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这几位都软和……
赵拓心里有谱之后,自然知道如何应对这些言官。
言官不算什么,他们身后,还有不少人呢。
皇帝太过强势,自然动了他们的利益。
各地官员的任命不能再随着他们的心意。
而皇帝还年轻,久而久之,他们的家族,子弟,以及学生们,也要渐渐边缘。
而一个好说话的皇帝,他们更好办事。
何况,臣子们习惯了啊。
习惯了做官家的随和,忽然换了一个不随和的,他们震惊之余,就是不能接受。
尤其是那些先帝时期就服务的老臣,除了林大相公几个人之外,他们渐渐的,正在被边缘化。
如何能接受?
并不是谁都如林大相公一样,明白权利这东西,也一样不能强求的。
果然,不过区区一日后,就有人提及付氏。
其实付氏此时,已经出嫁了,她也改了姓氏,一家子离开了汴京城。
夫家自然知道她的来历,不过也不在意。
可朝中臣子们难得找了这个点,自然不肯放过。
来来回回,就是一句话,是因为皇后不够贤惠,所以才叫官家将自己的妾赶走了。
赵拓也不急着发火,他压着呢。
可外头人不知道,倒是觉得,像是官家妥协了。
一时间,更多人上了劄子。
弹劾的事也多了起来,说皇后不贤惠的,说皇后善妒的。
而皇后身上吧,也确实黑点不多。
渐渐就蔓延开了,开始弹劾庄家。
说庄家奢靡。
庄家黑点也不多啊,就开始乱说了。
甚至有人拿庄知薇和贺家的事说事,总之就是庄家没有好人了呗。
这些事,太上皇听着都来气,他可是十分喜欢庄家这一家子的。
如今被骂成这样,他都要憋不住了。
不过赵拓还没处置,他还是要等一等,到底水下还有多少人。
后宫中,庄皎皎更是稳稳的坐着,传话回庄家,叫庄家闭门不出就是了,什么都不要管。
想也知道,赵拓这回,要搞个大的。
正好,今年有一批年轻的官员上任,他们或许,会是大宋历史上的奇迹。
成为年纪轻轻就出人头地的一批。
第434章 是时候了
渐渐的,弹劾的内容就有庄家奢靡成风,老太太一天吃一斤燕窝之类的胡话。
又把太上皇和官家对庄家的赏赐说成庄家的不知好歹,狂妄张扬。
甚至有人去翻庄守业这些年的政绩,实在找不出什么错处,就说他毫无建树。
恬不知耻,不该做这个国公。
甚至有一个姓齐的言官,格外极端,上书要求废后,说庄氏无才无德,善妒不慈,不配做皇后。
也就在这一封劄子面前,赵拓的怒气值达到了顶点。
是时候了。
这群跳梁小丑,该是为自己的言行负责的时候了。
后来记载,正康元年这一场风波的时候,对皇帝赵拓,是有褒有贬。
保守派当然是觉得他行事太过激烈,不顾祖宗规矩。
不过新势力却觉得,这是革新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环。
正是因为这一年,才正式开启了后来正康中兴的种种。
时间回到当下,赵拓下令,将这些言官下狱。
汴京城里,到处都是抓人的官差。平日里走到哪里都受人尊敬的言官御史们被下狱。
整个汴京城都震惊了。
禁军巡视更加严密起来。城门内外盘查,也使得城中百姓更紧张。
而被下狱的三十多个言官御史更是不可置信。
这一下,等于直接将御史台端了。
整个御史台下,台院,殿院,察院都与人被下狱。
御史大夫徐光弼,御史中丞毛显宗。
以及下面的侍御史,监察御史,全部都下狱。
唯一一个躲过去的,就是殿中侍御史。
刑部和大理寺主审,御史台都端了,御史中丞都已经下狱了,所以没有办法三司会审了。
皇帝直接派了安如海参与其中。
被暂时关在大理寺大牢的言官们此时是怨声载道,怒骂不绝。
都骂皇帝是昏君。
尤其是毛显宗,他大声怒骂:“官家昏聩!竟然将言官御史全部下狱!这是何等昏庸之举?这是要遗臭千年的啊!历朝历代,凡事不许言官御史说实话的皇帝,哪一个不是遗臭万年?可怜我大宋立国两百多年,竟有如此昏聩之君王!先帝啊,太上皇啊,你们也看看啊!”
“我今日就算是死了,也要直言!天理昭昭,我就不信,我竟不能说实话了!”
“是啊,劝谏天子,乃是我们的责任啊……”
不管他们如何爱好哭诉怒骂,该来的总会来。
而此时宫中,也有别的大臣官员劝诫,跪求。
赵拓直接将三十七人下狱,这自然不止是这三十七人的事。牵扯众多。
此时,几乎所有的朝臣都已经在承德殿外跪着了。
可惜,如果做皇帝的,不在乎名声了,就没什么能叫他妥协。
多好的机会啊。北方刚战胜,将军们正对官家感激涕零。有他们在,就不怕边疆有事。
外头不会有事,里头无非就是换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