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48页
    凌寒希望将尽可能多的世家网罗其中。
    工厂虽然修建于庐江,出资的世家却可以囊括整个扬州。选择他们,也有利于之后将庐江郡的变革对外推广。
    兴建工厂的这件事完全可以交给别人来监督。
    这个时间里,凌寒又在庐江郡的书院中进行授课。
    这种授课并不局限于精英班当中。事实上,即使是不识几个大字的人,也可以听懂流水线生产为什么能够更有效率。
    庐江作为凌寒的大本营,兴建书院之时,有凌寒本人在这里宣讲读书的重要性。而在凌寒的眼皮子底下,世家也自然不得不拿出全部的本事帮忙宣传读书的好处。因此,庐江郡的义务教育普及率是最高的。
    这种情况下,书院本身就成了最好的宣传口。凌寒每次到某一书院的某一班级进行讲课,还允许学生忽略彼此间的身份尊卑,提问交流,这无疑会成为一件值得口口相传的事情。而上课的内容,也就自然而然会被反复拿出来说明。
    因此,三个月后的今天,整个庐江郡不管是世家还是普通百姓,几乎都看到了兴办工厂的好处在哪里。
    这种情形下,凌寒也终于决定将修建纺织厂这件事给拿出来。
    纺织,这原是除了种地以外最重要的事情。既然工厂能够提高效率,那么纺织厂按理说早就应当被提上议程。
    迟迟没有开始,其中的问题便在于:纺织这件事,向来是由女子来完成的。
    在程朱理学兴盛以前,整个封建社会对于女子的禁锢还没有那么大。然而尽管如此,大批量地让女子走出家门来做活儿仍然是难以想象的。
    事实上,就连凌寒也不确定,自己提出这件事会面临什么程度的阻力。
    不过,出乎他预料的是,反对的士人声音虽然不少,普通男人也很少有人愿意让自己的妻子走出家门。
    但是,这种反对并没有闹到凌寒面前。
    这就意味着,这件事是可以慢慢推进的。
    州牧府。
    张昭轻轻叹了口气:“殿下果真是要修建纺织厂了啊。”
    心腹见状不由问道:“大人,您又要上书反对了吗?还是往殿下的府中走一趟?”
    张昭却是摇了摇头:“三日前,我便听说殿下在城北书院讲课时提到了,叫……纺织的流水式,好像是这么个说法。”
    “那时我便猜到,殿下是想要这么做了。”
    实际上,早在凌寒兴建陶瓷厂,第一次对张昭提出官商合营时——虽然凌寒有权随意支配官府的财产,但张昭作为扬州刺史,免不了要向他支会一声。
    那个时候,张昭作为一个循规蹈矩之人,便表达了强烈的反对,认为此举实在于祖制不合,从古至今都没有这样的先例,希望凌寒收回成命。即使一定要兴建工厂,也只管全数由官府出资便是,扬州的财政并不紧缺。
    可凌寒修建陶瓷厂的目的,提高陶瓷产量只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点,他的意志也不是张昭所能阻止的,于是这项政策还是坚决地执行了。
    心腹有些不能明白:“大人,当日您不惜得罪殿下,也一定要接连劝阻。如今这纺织厂岂非更加于礼不合?您为何……”
    张昭再次叹一口气:“当日殿下修建陶瓷厂,便没有几个人上书反对。如今庐江的世家们又从那所谓的官商合营中尝到了甜头,还有多少人愿意冒着开罪殿下的风险劝阻?”
    “女子们统统走出家门来做活……至少在庐江,只怕没有任何悬念了。”
    张昭心里非常清楚,对于整个扬州来说,殿下究竟站在什么样的位置上。
    莫说旁人,即使是他自己,就算非常反对殿下这三个月来的变革,可是对于殿下将来收复汉室这件事,以及殿下本人的英明,也没有一丝一毫的质疑。
    就算这件事不合祖制,完全错误也一样。
    甚至,他心里还会不时产生动摇:是不是自己真的有些老了,所以才无法跟得上殿下的脚步?要不然,不说赵云太史慈这等武将,年轻的那些士人,如出身名门、博学多才的周公瑾,为何也会尽心竭力为此事奔走呢?
    周公瑾显然对殿下忠心耿耿,也不可能因为惧怕得罪殿下便闭口不言。
    这也是张昭没有继续上书的根本原因。
    张昭这些人的想法,凌寒自然是不知的。
    当他发现反对修建纺织厂的士人声音没有预想中大时,这件事便已成了板上钉钉之事。
    不仅如此,纺织厂的规模还会比先前任何一个工厂都要大得多。
    毕竟,每个人都是要穿衣服的。
    至于如何让女子们心甘情愿地走出家门……就当下的情况,不如说如何让男子们心甘情愿地送自己的妻子入纺织厂。
    这件事并不难办。
    对付百姓,要比对付世家容易多了。
    首先,凌寒会大力宣传:所有的纺织厂中只会有女子,绝对不会出现任何一名男子,所以他们完全不必担忧妻子的名节问题。
    其次,除了银钱报酬以外,愿意进入纺织厂的家庭会获得一个优惠:他们的儿子可以优先入伍。
    ——在凌寒治下,入伍完全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而是与之相反:待遇好自不必多说。最重要的是,由于凌寒本人的威望,整个扬州出现了一种很奇怪的氛围:参军会被视为一种荣耀,虽然无法同士人相提并论,但显然远远高于耕种的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