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青心里一暖,道:“让三哥担心了。事情都过去了。有马家帮忙出面,我没有事。”
邓氏惊诧问道:“连你都听说了?”
李二林解释道:“我在丰阳县城卖包子,县令大人审的此案,县城都传遍了,我的几个老主顾谈论此事,我就知道了。”
说起来,自从在丰阳县城卖包子,知道的消息就多了起来,比在湘河帮着渔民卖鱼消息灵通,更是比山沟里非常封闭的小泉村强许多。
李青青道:“我们过几天搬到和县县城外。三哥,明天,我带你去新家瞧瞧?”
李二林自是应下,激动的道:“青青,恭喜妹夫升了军官,你们家搬到县城。”
刚才他进门就跟王老头夫妻贺喜,现在是跟李青青。
这时,他看到李青青身旁站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姑娘,穿着蓝色长裙,梳着双丫鬟,发上系着红头绳,干净整洁,脸上气色红润,额头发亮,站姿挺拔,这个小姑娘有些眼熟,突然间,惊愕道:“李欢?”
李欢声音清脆,笑道:“三叔好。”
李二林有些震惊道:“李欢变化真大!”
邓氏哈哈笑道:“她个子长了半头,我给她带的衣服短小了,还又破又旧,她姑姑给她做了好几身新衣、新鞋子,她姑姑还教她医术。她姑姑对她特别好,比我这个当娘的都好!”
邓氏以前张口闭口的叫李欢赔钱货。李青青同意李欢学医术,邓氏就不这么叫了。
李二林再看侄子李风、李道、李明,三个小家伙也是变化很大。
六岁的李风上前一步,道:“姑姑、亮叔叔、桔姑姑教我们识字、算数。”
四岁的李道挺起小胸脯道:“我会写我的名字。李道!”
最小的李明没有流鼻涕,穿着新衣,身上干干净净,根本就不像村里的小孩子。
其实不止四个孩子,李大林夫妻也有变化。
李大林夫妻都穿着新衣,气色不错。不过,他们是成年人,不再长高子,所以看上去没有小孩子变化大。
李大林感激的望了李青青一眼,然后跟李二林道:“青青对我们特别好。”
李大林寻思等会私下跟李二林说李青青用每月五两银子雇他当管事的事。
刘氏笑眯眯道:“青青对我们也特别好。”
坐在刘氏大腿上的王求弟大声道:“婶婶教我们识字、算数,还教我大姐采药、给人看病呢!”
李青青微笑。家人对她好,她自是回报。
邓氏做饭、做衣服都是好手,还特别勤快。来到王家,也不把自己当外人,抢着干活。
家里的人口多,夏天每人一身新衣就十几套,邓氏全部包了。
邓氏就是说话难听,其他的不错。
以前邓氏对李青青不好,是因为李青青原身很看不起邓氏。
自从几个月前,李青青给邓氏做小月子,不再看不起邓氏,邓氏心里十分感激。
李青青今天身上穿的从内衣、衣裙到袜子都是邓氏给做的。
再说张氏,跟邓氏一样勤快,性子有些闷,可是嘴巴严,不攀比。
李青青刚开始嫁到王家时,一穷二白,张氏就无条件的帮她做内衣。
哪怕张氏怀有身孕,也抢着干活。
这两个嫂子都是勤快不躲活、没有坏心眼的人。
“二林哥,喝水。”王桔给李二林倒了一大碗温热的蜂蜜水。
天气越是炎热,从外面回家浑身冒热气的人越是不能喝凉水。
蜂蜜是精贵吃食,王家人没有交给刚来几天的下人。
王老头好奇的问道:“亲家三哥,现在天气炎热,你的包子买卖没有以前好吧?”
李二林道:“比不得年前,不过也还行。每天能卖六百个包子。”
他做包子买卖,最开始每天才卖一、二百个,时间长了,老主顾多了,还有从县城外慕名来的主顾,现在每天六百个包子,一个时辰就能卖光。
王老头道:“六百个。不少啦。”又忍不住笑道:“我们家在和县每天能卖一千多个包子。”
刘氏道:“那是,光是飘香楼,每天就买八百个包子。”
李二林有些震惊道:“我记得你们家去年卖给飘香楼五百个包子,今年涨到八百个?”
要知道这是批发,没有零售那么麻烦,还有批发的价钱跟零售那么麻烦。
飘香楼的买卖真是极好。
同样是县城,丰阳县城的青楼就没有跟他批发买包子。
李二林来的比较巧,正赶上王家的晚饭。
因为王家要收拾搬家的东西,所以这几天吃晚饭延迟了。
第264章 水涨船高
王家做饭的人成了赵峰、贺常喜。
李青青在他们到王家的第二天,就让他们掌勺。
李青青直接把自己从厨房解放出来。李青青再也不用半夜起来做包子。
今晚赵峰、贺常喜按照李青青的吩咐,做了拌黄瓜丝、泡菜炒鸡杂、辣椒炒仔鸡、蒜苗炒肉、蒸鸡蛋羹、红烧鲤鱼、木耳炒肉、炒青菜,主食是蒸糯米饭。
赵峰十岁起就在官员的府里厨房干活,从打杂的一步步升为二厨子,厨艺比湘城中等酒楼的厨子还要好。
贺常喜的经历跟赵峰差不多,不过,贺常喜的厨艺没有赵峰好。
因为人多,分为三桌。大人一桌、小孩子一桌、奴仆一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