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91页
    这还真是一个意外之喜。
    想到姬氏几位皇帝的表现都不赖,只不过碰上了佞臣,最终落得一个早夭的下场。
    姬氏的血脉还算是不错,清河郡主集得姬氏精华,能够长成一个聪明的女郎,这何尝不算是对姬氏的宽慰?
    “我不信你们就这么信任长沙夫人,她可是前朝公主。身为前朝公主,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只为了振兴前朝,你们居然相信她是诚心归服?早晚有一天,你们一定会后悔的。”
    赵十四郎目的并未达成,但并不代表他就此放弃。
    前朝公主的身份,在一定的程度上本就叫人介怀,他就不信萧家人如此大度。
    就算现在没有办法让长沙夫人跟他一起受罪,也必须要在萧家人的心中扎下一根刺。
    “萧氏能得这天下江山,并非因一人之功。若是长沙夫人能以一己之力,重振姬氏江山,只能说是我萧氏无能。成王败寇,与人无尤。然既无证据证明,长沙夫人如你所言兴风作浪,煽风点火乱我大昌,自然不能如你一般处置。”
    结果总是让人失望的。赵十四郎以为他算透了人心,看透了人的本质,却忘记他所面对的并不是寻常人。
    萧评一向清楚人心之险恶。所谓的一夜夫妻百日恩,一旦他无法,从这所谓的情谊中得到他想要的,他便会不计一切代价毁了对方。
    至于是不是相信赵十四郎的,又或者是相信长沙夫人,现在并不是关键。
    对于太多的人而言,或许都认为,萧家得到,可以将姬氏一网打尽的机会,必然不会放过。
    但诚如萧评所言,对萧家而言,姬氏根本不足为患。
    如今姬氏剩下的不过是老弱妇孺,而他们萧家自问从来不曾有愧于姬氏。君臣名分已定,这样的情况下,姬氏再想兴风作浪,改朝换代,不过是痴人说梦。
    比起赵十四郎,迫切想要拉长沙夫人下水,萧评更愿意选择所有的一切,都是赵十四郎自己做的。
    长沙夫人当日能将传国玉玺双手奉上,只凭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萧评是选择相信她。
    只是长沙夫人在听到赵十四郎,将一切罪名都推到她身上时,面露恐惧,害怕下一刻,萧评信了赵十四郎的话,认定她从前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蛰伏等待时机。
    倘若此刻的萧氏不再信任长沙夫人,长沙夫人便成了那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而毫无还手之力。
    听到萧评的话,长沙夫人险些喜极而泣。
    旁边的清河郡主同样也松了一口气,谁能想到,赵十四郎既然会做出这样的事。
    兴风作浪,想让大昌朝不得安宁也就罢了,事败之后,竟然将一切过错推到长沙夫人身上,这是要置长沙夫人于死地!
    清河郡主向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萧家身上,萧家是他们姬氏选择的人,从前表现的有情有义,事到如今,哪怕凭赵十四郎的一句话,的确可以将他们皆是一网打尽,清河郡主也愿意相信,他们不会这么做。
    亲耳听到萧评的一番话,清河郡主才是真正放下了心中的大石。
    “我告诉你,长沙夫人不安于室,是要乱大昌朝,我做的一切都是长沙夫人指使,你竟然不相信我?”赵十四郎的确意外。
    按理来说,萧家的人迫不及待要将姬氏一网打尽,好不容易他将姬氏把柄送到萧家人手中,萧家人怎么舍得放过这等好机会?
    “你如今所做的一切,跟你之前做的有何区别?同样是想让大昌朝不得安宁。”萧评此刻冒出这句话,也提醒了赵十四郎,他自以为聪明的计策,实则不过如此。
    姬氏,前朝皇室,当初更是长沙夫人,将传国玉玺奉上,让萧谌得以名正言顺的登基为帝。
    萧谌当皇帝才多久,不到半年的工夫,却要将长沙夫人以言定罪,扣她一顶乱大昌的罪名。传扬出去,必引得天下侧目。
    大昌朝,萧氏在外人的眼中,是不是不能容人?
    一个长沙夫人活着,远远比她死了更要有价值。
    萧评作为京兆府尹,只是前来将关于朱家案子的线索上呈三司长官。
    没想到看了一出接一出的好戏。事情牵扯上了长沙夫人,自然让三司长官不敢轻举妄动。
    但若是让赵十四郎不断蛊惑于人,真的会变成假的,假的也会变成真的。
    萧评既然来了,断然不能让人在他眼皮子底下兴风作浪,挑拨人心。
    赵十四郎这点小计策,不过如此。
    凡事就靠证据说话,谁有证据证明对方的罪行,便以此定罪,亦能服众。
    纵然赵十四郎说的再天花乱坠,而长沙夫人也的确有这方面的动机,那又如何?清河郡主呈上的信件中,写信的人是赵十四郎,只要认准此理,足以。
    三司的长官万万没想到,由他们主审案子,最后他们三人都成了摆设。
    但这一桩事,关系非比寻常,萧评能够接话,一句一句的反驳赵十四郎,不让他们深陷其中,难以决断,最后还两面不讨好,这是好事。
    “你......”的确,在事迹败露之后,赵十四郎本以为长沙夫人会庇护他,但终究成了奢望。从那一刻开始,赵十四郎已经下定决心,他就是要死,也要把长沙夫人拖下水,让长沙夫人陪他一起死。
    可惜赵十四郎打的如意好算盘,萧评却不中计,更是一语戳破,事到如今,赵十四郎依然不肯安分,还想要大昌不得安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