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碰了几鼻子灰的匡大人实在忍无可忍了,他好歹是个三品官,虽说放在京城是小意思,可放在地方上却也是个高官了。
陪着杜二唐突了半日,面子里子全丢了个干净,他也是一肚子气,跟杜二说了句,实在不行,您就再去宁海县衙问问清楚吧!便撇了杜二,自己气哼哼的走了。
杜二带着家仆站在街头,忍不住踢了一脚上街沿的石墩子,“嗷嗷嗷,人到底去哪儿了?!”
第1061章 京城的风,刮了起来
杜二在满世界找了邵家三日而不得之后,终是忍不可忍,花了重金,疏通了关系,往京城去了封八百里加急的信件。
三日之后,也一直等着宁海的消息的成国公,就等来了这么一封充满了焦虑,费解,与不安的信件。
“邵家出事了,却不知被关押在何处?”
成国公捏着信,眉头皱成了川字型,自己反复的读着这句话。
前阵子,他刚得知,宁海县的那新县令,居然是关慕青,当时他就隐隐有些担心,便往明州去了信,让他们尽快解决问题。
可这邵家是动手被发现了,还是没动手就被抓了,他们这会儿却是一点儿都不知道。
人,不在宁海,更不在杭州,那能去哪儿了?
关慕青作为宁海的县太爷,居然敢把人犯给窝藏起来!
这事儿,还真不是一般的县令敢干的出来的!恨只恨,这关慕青……一般人还真弄不死他。
不过这事儿虽然有点儿让人措手不及,但是成国公心中也有成算。
邵家向来只与他亲弟来往,他从未与邵家有过任何的关联,且他亲弟是早被过继出去的,平日他们与明州的往来也非常的谨慎。
所以哪怕邵家到时候说了不该说的话,那这事儿,他最多也就挨上个对族人的失察之责,说有多大的罪责,那也是没有的。
只可惜了他这次投进去的五十万两白银,恐是要打了水漂了!
想到了银钱的事儿,成国公便再按耐不住了,邵家人还是得尽量找一找,不管人怎么样,总得把货在哪儿给问出来不是?!
不过,成国公一时间也是狗咬王八,不知从哪儿着手才好。
去找刑部?还是吏部?抑或大理寺?!这人犯都没踪影,总感觉找哪里都不对劲!
这事儿,说来说去,是出在浙江地界,最终还是得从白巡抚处下手。
可前头明州来信也说的清楚,白巡抚非但不知此事,并且根本连管都不想管。说明什么?!说明那白巡抚应该是知道这事儿的!!
不然凭关慕青把邵家整一家都给端了,作为巡抚大人,怎么会完全像个没事儿人一般,连问都不问?
没想到……这白巡抚,也是关慕青他们一伙儿的!
想到这里,成国公只觉浙江的路是被堵死了,他现在只有一条路,就是让人直接弹劾关慕青。
可关慕青此人,深得太子信任,皇上又非常看重这人的姐夫和未来丈人,想要在朝堂上搞掉他,基本不可能。
但若是把重点放在询问这邵家现在被弄哪儿去了,而不是针对关慕青的所为,成国公觉得倒还是有些希望的。
心中主意已定,他先让人用邵家那大女儿的名义,写了状纸,送到了御史台。
再与高阁老等人吃了一顿饭,席间成国公只说这是他家乡宗亲问的一事,若是御史台弹劾关慕青,还请诸位附和附和。
他说自己倒也不是想为难关县令,主要是怕年轻人第一次做官,没了分寸,反倒让这事儿成了以后晋升的污点。
他只是出于保护一个年轻人的目的,顺便,帮宗亲打听下消息。
几人虽知关慕青此人背景深厚,但是想着不过是附和御史台几句,倒也没什么,关键他们本来就与徐达王宗源这帮人不怎么对付,如今关慕青这做法明显问题很大,落井下石踩上两脚,虽不至于让他伤筋动骨,可自己也落得个爽字,不也挺好?!
于是乎,成国公筹谋不到三日,就纠集了一波人,准备在朝堂上让皇帝命关慕青,说出邵家众人的去向。
当日早朝,也不知道为何,皇帝就显得心情特别的好,连说众卿平身之时,语气都是轻快上扬的。
且连久未露面的八王爷,居然今日也坐在了太子边上,看来的确这几日有好事儿发生了。
焦御史见皇帝心情好,于是毫不犹豫的上前说要参宁海县令关慕青。
作为一个御史,不就是应该在皇帝太过高兴的时候,让皇帝不高兴一下吗?
于是焦御史,情绪激昂的说关慕青新任县令,为树威信,居然胆敢把当地富户,邵氏一族全部藏匿,且无端封了人家的土地房产,简直是拿了鸡毛当令箭,当了个县令就枉顾了大乾律法,辜负了皇上与太子的信任。
高尚书附和,“且不说关县令抓人藏匿究竟为何,可人被关押在了哪里,为的是何事,总得说明吧?”
焦御史继续道:“高尚书所言极是,这抓人关人,总得合理合法,一个县令,总不能大过国法去。
还请皇上下令,让关县令交出邵氏一族,若邵氏真犯了什么国法,送入大理寺也行啊。”
另有吏部左侍郎,刑部尚书附和,说关县令此举,的确是超出了他的权限,有违国法。
成国公观察着场上的一切,渐渐觉得这事儿,有点儿不对劲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