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35页
    姚晓琴被刘毅的话惹笑了:“真是麻烦你了。”
    刘毅忽然一脸惊奇道:“嫂子,你和建平真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还让你帮忙劝建平别那么客气,这转眼你就和建平说一样的话了!”
    姚晓琴听到刘毅这么说,顿了下,看了宋建平一眼。
    她发现,刘毅说的还真没错。
    宋建平开口:“我们上楼去休息了,厂里你就受累值班吧。”
    “去吧。”刘毅摆摆手。
    跟着宋建平来到他的房间,宋知薇在门被打开一瞬间,就仿佛看到了安县的“家”。
    房子和安县一样都是一个开间,洗手间在屋外走廊的尽头,这倒是比安县那个在楼下的要好得多。房间里床、茶几、沙发等虽然和安县的不一样,但是摆放的位置基本上是一样的。
    可见,宋建平一人在外,也是思念家里的。
    ——
    一家人歇了歇。
    下午,大约是吃饭的时候,刘毅来了。
    宋建平叫上他一起去饭店吃过饭,才主动开车,带着刘毅和家人去新房。
    宋知薇十分期待新房子的样子,满心的兴奋洋溢全身,仿佛快要暗下来的天色中的一抹亮色。
    在坐的人可能都体会不到她的心情,前世自从她卖了家里的房子后,她就在外租房。
    在外租房各种不方便、被坑,就不用多说了,每月交着房租,还像是客居的感觉一样,没有一点安全感。而那时,她还要照顾医院里的妈妈。
    各种心力交瘁之下,她却不敢在租的房子里大哭,唯恐一同合租的人听到了自己的声音。
    她当时就一直想着:要是自己家,或者自己能有更多套房子该多好。不仅能够租出去收房租,需要用钱的时候还可以再卖一套两套的。
    况且,二十年后的房价那可是翻了几倍的。不经房价苦,怎知有房喜?
    就因为这些不是很好的经历,宋知薇对于入住新房子,有一种别样的满足感在里面,比现在刚刚接受买房思想的人的喜悦可能更浓烈复杂些。
    驱车大约十五分钟,来到一个小区门口。
    宋建平和刘毅下车去和门卫说明情况,宋知薇坐在车上,透过车窗看向外面。
    这家小区大门是伸缩门,看着像是新装的。这种伸缩门这时候多用于工厂,这个小区这就用上了,可见也是与时俱进的。不知道是海市发展比较好的原因,还是这个小区比较不错。
    很快,宋建平和刘毅就回来了,门卫把门打开,宋建平直接开车就进了小区。
    小区里面规划的也比较好,基本都是六七层的楼房,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很宽敞,超过了规定的标准,绿化、健身器材等设施也不错。
    停好车,宋建平和刘毅在前面带路,他们进了从小区大门口往里走的第二栋楼三层的左边那户。
    门打开的时候,一股温馨的气息扑面而来,有着淡淡的花香味,确实没有其他异味。
    屋子一共三室两厅,装潢比较新式,有点欧式风格,而软装是宋知薇家里曾经一贯的风格,清新小碎花风。
    嗯,这两种风格搭配,十分别致,感觉是田园与贵气的结合。
    宋知薇知道这硬装一定是原房主弄得,软装是自家爸爸弄得。
    宋知薇给宋建平竖了个大拇指:“这房子很好看。”
    宋建平满足地笑了:“薇薇没有失望就好。”
    姚晓琴抬脚,打头往屋内走去,一间房一间房的看,脸上的笑意再也压不住。
    宋知萧好似这时才感觉的住新房的意义,脸上露出笑容。
    “看样子,嫂子和孩子们是满意了。”刘毅笑道,“那我和建平也不算白忙一场。”
    分配好房间,宋建平送走刘毅,一家人就安顿了下来。
    在新房子里睡觉,宋知薇的睡眠都好像变得更好了,甚至梦到了一个美梦。
    梦里是江易安站在台上发光发热的场景,梦的最后,江易安向她看了过来,甚至对她笑了。
    宋知薇一大早醒来,想起这个梦,她都觉得不可思议。她就算是前世,可都没梦到过江易安,不知道这房子有什么魔力。
    由于房子新鲜感太足,宋知薇是一连好几天都没出家门,就在房子里这里摸摸,那里躺躺。
    之后,他们又去宋建平的工厂转了转,去街道、商场也逛了逛。
    放松的差不多了,宋建平已经把微笑小店的商标注册好了,姚晓琴于是就开始在海市开第一家微笑小店了。
    父母都忙碌的时候,宋知薇和宋知萧开始乖乖做自己的暑假作业了。
    虽然他们要转学了,暑假作业肯定是不一样,老师应该就不会检查了,但是宋知萧说:“薇薇,我们已经玩了很多天了,要好好复习一下在学校学的知识了。”
    宋知薇不好承认自己这么大心理年龄的人了,还比小孩子贪玩,就和宋知萧一起做作业了。
    ——
    暑期差不多剩十天左右的时候,宋建平已经为兄妹两联系好兴趣班和将要上的学校。
    这所学校是离宋建平买的房子最近的一所教育质量很好的公立小学,宋建平当时买的时候,也是考虑了这个因素。
    宋知薇感叹:这怕是很多人都想买的学区房了,宋建平这是有先见之明啊!
    这所学校要进去实在也是不容易,宋建平托刘毅找关系找了校长,把兄妹两的成绩单给校长看,最后又交了借读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