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59页
    “这不是快了吗?两个月不到就毕业了!我姐他们都等不及了。”
    穆爷爷“哼”了一声,继续往前走,“你们家人,谁结婚不着急?”
    钟教授:“你说什么?”
    “我说,你家狗肚子怎么这么大?是胖了还是有小狗了?”
    “我家小狗才不胖,是刚吃饱!”
    远在南方某个城市的主任记者和同行人在酒店附近的小饭馆吃了一顿饭,出来的时候也恰好看到一个人抱着被大狗欺负的小狗,一边哄着。
    “人不如狗啊!”
    经过白天的走访,在孤儿院的所见所闻,让这一行人非常有感触。
    第二天一早,他们一刻也没停歇,在民政局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开始调查十年前的档案。
    查了整整一天,终于在傍晚的时候查到相关信息,这个被送过来的夫妻取名“雪儿”的女孩,被送到隔壁的市。
    一行人又马不停蹄地赶到下一个地方,开始新一轮的调查。
    好事多磨,这家福利院虽然信息不是很完整,手写的记录本记录的信息也非常有限,不过一个在这里工作多年的工作人员对这个叫雪儿的女孩非常有印象。
    “这孩子被荷兰人收养了!就在她两岁的那一年,我记得特别清楚,雪儿皮肤特别白,眼睛特别好看,而且非常懂事。走路都不是太稳,就拿着比她人高两三倍的扫把在院子里扫地。荷兰人来的时候,雪儿正好在院子里扫树叶。那一天是深秋时节,刮一阵秋风,树叶刷刷地掉一地,她刚扫好,又掉下来。她继续扫……那对夫妻本来订好是收养另外一个孩子,看到她懂事的,让人心疼的样子,决定收养两个。”
    消息传到于姐这里,沈苒有些担心地看着她。
    刘姨和林姨一左一右,陪着于姐。
    过了好一会,于姐露出一个发自心底的笑容,她说:“这其实是好事儿对不对?之前我就做好准备了,孩子被条件好的家庭领养,往后余生不用吃苦,挺好的。让我更加惊喜的是,还有一个和她一样肤色的姐姐跟她一起。姐妹俩相互照应,再加上养父母的疼爱,挺好的。”
    所有人都看着于姐,试图从她的表情中看出她心底的真实想法。
    沈苒觉得于姐是发自心底的开心,也是释然。
    于姐似乎也察觉到大家的想法,她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真的!我真的觉得孩子被送走挺好的!你们想想,要是我前夫那一家人,稍微有点良心,不敢把孩子扔掉,带回家里,没准儿会用各种手段让孩子活不下去。比如发烧的时候,不管她。多可怕呀?”
    “就算我当时有勇气带着女儿和前夫离婚,就凭我的能力,最好的结果也就是保证孩子的温饱问题。把孩子带到这个世界上,不就是让孩子有更广阔的天地和未来吗?我不能给她,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祝福?”
    听到这儿,所有人都确定了,于姐确实释然了。
    接着于姐又说:“总而言之,谢谢大家啦!我去给大家做顿饭。”
    大家也没拦着,也决定不去厨房打扰于姐,她现在适合一个人做事情。
    客厅里,刘姨看着李老是微微隆起的小腹,问了一句:“也不知道预产期的时候,小胡在不在身边?”
    小李老师笑盈盈地说:“不在身边也没事!工作更重要!”
    林姨说:“李老师真是个好军嫂。”
    李老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哪有啊,其实我比很多军嫂幸运多啦。你们看我现在的条件这么好,还有于姐在这里照顾我。这一切还不都是因为孩子的爸爸跟沈工在一起,我们才有这个福气?再说了,爸爸也不算是会错过孩子成长的过程,孩子有什么变化,我都在日记里记录下来啦。”
    看着小李老师说话的时候,表情幸福满满的样子,沈苒不知为什么,突然想到她和宋时的未来。
    不知道以后宋时当爸爸之后会什么样?
    两天后,宋时出差回来,自然免不了亲密互动一番。
    事后,看着怀里的人有些微微走神的样子,宋时忍不住说:“看来我刚才太温柔了,居然还给你发呆的机会。”
    “才不是发呆,就是……想到一些事情。”
    “哦?什么事情?”
    宋时注意到,他的苒苒还没说话,就已经开始脸红。
    “嗯?”上扬的尾音,让沈苒更加不好意思,她完全把头埋在宋时的怀里。
    过了几秒钟,宋时听到沈苒传来的声音——“宋时,你说我们如果有孩子,我们能成为合格的父母吗?我怎么觉得,我可能不是很会当妈妈。”
    宋时忍着笑说:“你怎么会想这么长远?”
    “哪里长远了?四年前,我还以为自己这辈子只要能吃饱饭,冬天不用挨饿,就心满意足了。哪里会想到,高考完之后,从地狱来到天堂。”
    意识到沈苒确实是在认真地跟自己讨论问题,宋时也认真地思索了一下。
    其实宋时从来没有想过要孩子的问题,他觉得小孩其实是非常麻烦的生物……要是多了一个小家伙,他和苒苒的时间肯定要被占据一大半。
    总而言之,宋时虽然年龄已经到了,他的同龄人大多数都已经当父亲,但是他依然不打算结婚就要孩子。
    要是有了孩子怎么办?
    宋时说:“家里这么多人,大多数人都很会教育孩子,我们俩可以退居二线,让他们帮我们教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