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应该说,如果孙红不执着于“儿女双全”——直白地说,不执着于一个或者多个男孩,她就真的儿女双全了。
真的讽刺。
“不过,”穆济生又道,“西方信教,很多父母无论如何都要救治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任何后果,而这边父母比较理性,倘若可能有后遗症,一般都果断放弃,不想害了自己,也不想害了孩子。只比数据对两国的新生儿科也不公平。”
虽然有时可能过于理性。现在28周左右的早产儿绝大多数预后良好,大概25%-50%有脑部损伤,但不一定有症状表现,不一定有后遗症,有的时候,影像显示一个孩子基本确定非常健康,父母们却仍然放弃。医生往往感到可惜,可父母们却逼问医生“你们能100%保证健康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穆济生只能可惜,他也无法苛责什么,他知道,这是生活的无奈,父母们也备受折磨,有的第二天后悔,又有的某一天后悔,而这时,孩子也许还能救,也也许早已不在了。当然,随着经济、认知的提高,选择“救”的年轻父母越来越多,想放弃的很多都是家里老人。
应笑点头:“嗯……”
“也有许多家庭因为经济压力而不想治了,很无奈。”
“嗯。”
“因为这些地区差异,我们国家医疗水平也未必就拉不回来。所以,孙红如果不想放弃,我认为也能试一试。”
“我明白了。”
两人聊了一会儿,应笑突然又听到了她熟悉的孙红的声音!!!
她一开始还以为自己幻听了,可两三秒钟后,她就发现自己并没有幻听,带着三胞胎出院还不到45分钟的孙红捧着一个婴儿一路扑到了穆济生的面前,她的声音还是很大,却无比脆弱,她叫:“穆医生!穆医生!求你救救我的孩子!”婴儿只有她手掌大,被一块手帕轻轻包着。
穆济生接过来,没说话。
孙红膝盖弯弯的,此时竟然一软,跪坐在地上,她大喊着:“好像……好像……两个孩子已经没了!求您救救最后一个,求您救救最后一个啊!!!”
第24章 下基层(四)
穆济生将孙红最后一个宝宝带回了NICU。这个孩子是三个里体重最重、状况最好的,可皮肤还是半透明的,肠子蠕动依稀可见,脆弱极了。
穆济生无比熟练地上呼吸机、上监护仪,检查宝宝各项数据。穆济生终究厉害,这个宝宝气管极细,插管容易插入食道,但穆济生却一次完成,整个过程一气呵成。之后,PICC也再一次被置入了脐带静脉——这个孩子静脉太细,静脉穿刺无法进行,于是,前几天出生时,穆济生果断利用尚未闭合的脐静脉,做脐静脉置管,抢出一条“生命通道”,决定一周的过渡后再做中心静脉置管。
NICU外,孙红还是哭天抢地,应笑却静静地离开了。
她没有见孙红夫妇。
这个时候她出现在孙红面前干什么呢?
叫孙红夫妇更加悔恨更加难过吗?
她是治病救人的医生,不是教书育人的老师,更不是陟罚臧否的法官。她的职责是帮助,不是评价。
…………
周日,虽然挂念那个宝宝,应笑还是下基层了。
她来到了镇卫生院,接诊众多不孕夫妇。基层医院比三甲医院的日子清闲许多,她有时候一上午都接诊不到半个患者,加上晚上与周末也没有了朋友间的吃喝玩乐,她在艰苦的环境下,反而利用时间将自己AI医疗的那篇论文给写完了。“思恒医疗”的AI设备确确实实十分强大,能挑出来最最优秀的囊胚。
关慎行见数据不错,叫应笑也试一试比较好的国际期刊。于是应笑投了一个,论文顺利通过初审、进入外审、等待结果。
至此,应笑有两篇论文在期刊的外审阶段了。第一篇她是一作,同科室的邢天材是二作,而第二篇是应笑以及“思恒医疗”共同完成的,应笑还是一作,思恒医疗是二作。
对此,邢天材不无羡慕地说道:“应医生,我真羡慕你强大的研究能力啊,两篇一作在外审了。”说完,他又照例批评了下当前职称晋升进度,道,“兢兢业业认认真真治病救人好几十年,不如人家刚毕业的写一两篇好论文,嗨!”
应笑则是很正常地聊天,回答说:“这个初衷是很好的,医生确实应该时时刻刻关心、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可实际的操作层面总归是有各种问题,哎。”比如,医生只能下班之后做研究和写论文,太累太累了,再比如,有的医生并不想要提升自己,而是雇枪手、买版面,得不偿失,再再比如,如邢天材所抱怨的,“研究能力”所占比重是不是过于大了……
接着应笑又对邢天材说:“不过邢医生,我有预感,你今年就可以凑够你的两篇一作了!然后晋升副高成功!我的预感是很准的!”
很多医生预感都准,这很像是一种玄学。穆济生说他跟过的一个大佬就曾说过,“当遇到了理性无法解决问题的情况时,相信你的直觉。”
而且,应笑觉得关主任也已经很帮邢天材了。去年让他跟着叶默拿了一个“第二作者”,今年又让他跟着自己拿了一个第二作者,当下手,学东西,这样下去,邢天材是迟早可以凑够他的两篇论文的。
“嗨,”邢天材回,“借你吉言了!”
“哈哈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