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91页
    “所以,这件事的从头到尾就是这样。”龙玉决笑着向单启东说道:
    “首先第一,史弥远既然盯上了四海,非把他搞垮不可。那么四海商社在临安城内就再也难以立足。即便是我苟延残喘的在临安经营下去,赚来的钱也会源源不断的流入史弥远的腰包和大宋朝廷,所以我们四海商社,其实是非走不可的。”
    “然后第二,我们通州借着卖给大宋朝廷一批军械,使得我们通州获得了大量的利润。”
    “再者第三,我们还把史弥远和他的党羽手里,靠贪赃枉法得来的那些钱来了个一锅儿端。足足6500万两银子,这也是一笔丰厚的收获。”
    “有了这三点,四海商社就此撤离临安,也没什么可惜的了。”
    ……
    “可是,我还有一个问题!”
    当单启东听到这里的时候,他已经把这个惊天骗局的所有情况,都差不多了解清楚了。
    这时的单启东却又抬起头,向着龙玉决问道:“可是最初的时候,你又是怎么知道,我是史相派过去的人?”
    “那还不简单?”只见这时的龙玉决,笑着看了看单启东。
    “史弥远应该是对四海商社早有怀疑,因为他本能的厌恶通州、还有我们统帅有关的所有事物。”
    “所以我这个一直在经营通州货的四海商社东家,也始终在史弥远的心里,属于不可信任的那一类人”。
    “所以当史弥远发行了第一次交子之后,他在让四海担保第二次交子之前,故意使出了一招投石问路,就是想看看我龙玉决对这个消息,会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可是你这颗史弥远用来投石问路的石子……”就见此时的龙玉决笑着说道:
    “从一开始,你就露出了一个致命的破绽。我一看你的资料,就知道你小子身上有鬼!”
    “不可能!”
    就见这时的单启东闻言,立刻难以置信的叫了起来!
    “我有什么破绽?你说!你说!”
    第1831章:以史为镜冷眼观、致命破绽、十六年前
    “所以在这之后,我做出的反应,全都是一个普通商人应该有的正常动作。”就见龙玉决向着单启东笑了笑:
    “我一听到你传递过来的消息,立刻就去拜访了史弥远。这就说明我心里没鬼,只是对交子的事比较担心而九六已。”
    “此外,我派人来查看你这个‘聪明人’的底细。想要试图拉拢、甚至绑架你,也是最正常不过的反应。正是这些商人才会使用的常规做法,才打消了史弥远的疑心。”
    ……
    当龙玉决说到这里的时候,就见单启东脸上带着疑惑的神情,抬头看了看他。
    “你还没说呢,你到底是怎么发现我有问题的?我露出了什么破绽?”
    “那还不简单?”
    这时候的龙玉决哑然失笑的摆了摆手道:“你还记得你发迹之之前,在户部当小官儿的时候。那个导致你名声鹊起,从此官运亨通的故事不?就是关于纸捻子那个?”
    “啊?”
    单启东闻言,立刻就是一愣!
    见他的眼中,霎时便露出了一阵疑惑的神情。
    “你那个故事里,有个很大的破绽啊……”就见此时的龙玉决轻描淡写地说道。
    “应该是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史弥远就发现了你的才华,他想要暗地里把你提拔起来。因为需要一个借口,所以才特意编的那个故事吧?”
    只见此时的龙玉决笑了笑道:“史弥远能在朝堂上布下一颗颗像你这样的暗棋,明面上不是史党,有时候还跟史弥远唱唱反调。可却偏偏是他史弥远最忠诚的手下。这也足以证明这个老家伙数十年屹立朝堂不倒,果然是有道理的。”
    “这都是十五六年前的事了,那件事里面有什么破绽?”就见这时的单启东,面色惊慌的向着龙玉决问道。
    “那还不简单吗?”就见这时的龙玉决笑着对单启东说道:“我记得在《左传》里,有过一段记载。”
    “当时晋国国君晋灵公和权臣屠岸贾,想要加害当时的宰相赵盾,于是他们找了一个名叫做‘鉏鸒’的刺客。”
    在这之后,当刺客鉏鸒在夜里进了赵盾家的中门,就看到堂上灯光影影,赵盾朝衣朝冠,垂绅正笏,端然于堂上,坐以待旦上朝。
    当时的鉏鸒大惊,退出门外叹曰:“恭敬如此,忠义之臣也!刺杀忠臣,则为不义;受君命而弃之,则为不信。不信不义,何以立于天地之间哉?”
    “于是这哥们自己撞树死了,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只见龙玉决说到这里,他笑着看了看单启东。
    “你告诉我,这段《左传》有什么破绽?”
    “嗯?没有啊?”这时的单启东想了一阵,又莫名其妙的看向了龙玉决。
    “这破绽还不够明显吗?”就见这时的龙玉决笑着对单启东说道:
    “这个刺客鉏鸒都已经死了,那他临死之前自己‘叹曰’的这段话……你告诉我,它是怎么传出去,又被记录在《左传》上的?”
    “啊?”
    就在这一刻,单启东猛然间想到了自己那个纸捻子的故事——他明白破绽到底在哪里了!
    ……
    这时的龙玉决笑着说道:“所以,在读史的时候不要傻乎乎的囫囵吞枣,看到什么都以为是真的。看人的时候也不要一味的想着这个人说了什么,而是要多想想,他为什么要这么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