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呢?”听到了沈墨的话,就见姜姑娘好奇的看了沈墨一眼。
“通过这次和蒙古人作战,我发现了一件事。”只见这时沈墨立刻恢复了郑重的神色,向着姜姑娘慢慢说道:
“蒙古人适应性极强,战术改变也非常快。所以咱们一旦要是将他们放进淮河以南,他们就会飞快的适应在江南地区作战,这种全新的战斗模式对他们造成的困扰。”
“即便咱们到时候把蒙古军打出去了,他们也会立刻学会如何在江南水网的地形下,展开他们的兵力,还有攻击咱们江南城池的诀窍。”
就见沈墨接着说道:“比如说,他们现在还丝毫没有打造一支水军的思路。也并没有开始利用金国投降蒙古的汉人将领和士兵,也没有适应咱们江南地形的战术。”
“这一切,咱们都不能让他们知道,蒙古人对这些事懂得越晚越好!”
“可是你说的这些,不管是水军还是汉人降卒。”只见这时的姜姑娘,闻言若有所思地说道:“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做到的。”
“蒙古人即便是现在就着手去做,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他们也很难形成战斗力。所以郎君的担心,似乎有些太超前了吧?”
姜姑娘这句话的意思,其实也非常明显。
她认为蒙古人即使通过战争把这些东西学去了,也没什么打紧。
反正再有五年的时间,沈墨的军队也会强到能和蒙古人分庭抗礼的程度。到时候,蒙古人就是学会什么战术也没用了。
而这时沈墨却抬起头来,看向了姜姑娘,慢慢地说道:
“要是我死了呢?”
沈墨的这句话,说得姜姑娘立刻便是全身一震!
……
在这一对绝顶聪明的情侣相互沟通的时候,根本就不用详细的解释。只需三言两语,他们就能明白对方话中包含的深意。
沈墨这句话中的意思非常明确,姜姑娘刚才说得没错,通州一系的军队,在五年之内实力就能得到暴增。但是这里却有一个前提——就是沈墨始终都活着!
可是万一沈墨要是在这之前就不幸战死,他手下的势力群龙无首,势必立刻就会分崩离析。试问到了那个时候,谁还能拦得住蒙古人?
“所以……”这时就见沈墨苦笑着说道:“蒙古人对江南一带的情况,应该知道得越晚越好。”
“最起码要在下一次大战之中,我要他们损兵折将、折戟沉沙、付出沉重的代价,才能把这个经验带回去!”
听到了沈墨的话之后,就见姜姑娘也正重的点了点头。
看姜姑娘此时的眼神,也是对沈墨十分敬佩和惊讶!
……
其实沈墨这番高论,还是占了后世的便宜。
要知道在正常的历史上,蒙古人确实是在攻入江南之后,由于在地形和战术方面的极度不适应。使得他们在最初阶段,对南宋的攻击的进展十分不顺利。
可是在这之后不久,蒙古人就想出了对付南宋的办法。
他们开始注重水军的建设和训练,并且启用了大量投降过去的江南汉族人。蒙古军利用这些将领和士兵,让他们作为前锋反过来攻打大宋。
这些汉人的降将和降卒,在整个蒙古攻略大宋的战斗中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才使得蒙古人最终灭亡了南宋。
在崖山海战后,宋室彻底覆亡。
当时率领水师全灭了大宋最后一支抵抗力量之后。元军大将张弘范命人在崖山岩壁上雕刻了十二个字:“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
就是这十二个字。使得看到这篇碑文的人。都会对此人咬牙痛恨。这位张弘范其实就是南宋人。
以至于传说之中,后来还有人在这篇碑文上面添了一个“宋”字。使它变成了“宋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借此讽刺这位大宋降将为敌国所用,覆灭父母之邦的无耻行径。
而这一切,都是在蒙古人第一次进攻大宋之后,痛定思痛才想到的策略!
在如今这个时候的蒙古人,还是狂傲骄纵。他们还远远没有领悟到只有借助宋人汉奸的力量,才能覆灭整个大宋这个事实。
以姜姑娘的智慧,她自然飞快的就明白了沈墨的意思。
第2034章:折冲妙计出沈郎、西夏兵将、川蜀无防
这位沈郎君心里想的是:即便他明天就死于战场,也要尽量拖延蒙古人攻入大宋的时间!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他播下的种子,有时间成长起来。
他培养出来的那些弟子,那些年轻的俊杰之士。他们需要时间成长,才能对抗势不可挡的蒙古军。
一想到这位郎君苦心经营,甚至把自己身死之后,国家和民族如何能延续下去,甚至取得最终的胜利都想得清清楚楚。此时的姜瑜馨姑娘,心中也不由得暗自感动佩服!
他这位郎君,似乎就是为了这场大战而生。他绞尽脑汁的辛苦绸缪,都是为了华夏民族。
天下若无沈云从,真不知又会如何!
……
想到这里的时候,姜姑娘也收起了自己的心思,一心一意的思考起面前的战况来。
在办公室里,两个人一问一答,交流得飞快:
“郎君现在都做出了什么布置?”
“我让花神组防卫淮扬三镇,杨妙真在山东备战,李慕渊防守通州和崇明岛,宋慈提兵防守剑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