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三两换一斤?”
满宝点头,“是我爹说的,我从我爹那儿打探到底价了,最少得一斤一两。”
白善宝想了想道:“那我们就给他们一斤二两吧。”
他道:“祖母已经答应赊给我们粮食了,只要我们能在两月内还上账款就行,我让她多运了好多麦子过来,肯定够换的。”
满宝问,“一斤二两会不会太多了,你果真不心疼吗?”
白善宝就笑道:“我不心疼,那是因为这些麦子果然好,我昨天晚上又想了想,觉着要是换回来的麦子果真不能以种子卖出去,那就留给我家,到时候我家拿来种,反正我是不会亏的。”
他道:“昨晚我和祖母谈过了,祖母说,就算商人逐利,但也不能让别人吃太大的亏,我们是要读书济世的,又不是要去做奸商。”
满宝想了想,觉得刘祖母说的很有道理,于是狠狠地一点头,“行,那就一斤二两换。”
白善宝想了想道:“到时候卖不出去,我用成本价来买,不让你们亏。”
但也没让他们赚钱,不过满宝想了想,觉着没什么,好歹有了个保驾护航的人不是?
这相当于他们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最起码,他们这一季的麦收是赚到了。
满宝高兴起来,“你问过你祖母了吗?”
“没有,”白善宝理直气壮的道:“这点主我能做的。”
这一点儿白善宝还是很有自信的。
满宝略一想就明白了,白善宝家的情况和白二家的不一样。
白二要是敢私自动用这么多钱,或是给家里做这么大的生意,不说被白老爷揍,恐怕连白老太太和白太太都会揍他,然后还会以‘孩子还小,不懂事’为由推掉之前所做的所有决定。
但白善宝家不一样,他们家,他的话好像比郑姨的还管用,刘祖母也很尊重他的决定。
满宝就见过好几次,哪怕是他做出的决定是错误的,刘祖母也不会取消他的决定。
想通了以后,满宝高兴起来,当天晚上回去就悄悄的把这个秘密和钱氏分享了。
钱氏看着高兴得脸庞几乎放着光的满宝,也很高兴,她笑道:“我们家满宝的运气一向是很好的。”
于是钱氏对这件事也更上心了一点儿,第二天就把老周头给赶出去,让他去算一下各家有多少麦子。
老周头不甘不愿的出门,道:“好些人家的麦子都没搓出来呢,怎么算?”
“那大部分也搓出来了吧,现有的多少筐,多少袋不会数一数?总得让满宝他们心里有个数,才好准备粮食不是?“
老周头忍不住嘟囔,“几个孩子不好好上学,跟着凑这个热闹做什么,真是的,这不是大人的事吗?”
钱氏瞪他,“赶紧出门去,你说你在家能干什么?油瓶倒了你都不扶一下的,满宝怎么了,她还小吗?”
钱氏一边念叨一边将他推出门,道:“她眼见着就要八岁了,大丫二丫像她这么大的时候都下地插秧收麦子了,可你看你闺女像是能干这种活儿的人吗?”
她道:“她做不来农活儿,不得找点儿其他的本事养活自己?我觉着她掺和这个好,你少给她拖后腿,把各家的麦子数都摸清楚了,还有,让他们把麦子晒好来,可别半干就混进去,糊弄我闺女,回头我糊他们一脸。”
第412章 各有打算
老周头觉得钱氏简直是不可理喻,这是他们白家的生意,白家的惊喜,干他们老周家什么事儿?
满宝跟着掺和也就算了,那是她跟人家小公子关係好,他们两个大人也这么费心劳力是干啥?
但老周头他怂,他不敢说。
满宝还没将最后定价告诉老周头,一直到白善宝告诉她,他们的粮食已经快到罗江县时,满宝才高兴的去找自个爹,告诉他白家愿意用一斤二两换一斤。
本来还有些懒洋洋的老周头立即精神一振,眼睛发亮的问,“真的?”
满宝点头。
“那有说要多少斤吗?”
“凡是从我们家麦种里种出来的都要,不过爹,他们自家也要留一些种子吧?”
“何止啊,这棵种子好,他们不仅留足了自家的,也给亲戚家留了一下,打算等忙完这一段就给人送去。”不过老周头并不在意,亲戚间交流种得好的种子是常有的事。
老周头就决定有空往钱家去走一走,看看他家今年的冬小麦收成有没有好一点儿,要不要再从他这里拿一些做种子。
老周头计划了一下,老二他们几个岳家那里估摸着也得走一趟,所以这麦种要多留一点儿,老周头心里算了一笔账后道:“满宝,那咱家就换六十袋,留下九袋怎么样?”
满宝一呆,“我们家也要换?”
“那当然换了,一斤二两换一斤呢,这个价还是我们父女俩谈下来的呢。”这么大的便宜不佔,他晚上估计得睡不着。
满宝:……她得和娘亲好好的说一说,让她看住爹,可不能把家里的麦子给换了。
老周头已经喜滋滋的出门了,将这一大好消息告诉了全村上下。
去年,除了几家外,七里村绝大部分人家都拿自家的麦子跟老周家换了麦种。
本来,换麦种的人家今春的冬小麦收成就普遍比不换的人家要高许多,现在再来一斤二两换一斤的事,之前没换麦种的那几家肠子都快悔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