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起往事,阿伯里直抹眼泪。
“眼看两国兴兵,劳民伤财,生灵涂炭,老夫就想,若是先汗王和南晏先皇在天有灵,看着如今这番情景,得有多伤感啊。数十年的邦交之谊,兄弟情分,说散就散了。此战才打一月,死伤已有数千人之众,何其忍心,何其忍心……”
赵胤低头喝茶,不言语。
霍九剑却是个爆脾气,哼了声。
“太师此话,可有说给巴图听听?”
阿伯里尴尬地拭了拭额头,“此事说来,是兀良汗理亏。但如今,汗王已有和谈之事,休战于两国都是善举,还望大都督高抬贵手……”
“太师说得是甚么话?”魏骁龙突然打断他,冷声哼道:“大都督早就高抬贵手过了,本要把大皇子送还,你们只需退出松亭关则可。是巴图不肯善罢甘休,不顾亲生儿子性命,执意兴兵来犯,怎么?如今小儿子也被抓了,他怕断子绝孙,就不敢打了?”
一席话说得阿伯里惭愧。
几个使臣也不吭声,就连乌日苏脸色也有些难看。
魏骁龙看赵胤脸色平淡,不管那么多,继续奚落这老头。
“照我说,巴图才还年轻,死两个儿子不算什么。别跟咱们客气,更别讲什么兄弟情分,卢龙塞就坐在这儿,回头给儿子烧完纸钱,接着打就是了!”
阿伯里是先汗王看中的能臣,在朝堂上,也是能舌战群儒的人,便是巴图也忌惮他几分,可如今被一个武将讥讽,他自知理亏,却喘不出大气,等几个武将激烈的反对声落下,他才望向赵胤。
“若大都督肯归还我国两位皇子,老夫必说服汗王退出松亭关,不再来犯。”
说服?
赵胤淡淡抬了抬眼皮,不置可否地转头问谢放:“去问问伙房,晌午准备好了没有?”
谢放应了声“是”,离去了。
阿伯里一愣,“大都督这是何意?”
赵胤慢慢站起来,平静地道:“太师远道而来,尝尝我大晏的美食。吃罢,就请回吧。”
阿伯里吃了一惊,说话再不像刚才那么端着,脸上也有了几分急切,“我等诚心而来,是为求和,还望大都督多多思量,上书贵国皇帝,为天下苍生计,休战止戈。”
赵胤看他一眼,“太师且告诉巴图。战,大晏不怕。休战,兀良汗要拿出诚意。”
闻言,魏骁龙冷呵,“上来就要人,而不是退兵,这是哪里来的和谈?兀良汗数十万军队驻扎青山口,兵临城下,这分明就是要挟。”
阿伯里:……
和谈之事是阿伯里极力主导的,也是趁了来桑被俘虏的这个机会。事实上,巴图没有反对他前来和赵胤谈判,但退兵意愿也不如他强烈。
在得知来桑被俘时,巴图气得都想亲自宰了这儿子,又哪会为他妥协?只不过,迫于朝中势力的复杂和多方权衡,巴图不得不走这一步棋。
阿伯里左右不是人,哪还有心情吃这顿鸿门宴?
“叔父。”乌日苏不像来桑那么混账,对阿伯里极是尊重,看他为难,叹了口气。
“可要去看看二弟?”
“不必。”阿伯里摇头,喃喃道:“我观赵胤心思,似不相和。若他和大汗一样非战不可,必会祸及你和来桑性命。这可如何是好?”
乌日苏想了想,“不会。”
见阿伯里看过来,乌日龙语气淡淡,“他若要杀我,早就杀了。之前没有杀,如今就更不会杀。”
“那来桑呢?”阿伯里憎恨来桑不争气,却也不想他真的死在异国他乡。
乌日苏想了想,“难说。”
在囚房,赵胤对来桑的怒火显而易见,来桑还不怕死的挑衅他。
在乌日苏看来,赵胤没有当场宰杀来桑,全是因了时雍,或是来桑激他的那些话。
————
金色的阳光穿透云层落在卢龙塞的校场,从议事房去吃饭,刚好要穿过这里,于是,阿伯里有幸目睹大晏军步履整齐的练兵和就餐的情景。
训练有素,令行禁止,霞光下的大晏将士满头是汗,个个生龙活虎,膀大腰圆,这和兀良汗军中宣称的“晏人多萎”完全不同。
这分明就是一支骁勇善战的军队。
赵胤走在最前面,领阿伯里等使臣前去用膳,以尽地主之谊。
见阿伯里眼巴巴看着校场上的校士,他不动声色地瞄一眼,挪开了视线。
这一眼,就看到了时雍。
她正沿着那日他们上山巡视的路,一个人沿着台阶往上爬,没有带春秀,穿得也有些单薄,冷风中小小的一团,越去越远,绕过一个垛口,就看不见了。
“大都督请。”阿伯里学着南晏礼仪,招呼赵胤先行,却见他神思不在,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却只看到卢龙塞依山而建的坚固防体。
“太师请。”赵胤收回视线。
刚刚迈步,只见春秀满头大汗地跑了过来。
“将军。”春秀还是习惯当初的称呼,看到赵胤,她极是开心,飞快地跑到他面前,塞给他一封信,“给你的。”
会让春秀来传的信,肯定出自阿拾。
赵胤看了看身边的众位将军和使臣,脚步放慢,落在后面,慢慢拆开信。
信不像信,更像是一幅画。
大驴,黑狗。落款两个字,阿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