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第几次看发射现场了?
可不管多少次,还是特别的激动兴奋。
因为每一次的进步,让关注的人们忍不住想到,祖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是不是也是不远之后的事?
最少,这一次已经有机器登上了月球表面。
对未来,自然是带着期待。
着落器和探测器是在嫦娥二号发射第四天后运作的。
当时指令室里的所有人都十分的紧张。
等看到无线电传来的画面时,着落器安全着落,隐约还扬起了一些尘埃,在那一刻所有人都在欢呼着。
向薇和周边几人拥抱后,她伸手拍了拍身边的人,轻声道:“做得不错。”
谢小乐鼻尖一酸,泪水忍不住就落了下来。
前段时间,忙得头发大把掉、忙得睡觉的时间都少,在他和成员的努力下,再加上时不时有老师的指导,总算是研发出来。
在这一刻,他感觉到了不一样的荣誉。
很多人走上前拥抱着他,对着他大笑、和他庆祝,这种感觉以前也有,但没有这么浓郁,有一种兴奋、激动到不知道该如何反应的地步。
“年轻有为啊。”
“可不是么,谁能想到短短的半年,真的被他研发出来,以后他的成就不比他老师差。”
“探月工程部有他们在,必将带给祖国众多荣誉。”
这一次成功的着落,让无数人开始期待以后。
嫦娥系列才发射了二号,后续还有更多,谁也无法肯定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而这一切,全国人民都看在眼里。
2013年12月2日成功发射嫦娥三号;
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发射升空;
2020年11月24日嫦娥五号……
一次接着一次,嫦娥系列带着国人的众多梦想发射,每一次都超越之前,在原有的基础上多了一些改进和提升。
一直到嫦娥八号,我们国家的宇航员登上了月球表面,在地面上插上了一面鲜红的国旗……
在很多年之后,有人专门给嫦娥计划开了一个讨论帖。
在帖子里,他记录了嫦娥系列的发射时间和相比上一次的改进,并惊叹着。
——我一直知道嫦娥系列特别的成功,每次发射不单单是在国内,就连国外的媒体都会引起热议,因为嫦娥系列一次又一次打破了其的记录,我不得不说一句,咱们祖国的科研人员真牛逼!
不止是嫦娥系列,还有神舟系列以及天宫系列,每一样都可以说是神迹般的存在。
当这个帖子被发出来后。
无数的人跟着讨论着,他们纷纷举例出嫦娥系列的成就,以及觉得特别厉害的研发。
而其中一个发帖突然问道。
——你们知道研发嫦娥系列的科研人员是谁吗?或者说印象最深的一个科研人员?
这个问题让不少人愣住了。
研发嫦娥系列的科研人员?
——要说印象最深的,就是嫦娥系列的总设计师了,我不记得她的名字,但每次观看发射电视时,我总能看到她的身影,从瞧着三十来岁的年轻模样一直到白发苍苍,我真的是看着她慢慢变老。
——对对,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时候还小,从一个孩子变成了一个孩子的妈妈,到后面我儿子都已经长大成人,她还在主持着发射现场。
——正是因为有她,嫦娥计划才会这么成功吧。
——不对哦,有她的存在嫦娥计划的进度才会这么快,但其他科研人员的付出也不能被抹掉,因为是有他们,嫦娥计划才会这么成功。
——对对,我特别记得嫦娥二号的时候,当时在操控室里的科研人员,好多都很年轻,想想那么年轻的时候,放弃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而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费在科研上,又有多少人能做得到?
——而且,他们为祖国付出了那么多,可现在能记住他们名字的人又有几个?
当看帖的人看到这里,不由一愣。
对啊,他们只记得嫦娥系列,也大概记得一些人的样子。
可让他们说出他们的名字,谁又记得?
或许,在网络上稍稍一查就能查出来,不管是总得设计师还是一些负责小项目的研发人,只要有心去网络上搜索一下,肯定能查出一切。
当然了,这些科研人员所做的一切、付出的一切,为得不是被铭记,他们心中有更大的信仰,祖国便是他们的信仰,为信仰而努力、付出,他们不会遗憾错过外面精彩的世界,而是庆幸着自己有这份能耐,能够为信仰而奋斗。
这期间,帖子没人回复,一个个都有些感触,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而就在这个时候,帖子里多了一条内容。
——其实,我们该记住的不止是科研人员,还有宇航员们。
没错,还有那些宇航员们。
国内几次发射载人航空计划,都十分的成功,就算期间会有些小意外,也都安然渡过。
但并不代表载人航空没出过事。
国外不就是因为飞船解体去世七名宇航员吗?
我们祖国的宇航员踏上飞船,何尝不是冒着很大的风险?最在开始的时候,国家第一位宇航员杨方远因为机舱颤振伤了内脏,等下了飞船是直接送往了医院。
在采访的时候轻描淡写的说了说,可谁又能体验到他当时的恐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