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80页
    你说的都对,你没错,要不是还惦记着要尊师重道,黎苗都想对着姜雅逊翻白眼了,“我想和你讨论的是你回首都之后的生活啊!你就没有一点儿新打算?”
    这回去还不知道是何年何月的事呢,他现在想这些不是太早了?但黎苗问了,他还是认真的回答,“如果你考上大学前我能回去,等你上大学了,我来供你念书。”
    牛棚里的几位都已经把黎苗当自己的孩子了,想供黎苗念书的不止他一个,姜雅逊都怕自己说的晚了,抢不着呢。
    黎苗摆摆手,“老师先别考虑这些,我是问你呢,你连六十都没有呢,以后几十年打算就这么一个人过了?”姜雅逊几个这阵子可没少吃她在吊坠里“窖藏”过的东西,远的不敢说,当个百岁老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以后四十年啊,对于人类来说,又是半辈子。
    姜雅逊一个没防备,竟然被学生关心起个人问题来了,他尴尬的咳了一声,“你这个孩子,这事是你能问的?我都这把年纪了,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能回到学校,继续我的研究。”
    “噢~那算了,”黎苗失望的神情在马灯的光线下分外的清晰,她也不指望姜雅逊能懂她的暗示了,“那我和方老师说说,杨老师一个人,她和儿女分开的时间也久了,回去再挤在一起肯定彼此都不习惯,杨老师又那么年轻,等回去了,请方老师在学校帮杨老师物色个合适的对象。”
    “我听方老师说过,这次运动,好多人都是妻离子散的,估计能破镜重圆的也不多了,杨老师又漂亮又能干,找个比她年轻的也不是难事。”有黎苗吊坠的滋养,这几位老先生可以说是同龄人中最健康最年轻的那一拨儿了,杨葆姗又腹有诗书,想再嫁一点儿问题也没有。
    姜雅逊没想到黎苗会突然和他说这个,他老脸一红,想否认,又不习惯说谎,“你,你叫我出来就是说这些的?你这个孩子真是……”
    “昂,不然我会请你送我?”黎苗把头抬的高高的,“你喜欢杨老师,连我都看出来了,方老师和顾老师肯定早就看出来了,而且我们还都知道,杨老师也挺中意你的,”黎苗嘻嘻一笑,她往姜雅逊跟前凑了凑,“姜老师,我觉得你不如趁着没回首都呢,和杨老师把关系确定了。”
    姜雅逊被黎苗说的额间见汗,“咳,你怎么突然说起这个了?是不是……”
    “没有没有,你可别误会杨老师,我只是觉得你们两个在村里呆了这么多年了,又两情相悦,这人生苦短,为什么非要当同事当战友呢?这不是浪费时间吗?所以我才忍不住提醒提醒您,嘿嘿,你想想,以后你和杨老师手拉手回去,到了首都有商有量的规划未来的日子,多好。”
    黎苗实在看不得这两位明明互有情谊,偏还当普通同事处着,这是干啥?两个加起来都一百多的人,这么简单点儿事都得藏着掖着,想急死谁呢?“哈,我就是这么一说,老师您考虑考虑?杨老师这样又漂亮又有气质,还有学问的女人可不多。”
    姜雅逊不好和一个小姑娘说自己的感□□,虽然黎苗的话对他颇有触动,但他还是不好在黎苗面前表现出来,“我承认平时和杨老师挺有共同语言的,嗐,你快回去吧,好好把寒假作业给写了,大人的事你少操心。”
    ……
    谢敬昭没在五道沟呆两天就匆匆的回去了,黎苗替顾为民给他准备了几样野味捎上。听说这些山鸡野兔都是黎苗进山猎的,谢敬昭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你还有这一手?”看着实在不像啊。
    黎苗淡淡一笑,“又不是什么难事,只是现在天冷的,这些东西也轻易不出来了,不太好抓,下次天暖和了你再来。”
    谢敬昭已经五体投地了,“不用不用,这些东西原就难得,你们也要过年的,”他看着袋子里满当当的花生核桃还有柿饼大枣,再次怀疑,他外公真的是来接受改造的?
    女儿女婿已经接到回原单位的调令了,顾为民不想谢敬昭在他这里浪费时间,拍了拍他的肩膀,“快走吧,再晚了赶不上车了,苗苗让你拿你就拿着吧,她是你妹妹,你不用和她客气,以后她去了首都,用得着你这个哥哥的地方多着呢。”
    谢敬昭在这儿两天,不但顾为民,连看上去话不多的方之秋,都会时不时提一提黎苗,他对黎苗从好奇到满满的感激,现在外公直接说黎苗是他妹妹,谢敬昭知道这是顾为民把黎苗当自己的家人了,他立马改口,“苗苗妹妹,将来你到了首都,我带着游遍四九城。”
    顾为民不悦的皱眉,“你这孩子,怎么就知道玩?你带着苗苗出去玩可以,但不能影响苗苗的学习。”
    黎苗汗颜,看来牛棚里这几位老先生,嘴上说着国家的政策未必会让他们回去,已经心里都是做好了回去的准备的。连对她上大学的事,他们比她这个看过话本子的人还笃定。
    黎华刚不耐烦的看着几人,他今天是被黎进忠特意嘱咐了,要他和黎苗一起送这位首都来的谢敬昭。
    黎进忠是个想法长远的人,从常笛到牛棚看望方之秋,他就留意上牛棚的几位了,现在谢敬昭过来,又带来了顾为民有可能要回京的消息,他自然不会放过和顾家多走动的机会。
    黎苗和顾为民是师生,那关系是不必说了,但黎进忠更希望儿子也能和首都人多结交结交,这多个朋友多条路,说不定什么时候他们这些小老百姓,就求到人家头上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