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沈墨的所有的精力全都集中在一件事上面:他要干掉蒙元这辆势不可挡的战车,让他们折戟沉沙于大宋疆土之上!
所以沈墨处心积虑,一丝一毫也不敢松懈和放松。他拼命的发展自己的实力,打造出了一只灵活强悍的武装。就是准备应对将来那一次宛若天崩地裂一般,席卷天下的灾难。
而沈墨这一次,终于要直面一直存在于他想象中的那支蒙古军队了。
究竟他们是什么样子?是不是就和历史上的记录别无二致?
按照沈墨的发展,他能不能在几年以后,强盛到足以和蒙古大军正面相抗?这些事在沈墨的心中,完全没有一丝一毫的把握。
可是,如今他终于能看到了。
他要亲眼看一看这支军队,找到自己战胜他们的方法。此后有针对性的发展出一支,比蒙古人更强的钢铁之军来!
这一切,就像一幅画卷一样,眼看就要从沈墨的眼前慢慢展开。
在沈墨的将来几年之内,发展的方向和战争策略,全都会围绕着他这次所闻所见的情报所展开。
所以,即便是连连穿越敌国,即便这一次的行动凶险万分。沈墨也是义无反顾的领军直上西北。
因为这是他穿越到南宋以来,沈墨绝不允许自己错过、也是对他最为重要的时刻!
……
等到沈墨在金国和西夏边界扎下营盘,等待了两天之后。在十月十七的那一天,他终于等来了项嫦儿派来的信使。
当沈墨打开了项嫦儿的信之后,随即他就把心思沉浸到了这封信之中。
只见信纸上,项嫦儿娟秀细腻的笔迹写道:
“孛鲁西征之事已经证实,蒙古军八万将于不日攻入西夏。蒙军路线由东向西,直取我大夏银州……”
看到这里的时候,沈墨立刻松了一口气!
银州就在他面前的两百里,蒙古人既然选择了这条路线,那么沈墨这次的观战就容易多了。
因为蒙古军若是由西向东,从西夏的西面黑水镇燕军司和西平军司方向进攻的话。沈墨要想观战,他还得穿过整个西夏才行!
既然这场战斗就在他眼皮子底下打响,那就简单了。
随后,当沈墨接着往下看时,只见这封信后面又接着写道:
“我大夏领军将领为大将塔海,率军为:左厢宥州路、右厢甘州路、贺兰军、以及灵州军共十七万,奔赴银州拒敌。”
“塔海所率贺兰军监军司正将李灼绝,率其麾下贺兰军三万参战。郎君弓弩铁网,尽在其手焉。”
第1181章:百胜之军谁料想、血战之地、真龙暗藏
“李灼绝此人,为西夏李氏王族远枝,才华智谋皆一时之选。奈何其人少年骤得高位,步步顺遂,至其微有狂傲不驯之相。”
“此番大战,于我大夏实生死之战,存亡在于一役耳。总赖郎君所助,我大夏乃有喘息之机。妾千里思君,唯孜孜一念,望郎君顺遂万胜而已。”
“妾项氏泣于兴庆府灯下。”
……
看完了这封信之后,沈墨一边拿出打火机将它烧掉,一边在心里想着信里的内容。
十七万对八万,原本西夏有着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可是西夏对上的是蒙古军队,那么这项优势,简直就可以说是笑话了。
要知道,六年前哲别率军西征,一举灭了整个西辽,打下了这个比西夏国土还大的国度。当时他也一共才带了两个万人队!
所以在历史上,孛鲁率领着这支8万人的大军攻打西夏的时候。蒙古军凭此一战,就将西夏最强的十几万军队消灭的干干净净。
自此,西夏被打得人人胆寒,无力再战,才为它日后的覆灭埋下了伏笔。
至于西夏统军元帅,那位塔海将军。想必也是在当年那场战斗中被人杀了,或是被俘虏了吧?
沈墨想到这里的时候,他摇了摇头。
这一次有了他援助的武器,西夏虽然不至于反败为胜,将那八万蒙古军杀得大败。但想必西夏好歹会留下一些精锐来,作为日后抵抗蒙古军的力量。
至于这场仗打成什么样,那就只有沈墨亲眼看了才知道!
随即,沈墨向他的下属下达了命令:“全军拔营,直奔西夏银州!”
……
沈墨率军出发,直扑夏金两国国境。他在避开了金国的边境哨探之后,很快就进入了西夏境内,到达了银州附近。
虽然此时他的心情很激动,但沈墨还是要理性思考自己如何观战这个问题。
要说在战场上,观看双方来上一场大厮杀,其实这件事情是很不简单的。首先第一件事,沈墨就要找到双方对战的战场。
在这方面来说,还相对容易一些。因为西夏军队虽然是防守反击,抵抗侵略。但是此时的西夏并没有像南宋那样修筑城池的实力和技术。
所以,即便银州是西夏重要的防守节点,它的城墙也基本上属于那种一人多高的夯土墙。当沈墨贴近观察的时候,发现土墙上甚至连块砖都没有。
所以这次西夏和蒙古的决战,西夏决不可能守城,而是依然以野战为主。
在这种情况下,沈墨只需要在蒙古军队进逼过来的方向上,找到一个能让双方军力铺开的巨大战场就可以了。
对于西夏来说,他们坐拥十七万人的军队,有着人数上的绝对优势。所以他们不可能会选择一个狭窄到不便发挥自己人数实力的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