴身助理。目的就是随时看着这家伙,别让他再干出什么出格的事儿,以至于威胁到自己的生命安全。
    不过现在的小胖子唐天玑,看起来倒是比过去稳重了许多。不过眉眼之间那一股蔫儿坏的劲儿倒是越发浓郁了。
    很快唐天玑就忙完了手边的工作,眼看着十个硕大无比的热气球已经悬停在空中。要不是被地面上的三十余根粗绳拽着,这些气球已经在浮力作用下升空了。
    这时的唐天玑转头向着死灰营长沈独招了招手,随后当沈独过来时,就见唐天玑看了一眼立在附近山坡上的风向标。
    就见那个标杆上,指示着风向的丝绸飘带还在徐徐随风飘摆,这时的唐天玑才微微松了口气。
    “时间很紧,趁着风向还没变,咱们得赶紧出发!”
    就见唐天玑指着热气球,对沈独说道:“咱们的起飞地点是根据风向确定的,风向一变,咱们就不能再走了!”
    等他见到沈独点了头之后,就见唐天玑拿出了一张飞狐岭附近的军事地图,指着峡谷口中心位置的小岭鞍说道:
    “咱们这次从南面出发,热气球会一路顺风飘向小岭鞍。如果风向不给咱们添乱的话,咱们就可以从峡谷上方飞到小岭鞍的头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