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6页
    她絮絮叨叨:自己养的黄鹂鸟如今抱窝了,在北方的大哥给自己捎来了一只白兔子,自己讲白兔子养在院子里,还给它缝制棉袄帽子,可养了两月,那白兔子居然不翼而飞。
    难道是三哥哥偷偷放走了?惹得三哥忙不迭保证自己小时候虽然淘气但长大后就不再干这种事情了,云瑾哭了好几天,最后镇南候老夫人瞧不过去,拄着拐杖来云瑾院子里找,可真是奇了,那白兔好端端在笼子里待着呢。
    这是怎么回事?镇南候老夫人仔细检查了半天,才发现原来那白兔居然能缩骨穿过铁笼子,再往地下打洞,等晚上大家都休息了它又爬出洞去笼子里吃小厮们放的粮食和水,所以这么多天居然也没瘦。
    “大家为它闹得天翻地覆时,哪知道它平日里就待在笼子下面的洞里呼呼大睡呢。”黛玉瞧着云瑾所书,似乎看见她正捂嘴笑得左脸边浮现小小酒涡。
    作者有话要说:  看到大家的留言好感动,汤圆会加油的。
    今天做了珐琅锅焗鸡,三黄鸡晾晒干,抹上酱油耗油腌制半天,然后在珐琅锅内放葱和洋葱生姜,再放入鸡,开火焖就是了。
    米饭消耗神器!
    上一章提到邪教,所以多说两句。
    千万不要信邪教,当然很多人被骗的时候坚称不是邪教。
    我以前以为世代进步,当代年轻人个个爱好网上冲浪,怎么还有人信邪教。除非是索尼邪教、switch邪教之类(哈哈)
    结果最近得知某位金融机构的中管(年薪百万左右)、研究生、CFA(说这些的意思是觉得这样说明这个人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吧,俗称的不是傻子),居然信什么幸福教,天天朋友圈发,汤圆还以为他被盗号了。
    震惊了。
    好基友跟汤圆揭秘这个邪教每月都在风景秀美的旅游胜地的五星级酒店上课。
    汤圆恍然大悟:“原来是福利这么好所以吸引会员的。”然后汤圆就兴奋了,“我要打入邪教,把邪教吃垮!”
    基友:“你傻呀这都是自己付钱的。”
    汤圆:“?!所以他们自己花钱花时间去听讲座?”
    所以我真的不知道邪教怎么吸引信众的,也许光是听课这个开始的门槛就把没钱有脑子的都筛选出去了?
    所以也请大家警惕一下。正规宗教就那么几个,国家宗教委会承认的,除此之外,就,嗯,报警吧。感谢在2020-04-14 14:42:53~2020-04-15 16:15:3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绾都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天晴无雨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6章 送荷包黛玉放下心结   接圣旨贾家迎来富贵
    黛玉提笔写一封回信, 将近来趣事一一写就,写完后又挑选个她新绣的荷包。
    白嬷嬷看见,笑道:“姑娘可要送给镇南候府四小姐?”
    黛玉点点头:“正是,镇南候家姐姐性子舒朗, 寻常金啊玉啊不入她的眼, 倒稀罕这外人瞧来不值什么的绣件。”
    白嬷嬷道:“怪道旁人都说是亲不是亲非亲却是亲呢, 那云瑾姑娘四季八节的往家里送东西,总是惦记着姑娘呢。”
    明嬷嬷打量着那荷包道:“姑娘如今手艺越发好了, 便是在宫里这样式的也挑不出来什么错。”
    白嬷嬷想起往事,还是有些感慨:“姑娘这几年可用功呢。刚跟着姑娘, 姑娘就忽剌巴儿说要学女红, 我们只当是姑娘在亲戚家受了委屈,那起子小人在背后地里嚼舌根,议论姑娘不通女红, 是以没拦着。”
    黛玉有些不好意思, 那时候她刚知道自己的命运, 又气愤袭人和史湘云议论自己不通女红, 因而一气之下立志要做女红,这两年昼夜练习,真把那当成一门功课。
    明嬷嬷笑着说:“学这刺绣的手艺怕什么, 只不要过多了就是了。到底是大家小姐,以后往来也是豪门世族,动几针不让人家说嘴, 哪里就穷酸的非要自己动手做。”
    黛玉心里一动,忽然想起史侯家里当时经济败落,其实已经很难维持外面的风光和体面,可史侯夫妇是个会持家的, 倒让家里的女眷做自家的针线活,以此贴补。
    湘云就曾抱怨做针线活累得慌,肯定是因为湘云年幼,不知实情,只知道羡慕别家姑娘,跟亲戚家抱怨,暗示自己叔嫂怠慢自己,却不考虑自家已经无以为继。
    如此情况下,她来贾府,看见不用做家务活的姑娘们会怎么想?四个春也就罢了,宝钗母亲尚在,只有一个黛玉跟她一样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她自然只想跟黛玉比。
    人就是如此心理,你比她好一大截便对你诚服不已,你比她只高一点点她便要来找你的错。
    如此一来,湘云见黛玉整日里连针都不拿起来,自然牢骚满腹,嘲笑黛玉不会女红。想破了这一层,黛玉忽然咧开嘴笑。
    原来自己一直在跟一个嫉妒自己的小孩子较量,就为那几句议论这两年拼命学女红,可实际呢,那几句议论也是湘云求而不得羡慕嫉妒之言。
    她忽然就放下了这件事。
    晴雯在旁边看黛玉神色变化,也猜出了几份,她犹自喟叹,啊人啊人。就是天生特别喜欢跟自己境况差不多的人对比。
    晴雯前世就常听见人议论别人,“当年我的同学如何、“别看我的老邻居现在暴发了,从前可如何如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