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3页
    字比康熙可差远了……
    不过应该是让她们便宜行事的意思吧?
    养心殿——
    雍正左手拿着派人重新搜罗来的话本,看一页话本,抽一本奏折出来批阅。
    他面前这一摞奏折,要么是无关紧要的小事,要么是啰嗦的废话,根本不足以让他费心,刷刷写下两个大字:已阅。
    第110章
    檀雅有一个备忘小册子, 执笔记录人是闻柳,任何需要做的事情,无论大事小事,都会记录在上, 无关紧要的事随便记, 不方便教人知道的事, 就标注几个关键字, 她们自己知道便可。
    蓝贵人要在春闱前发作, 还得等到明年, 不过今年可以稍微预热一下,檀雅悄悄利用他在宫外的人脉,稍稍加火,鼓吹了一下叶文光的才名。
    当然也没有太夸张, 多是在扬州、浙江考生范围内,欲抑先扬,到时说不准会效果奇佳。
    檀雅想过,她这样是不是会毁了一个原本前途光明的人的未来, 但有因才有果,他既然享受了不义之财的好处, 便该接受考验。
    是的,檀雅认为是一场考验。
    如果叶文光落榜, 无论是因为他受到上一辈恩怨的影响而失准, 还是本身学识便不够与其他考生一争, 都证明他至少现阶段是不堪大用的。
    而如果他顺利考中进士, 心性可见一斑, 想必也会积极解除恩怨。
    蓝贵人始终掌握着主动权。
    至于如何拿回叶家从蓝贵人身上获取到的财富, 得在雍正面前过明路, 否则一个弄不好没准儿要被人捏住把柄,弹劾他们迫害百姓。
    檀雅这些考虑,都跟蓝贵人交流过,蓝贵人称全凭她做主,言语之间满是感激,这件事便简单记录在小册子上。
    这事儿过后,檀雅便专心给苏贵人刻印章,小小一枚印章上要素极多,要极精细,废了好几块儿木头,她才刻好。
    檀雅这些年送出去木头玩意儿颇多,这块印章刻好,她又专门做了个木盒,周围镂空雕刻,木盒盖上右下角,刻了苏贵人的名字,然后才和印章一并送过去。
    苏贵人正在画的《后宫群像图》画量极大,她对自个儿要求又高,常常要现在草稿纸上画一遍,然后再按照比例画在宣纸上,这么些日子过去,她才只完成了小小一角,想要全部完成还不知要何时。
    可人做自己喜爱的事情,大概真的不觉得日子无味,一如苏贵人画画,宣太妃诵经……
    转眼就到了盛夏,雍正下诏召几个蒙古的亲王郡王世子入京,宫中大选开始时,他们已经在皇宫中做侍卫。
    宫中不乏蒙古出身的侍卫,是以这件事根本未造成多大的波动,几乎没有人多想,安寿宫更是根本没听说这件事儿。
    色赫图家今年有一个女孩儿要参加选秀,闻枝早早将她搜集到的信息送到皇宫来,檀雅亲自给侄女月姝选了几个不错的,然后在皇后乌拉那拉氏来安寿宫做客时,将人名呈给她看,求她的恩典。
    檀雅所选之人,家世都不算顶好,那种极好的人家,色赫图家也不门当户对,结亲对侄女反倒不好。她的标准,便是人品家风才能排序,家世比色赫图家稍高些也不会高太多,起码能够顾忌檀雅和二十二这个皇弟,这样只要侄女不是为人太不行,基本不会过太差。
    而之所以没指定一人,则是为了谨慎行事,避免那些人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妨碍,惹得帝后忌讳。
    不过檀雅是小心太过,色赫图家和她选出的几人的家世,甚至不需要特意报给雍正,皇后自个儿便能做主。
    因此大选后,色赫图家的大小姐是这除那些身份贵重的千金之外,最先得到皇后指婚懿旨的,懿旨一下,两家便开始接触,商议婚事。
    他们对彼此都很满意,有商有量,很快便算定日期,开始筹备婚事。
    闻枝曾经做过色赫图小姐的教养先生,如今又是正经的官家夫人,色赫图小姐的婚期定下后,约莫她们还不算忙的日子,亲自上门贺喜,然后假作不经意地说出谨太嫔的用心。
    “娘娘看重娘家,特意选了这么一个五角俱全的人家,往后月姝的日子,定不会差了。”
    色赫图夫人和大奶奶、二奶奶全都一脸喜气,面上没有一丝一毫的不满意,大奶奶还算会做人,一个劲儿的奉承感激不在场的谨太嫔。
    闻枝又压低声音道:“娘娘说了,等到月姝成婚那日,她、宣太妃都会赏添妆,十二福晋也会亲自来贺喜,就是为了给色赫图家和月姝做脸。也是二十二殿下如今不在京中,否则也不该我来传话,您家有个准备,到时别惊乱才是。”
    色赫图家的女人们对视,喜不自胜,连连表示到时会做好安排。
    闻枝说完正事,又跟月姝说了会儿话,这才告辞回去。
    每每大选之后,便是京中喜事最多的时间,也不止色赫图一家忙着准备婚事,这气氛甚至影响到宫中,因为好些太妃、妃嫔娘家都有小子或是姑娘成婚,有些互相之间还结成了两姓之好。
    檀雅侄女的未婚夫跟两宫中的太妃都没有关系,因此没有这种忽然变成亲家的情况,宣太妃和苏贵人更是两位不闻窗外事,依旧画画的画画,念经的念经,直到雍正忽然下旨给安寿宫住着的三个格格赐婚。
    其实也不算突然,毕竟额乐都十七岁了,她们早就有心里准备,只是一榔头砸下来,有些回不过神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