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6页
    【滴——贵妃好感值-1,剩余生命值:0.5】
    小奶音不知道什么时候冒出来了,正在萧颐脑子里疯狂咆哮:【你不要命了?知不知道你要靠贵妃好感值苟命的?就你这还苟屁的命,你脑子呢?脑子被驴啃了?冲动是魔鬼——】
    小奶音要疯了,看着血条直掉的生命值,小奶音声音逐渐尖利:“放手啊——赔礼道歉,道歉,快啊——”
    “闭嘴!”萧颐被它吵得脑袋突突的疼,忍不住怒喝出声。
    闭嘴?
    好啊,你个狗东西,你还凶我!
    萧颐呵斥完才发觉不对,他居然说出声了,见到姜妧愕然的样子,萧颐解释:“朕方才不是说你。”
    不是说她,是说鬼吗?
    反正姜妧不信。
    姜妧问:“陛下,您现在是不是特别生气?特别愤怒?恨不得掐死臣妾?”
    经过姜妧一番抢白,又有小奶音的疯狂跳脚,萧颐原本失去的理智早已经回笼,听见姜妧的问话,萧颐想摇头说不是,还没等他开口,就听姜妧紧接着道:“好巧哦,臣妾现在的心情跟您是一模一样。”
    萧颐:“......”
    “所以,陛下,您现在能放开我了吗?”
    萧颐定定的看了她两眼,眼中情绪翻涌,良久,萧颐收回了箍着她手腕的手,从她身上翻了下去,歇息了片刻,从地上站了起来,见姜妧还瘫在地上维持着方才的姿势一动不动,萧颐抿唇,弯腰想去扶她,却被姜妧避过。
    “别碰我,”姜妧仰躺在地上,就仿佛一条濒死的鱼:“我现在很生气,需要静一静。”
    姜妧很平淡的说出自己此刻的心情,压根不想去管萧颐现在是怎样一副表情,管他什么表情呢。
    有了方才那一幕,萧颐不好再去硬拉,只说:“地上凉,躺久了当心寒气。”
    “没事,我火气旺。”
    萧颐:“......”
    姜妧在地上躺着,萧颐就在一旁站着,两人一躺一站,谁都没有出声,殿内气氛安静的近乎凝滞。
    良久,姜妧觉得躺的差不多了,才慢吞吞从地上爬了起来,后退了两步,突然朝萧颐恭敬跪下行了一个大礼,姜妧听见了自己冷静的声音,冷静到没有丝毫情绪起伏:“臣妾言行无状,还请陛下恕罪。”
    从前姜妧对于行礼从来都是耍乖卖滑偷工减料能省则省,这还是她头一次正儿八经的朝他行大礼,却是在这种情况下。
    按理说,萧颐是该愤怒的,他也确实是愤怒了,但愤怒过后,却是茫然无措,这对他来说,是一种十分陌生的情绪。
    他听见了方才姜妧的话,一句句都仿佛一块块大石头狠狠的砸在了他心上,他想反驳,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反驳。
    帝王之路,从来都是孤独冷寂的。
    最是无情帝王家,尤其是像他这种,一步步靠着自己爬起来的人,信任两个字,在他看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轻易交付信任,付出的只会是生命的代价,哪怕是他一手栽培提拔的下属陆励,他也不会给予全部的信任,都说皇帝疑心病重,其实也是有原因的,他不能不疑,无法不疑...从前萧颐还不大能懂这句话的含义,但登基这几年来,他已经开始有了深刻体会。
    李德全也好,陆励也罢,他们敬他,却也畏他,因为他是皇帝...就算是胞妹明月,在面对他时,也较从前多了几分小心翼翼...
    萧颐之前觉得这没什么,很正常,他是帝王,需要被畏惧,不然何以震慑臣民?
    但真的听姜妧这么大喇喇的说出来,萧颐突然又觉得有些发冷,一股难以言喻的空寂席卷而来。
    姜妧说,她不信他。
    那他,又信她吗?
    盯着姜妧乌压压的发顶,萧颐又在习惯性的转扳指,眸色不辨喜怒,但心绪却乱成了一团麻,怎么都理不清头绪。
    良久,萧颐才听见自己有些艰涩的声音响起:“起来吧,朕没怪你。”
    萧颐俯身,两只手握着姜妧的胳膊,轻松将她从地上提了起来,然后又弯腰,为她拂去裙子上沾上的灰尘,长长的睫毛微垂,在他俊冷的脸颊上留下一片淡淡睑影,萧颐的动作很轻柔,像是知道姜妧的避讳,这一系列动作完成后,萧颐自动远离她三步距离,这是一个对彼此来说都很安全的距离。
    “方才你说的,朕知道了,”萧颐一只手在身后紧攥成拳,缓缓吐出一口气,目光落在姜妧身上:“朕很高兴,贵妃能对朕说真话。”
    是吗?
    你的表情可不是这样告诉我的。
    “这话,就当朕从未问过,也没听你答过。”萧颐敛目,为这场短暂的冲突直接做了总结:“此事,暂且搁置不提。”
    啥?
    啥玩意?
    这还带存档的?
    姜妧原本还有那么一丝后悔自己嘴快,但看萧颐这反应,姜妧成功被整无语了。
    “搁置不提?”姜妧怀疑自己耳朵出问题了。
    萧颐凉飕飕瞥了她一眼,那眼神,怎么说呢,就很复杂,复杂到姜妧想拔腿就跑的地步。
    一个人是怎么能做到眼睛里同时容纳这么多种情绪的?
    这难道就是所谓眼技?
    牛逼啊!
    萧颐显然是不想再回答这个问题,说搁置就真的搁置,直接继续最初的话题:“国库吃紧,所以,朕有意想让后宫削减开支,将省下来的银两用于赈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