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则不然。
纠正小孩的毛病是个耐心活儿,长久的事。出了正月,中原地带化冻,梁好运得带着销售、经理等人南下,这事自然得交给张跃民。
指望老两口,不可能的。老两口可会溺爱孩子了。
按理说有张跃华他爸在前,老两口应该不敢再溺爱。架不住老两口觉得俩孩子基因好,不会学坏。
小孩就是一根小树苗,栽的直,时不时修剪才能长成苍天大树。否则重则早夭,轻则也是长成歪脖子树。
梁好运做的是纯净水,不是市场上所谓矿物质含量丰富的水,也不是什么雪山泉水。所以对环境要求没那么高。不过也不能是污染严重的地方,或者河流下游。
梁好运带人考察半个月,除了地理环境,还有民风,对外地企业的支持和当地领导等多方面,才选中一片地,位于长江被的江北县。不过不是长江下游,而是中游。对面还有江阴县城,东边还有个江中县。
名字相似,梁好运一行险些弄错。
以前好运食品在这边没什么名气。由于去年中下游暴雨,江北县受灾不严重,可是当地百姓担心,每天不是听广播,就是蹲在电视机前等着看新闻,以至于家家户户都知道财大气粗的好运食品公司用火车给灾区送物资。
梁好运并不是捐的最多的,然而她是反应最快的。百姓至今仍然记得那堆成小山的矿泉水和方便面。
乍一听说好运食品公司的梁总过来,县领导班子陪梁好运看场址的时候,托周边村民的福,一传十十传百,还没容梁好运定下来,身边就围满了人。
碍于县领导在,不敢靠近,但离得也不远,顶多十来米。推推搡搡,指指点点,都露出善意好奇羞涩的笑。
梁好运第一次被这么多陌生人围观,多少有些不自在:“你们这边的人挺热情啊。”
江北县领导尴尬:“我们这边路不好,虽然有火车站,可是离省城太近,不论外地还是当地人,都爱去省城做生意。除了劳动力,没什么优势。以前也有人过来,不过像您这么大的企业还是第一个。他们就好奇,好奇。”
梁好运来到这边的时候也奇怪:“你们离省城也就一百公里,省城虽然跟帝都没法比,也是九十年代的规模。你们这边怎么像七十年代?好多人家还是茅草屋。”
县领导道:“我们这边多山,又不能像江南一样种茶,也不能在山上开梯田,又没什么特色产业,外出务工也是这几年的事。只是听说外面也不安全,时常有人上当受骗,甚至丢掉性命,所以虽然穷,也不爱出去。”
“梁老板,你在俺们这里建厂,俺们就不穷了。”
不知谁喊一句,其他人赶忙跟着帮腔。
县领导也连忙点头:“对,对。梁老板,您看……?”
第90章 人美心善
江北县山清水秀,环境是真好。
然而江北县是贫困县,县里穷的只有一条像样的路,就是火车站通往县政府的那条路。
梁好运在这边办厂,至少得给当地修二十里路。二十里路,甭说水泥路,山皮石子路也是个不小的工程。
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
梁好运把路修好,又在这里设立分厂,给当地提供许多就业岗位,当地百姓富起来,肯定会吸引很多投资商。假如当地政府为了政绩,什么乱七八糟的公司都塞过来,她这个纯净水厂就废了。
也不是全无好处,至少这块地不用钱买。可是这种小县城,囤地囤个十年二十年再卖,也没她卖水赚得多。
梁好运问当地领导:“帝都那么大,早年东城和西城有大把大把的土地,我老家是城南兴和县的,工人工资也低,我为什么选在城北平安县建厂?”
当地领导都没去过帝都,哪知道啊。
梁好运指着北面的山东面的河,“这个地方跟平安县很像,山水草木什么都不缺,就缺钱。”
江北县领导又尴尬了,这个梁总怎么净说大实话啊。
梁好运:“平安县以前的县领导看到我公司发展起来,希望利用我公司招商引资,不过被我制止了。用土地便宜这点吸引人,平安县并没有兴和县的地多。基础设施也没法跟东城和西城比。平安县吸引外来资本,只能让利让利再让利。后续还得捧着那些企业。
“资本家,包括我在内,做生意的目的是赚钱。我这人信命,信因果报应,所以会拿出一点钱给自己积德。不是每个企业家都信命。更多的人信自己。所以招些乱七八糟的企业进来,留给当地百姓的,可能是污染严重,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县领导不知道梁好运怎么突然说起这些,不过合同还没签,县领导有疑问也没敢问。
梁好运道:“对于江北县的未来,你们是怎么想的?”
县领导苦笑:“我们想没用啊。”
梁好运换个问法:“好运纯净水成了江北县的名片以后,你们打算怎么利用这张名片?”
众人脑海里同时浮现出四个字——招商引资。
结合梁好运的话,她并不希望什么乱七八糟的企业都进来。
县领导忍不住问:“梁总能不能跟我们说说平安县的情况?”
梁好运点头:“平安县本打算靠好运食品公司养活三分之一个平安县,剩下三分之二靠其他公司。不过被我摁住了。平安县利用当地环境,山石地以及山边种果树,养鸡养鸭。土地相对贫瘠的地方种红薯。这个红薯不是你们吃的那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