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82页
    老爷子似乎也想起这事,顿时吹胡子瞪眼,“怎么能叫抢!我这是勤能补拙先到先得!再且说上回那副刊我非是故意,当真是看到精彩忘记了!”
    他理直气壮的重哼,“老头子年纪大了,遗忘不是常事吗?幼卿何必斤斤计较,总拿这事来说。”
    余映沉默着,一双慧眼直瞧的他心虚。
    幸好这时外面一阵叩门声打断屋里这窒息的沉默,少年在外面高声喊道:“您好,请问有人在家吗?我是长安书坊的报童,是来送新一期《长安》杂志的。”
    “刚不是才送来?”宋老爷子见反正已经都知道了,便迫不及待的翻开手中的书,听见外面的喊声想叫人回了,余映却让丫鬟去拿,道,“是我订的。”
    老爷子闻言抬起头,脸一板,封建大家长的气质拿捏的死死的,下意识便开口反对,“不是有了怎么还订,浪费钱。”
    “外祖父不抢我的,我确实本该是有的。”余映语气平静的陈述事实,随后伸手,“外祖父可要给我?”
    老爷子警惕的把杂志往身后一藏,半晌才一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点头,“反正也不贵,多出来的一套用以收藏也是不错的。”
    都有收藏癖好的祖孙两人遂达成共识,各自拥有了一套《长安》。
    后世有考古学家在长安女学遗址之下,挖掘出活跃在永成之治乃至后面安昌盛世前期,萧国著名女诗人,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观雪居士余映的墓。
    墓中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古籍,几乎记录还原了整个萧国文化改革的始末,确定止戈、子固、四公子等文人对于永成之治和安昌盛世的推动,为后世研究萧国历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
    余映墓资料公布后,学校教材中关于萧国的历史被大量改写细化,不知道给高考中考的孩子们增加了多少考点。
    有人试图从萧史中找到这些名噪一时的文人到底是谁,然而除了记录在史册上,被官方盖章定论的止戈是萧太子周承弋外,其他人暂且都无法判定。
    但可以推断的是,将稿费全部捐出的四公子不差钱,很有可能是官商权贵后代。有人推断这位横空出世的四公子,很可能就是当时长安书坊的老板萧国首富符谦,虽然并无多少确实证据,但此推论却广为流传。
    直到符谦的墓被发掘。
    当然以上种种皆是千年之后的事,此时的余映和宋绪文都不知道,这仿若随意的一个决定,却是蝴蝶扇动翅膀,将在后世引起怎样的波澜壮阔。
    达成共识的两人正在大堂各自占了一方位置安静的看书。
    宋绪文一开始看到《琉璃玉骨》的时候,眉头忍不住一皱抱怨了句,“这后生怎么本本书主角都是女人,就不能学学写那个什么种田的后生!”
    余映一听就知道他外祖父又是嘴硬,其实心里指不定高兴呢,没有去搭茬。
    果然,老爷子说是这么说的,视线却是半点都没有从书上挪开,翻页声又快又响比谁都积极,便是叫吃饭都不理会。
    一直看到最后,老爷子没注意到页数,直到手指捻住封皮才恍然反应过来,“这正到精彩的时候怎么就完了!?战争失利之后呢?那些蛮夷会怎么样?难道又要割地赔款?”
    老爷子说到这些气的背着手在屋子里团团转,终究是难以平息心中怒火,斥骂道,“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暴秦之欲无厌的道理,怎么这些官员都还没一个女娃娃懂!唉!唉!唉!”
    他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重重连叹三声气。
    又忍不住重新翻开看到描绘藩国乱华的那些文字,呢喃般的道,“这亡国末路之殇,蛮夷欺辱之仇,百姓流离之苦……也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结束,救国……该如何救国啊。”
    他看着那文字兀自沉思着。
    比起宋绪文老爷子对于里面国家兴亡的关怀,余映的关注点则更细一些,她跟随琉璃的视角,从乱世的缝隙中窥得了其中的几分变化。
    琉璃离开糜烂不堪的朝堂,走入凡世间看着世人离乱之苦,一腔抱负的她欲挽大厦倾颓,遂发起救国演讲,她第一个办起招收女子的学堂,学堂里学的不是什么女德女戒女红刺绣,她们有着古文课程,也有着西洋课程,还开设了外语课堂,请洋人教授学习。
    因为是不需要学费的,所有也招到了一些女学生,并不多,刚刚好能组成一个班级。
    开课的那天,琉璃问她的学生:“你们为什么来读书?”
    有一个人说,“为了嫁个好人家。”
    “请你出去。”琉璃毫不客气的用冰冷的眼神看着她,道,“有这种想法的明日都不用再来了,我教你们学习是叫你们独立,而不是学完之后,继续成为一个被男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附属品。”
    有人不满的说,“你这是歧视。”
    “我不歧视,任何职业都值得尊重。你操持家庭相夫教子,你的付出我不否认,否认你的是男人们。而我从不曾依附别人,这些我教不了。”琉璃做了个请的手势,“学校名额有限,请让给更需要它的人。”
    余映看到这一段的时候大为震撼,同时又不由的想:世间真的会有这样一个学校,真的有琉璃这样的人吗?
    她忍不住踏出家门想要去寻找,很快她就找到了。
    在长安书坊的门口,不少人围在一起看新帖的告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