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679页
    而安宁带着四个孩子招摇过街,自然就引起了注意。
    安宁笑着跟人打招呼,别人问她的时候,她就说要带孩子们去上学,还说孩子大了,不上学可不行,他们这些人没赶上好时候,没读过书,跟个睁眼瞎似的,可不能让孩子们再受这种苦。
    村子里的人听了这话都说安宁想的对,孩子是该上学读书的。
    有几个重男轻女的妇女看安宁带着俩闺女俩儿子一块上学,就忍不住劝了一句:“照我说,男娃读书还有用,女娃有啥用啊,将来嫁了人那就是别人家的,就算供出个大学生来,对你也没半点好处。”
    安宁也不恼,笑着说:“不管咋样,我得让孩子读书,男娃读,女娃也得读,我不求对我有啥好处,哪怕他们将来一个都不管我呢,我的本分尽到了就成。”
    她这话说的很实在,让人听了只觉得这人是真的好,心地善良心胸还开阔。
    有的人忍不住歪了歪嘴,和人提起时就骂王家脏心烂肺的,安宁这么好的人都信不过,还愣是往人家身上泼脏水。
    还说就算是李家那三个娃给老王家带,他们也不见得让女娃去读书,自己就是下作玩意,倒还冤枉好人。
    更有的人见李景玉和李景燕穿着新衣服,就跟安宁开玩笑:“咋不给你家这俩也买两身新衣服穿?”
    还有的婶子大娘问李景玉:“景玉啊,你这衣服是你大娘买的还是你奶给买的呀?”
    大伙都没想着衣服是安宁买的。
    毕竟,安宁要是买,没有只给李家娃买,不给自家孩子买的道理。
    李景玉是个老实孩子,别人问了,她就说:“是耿姨给我们买的,这衣服是在市里买的,可贵了。”
    大家听的一愣,均拿着不可思议的眼光打量安宁。
    安宁笑道:“我手里也没多少钱,就给家里的女娃买了新衣服,男娃的衣服都是自己做的。”
    说完话,安宁就带着四个孩子去了学校。
    然后,安宁对李家的娃比对自家亲生的还要好的这些话就在李家庄传遍了。
    好些人都觉得安宁傻,哪有她这样让别人家的压过自己亲生的道理,当然,也有的说安宁厚道,对待继女比亲生的也不差。
    好些小女孩都特别羡慕李景玉姐妹,因为她们虽然是后娘,可后娘却让她们上学读书,自家是亲娘,但却不让上学。
    还有脾气差的和家里吵架,就跟她娘这么吵:“你是不是亲娘?咋还没后娘好呢?李景玉的后娘都给她在市里买新衣服,还送她上学,你还是亲娘呢,咋就不让我上学?”
    第522章 不愿做踏脚石的后妈10
    安宁每天晚上都会修炼,等入了冬,她已经能够使用一些法术了。
    而这个时候李致方也被安宁用药弄的特别清心寡欲,他从来不会对安宁提出什么非分的要求,安宁自然也乐的如此。
    眼看着入了冬天气越来越冷,安宁就趁着还没有结冰的时候在晚上大伙都入睡之后去了一趟山上。
    她早就踩好了点,这次去山上就是想把山洞里藏的东西弄出来。
    别说,那个山洞藏的东西还真不老少,安宁运了好几天才运完。
    她把那些东西都埋在了她和刘山盖的房子的院子里,为了怕人发现,安宁还埋的特别深。
    当然,她也没有全埋,她在屋里的炕洞里放了两块金子,还有两件前朝的古董。
    等到了星期天的时候,安宁就跟李致方说要带着刘启把刘家的房子打扫一下,看看哪有没有坏的,顺便找人修一修,省的长时间没人住房子坏了。
    这都是应当应份的,李致方自然也不会阻拦,他还问安宁要不要他帮忙。
    安宁赶紧摆手说不要了。
    李致方就在家里带孩子,安宁带着刘启回了刘家。
    一进院子,安宁就让刘启把门关好。
    刘启现在年纪大了点,再加上他爹死的早,他跟着安宁过了两年苦日子,现如今特别懂事。
    安宁让他关门,他就赶紧把门关了个严严实实的。
    “娘,你叫我过来有啥事啊?”
    安宁笑笑,拉着刘启进了屋子。
    她从炕洞里掏啊掏的把那两件古董还有金条都拿了出来。
    古董刘启不知道,金子他倒是知道的。
    “娘,这,这是金子吗?”
    刘启满脸的震惊:“这,这金子哪来的?”
    安宁低声道:“我到山上捡柴的时候发现一个山洞,金子是从山洞里捡的。”
    她一边说一边掂了掂金子:“老大,咱家如今有这金子可却不能露出来,娘也不能拿着金子给你们盖房,更不能给你们买吃的穿的,娘琢磨了几天,就想着去市里卖药的时候带上这两块金子换钱,再加上娘之前攒的,还有先前娘卖人参得的钱,把这些凑一块给你们在市里买几套房,你觉得咋样?”
    刘启说是大了,可到底岁数没到,根本不明白这些事情。
    不过他却知道亲娘是不会害他们的,做啥事都是为了他们好。
    “娘,这事你做主,你想咋样就咋样。”
    安宁笑着摸了摸刘启的头:“我知道我对李景玉几个好,你们心里怕是挺难过的,可娘嫁给了李景玉的爹,为了咱们娘四个生活的好,肯定要把面子情做起来,我得让咱们全村的人都知道我这个后娘比亲娘还好,我没有对不住他李家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