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页
    再经玲儿巧手一阵拾掇拾,发丝被穿来穿去,成了头上小髻,及腰披发便被上提了些,露出了魏枝枝纤细的腰身。
    整一个娇俏女儿家。
    “今日是商户之女,穿得这么鲜艳,可好?” 魏枝枝久违了自己的女儿装,只望着那些钗饰编发,绫罗衣裳离不开眼,但脱口而出,还是不愿惹眼的意思。
    “小姐莫要担心,玲儿给您备了面纱。便是这小姐贵女,去那些聚集的民市,都是兴戴个面纱保护自个儿的。”
    玲儿急急从旁边木柜拿了条轻薄的面纱出来,
    “况相爷吩咐了,让您多待在马车里边,这上上下下的有限,便也不会瞩目,惹了麻烦。”
    “那便这样吧。” 魏枝枝心里头松了口气,久违了女儿装,又是如此明艳装扮,自己亦是舍不得脱下。她便由着玲儿给自己戴上了面纱,画了额前花钿。
    魏枝枝与玲儿从相府后门出去,一前一后上了马车时,已是过了巳时。主仆女子二人,加一车夫,一着便服的相府侍卫,一行人便驾往东边集市去。
    中途,魏枝枝的车帘子就没放下来过。千里飘香的都城第一菜馆怡口香,小二们脚步不带歇着;满堂八卦的凤来茶馆,说书先生讲了一段又一段......
    街市上女子多往绸缎胭脂店里跑,男子便去古玩字画铺子耍上一番。而那些个糕点、糖人,面具、人偶摊子布满了小童与他们的父母。还有中间玩起杂耍的,叫人好一阵围观。
    今日这街市早早便热闹极了,到了晚间放花灯之时,怕是要挤满了人。
    因此爹爹交代的让早些归府也确是替她考虑。只是,早些归府便不能体验到在护国寺中放那花灯,魏枝枝这样想着,心里头有些失落。
    直到马车颠颠簸簸间到了护国寺的外院门口,魏枝枝准备下车,这才消了那失落。
    她细想一番,这花灯不在护国寺放,只消赶上时间,早早去抢一个带回府也是好的。
    此时同时停靠的还有一辆马车,就在魏府马车旁边。那马车相较魏枝枝的要大了不少。
    车上下了一女子,着鹅黄齐胸襦裙,梳垂鬟双髻,此时站定抬首,小脸明艳动人。
    直直晃了魏枝枝的眼睛。
    糟糕!魏枝枝内心大喊不妙,赶紧背着身,躲到一樟树后边,不让那女子瞧见。
    “那女子见着没?是平阳侯的侄女沈菲菲。” 魏枝枝拉来玲儿,低声说道,“我故意当着赵之御,洒过她茶水,让她连连失态,面子全无。可别叫她认出来我。”
    “啊?” 玲儿为难地看着一脸窘迫的魏枝枝,“那小姐,我们接下来该如何?”
    魏枝枝没有吭声,只观察着沈菲菲的动静,待她进了外院,往护国寺正门走去时,才松了口气,慢慢从树后边挪出来。
    “我们便再等上一刻进去。”
    于是魏府一行人将马车挪开了些距离,在马车的阴影处干瞪眼等着魏枝枝发话......
    第6章 护国寺(2) 不巧
    这都城处在南方,阳春三月的天已消了冬日留下的冷冽,带着点温度,却也不会暖到让人后背直直冒汗。
    比如像魏枝枝这种,在白日下站了半刻便湿了半件小襦的,纯属身子娇虚。
    还有心里头犯虚......
    “小姐,这沈家小姐已是走得没影了。” 玲儿抓起自己的袖子,给魏枝枝扇着风。
    此刻她看到躲在树后盯着寺门口一动不动的魏枝枝叹了口气,又补了一句:
    “您戴着面纱,又离得远,想必不会被发现的。”
    魏枝枝闻言回了神,这才注意到寺门口人来人往。
    也是,她实在是有些担心过头了,即便现在自己直接跟在沈菲菲屁股后头进去,只要注意两人的距离不要太近,她回头也未必能关注到自己。
    魏枝枝此时轻轻颔首,喊了车夫休息。而后自己带着玲儿,就这么往护国寺正门走去。
    护国寺背靠大郢国第一高峰落茗峰,两面环水,以天王殿、大雄宝殿、元师堂、法堂、 大智殿为轴,两边设大悲楼,济公堂,罗汉堂等,内里还有许多供香客落脚的茶歇小亭与素食小堂。
    传说护国寺的高僧曾对大郢开国皇帝有知遇之恩,随着大郢建立,这护国寺便跟着成为国寺。
    平日里除了普通百姓,也少不了多少显贵人家来上香拜佛。
    魏枝枝幼时跟着父亲来过几次护国寺。她印象最深的便是这护国寺的大门,黄墙黛瓦间,三门而立,由擎天功德圆柱隔开,无比庄重气派。
    可如今宫内走得多了,看惯了奢华庭院、奇巧构筑的魏枝枝便也不觉得这国寺正门稀奇。
    正待她盯着这护国寺的大门瞧时,沈菲菲竟是从门里折返而出,迎着自己的方向走来。
    似乎...似乎还在朝着自己招手。
    魏枝枝急急住了脚,慌乱低头,冷汗淋漓,她又低头看了看自己这一身装束。总不至于认出她来罢?
    旁的玲儿察觉出自家小姐的反常样,便顺着往前边看去,待看到之前小姐提的那位平阳侯府的侄女,也是惊得捂住了嘴。
    不过毕竟不是当事人,玲儿还是仔细看了看越走越近的沈菲菲,发现她似乎并不是看向自己小姐,而是小姐后面...
    只见魏枝枝后边,两列官兵簇着一着红衣的少女往护国寺正门行进。周围的百姓看这阵仗便自觉避开,小声嘀咕到底是哪家高门贵户弄如此排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