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长洪说他不后悔,他陪着父母过了最后的几年,让他们看到他娶妻生子,让他们过了几年快乐的日子,让他们可以毫无牵挂的离去。
或许这就是当年陆长洪执意要回乡的原因之一吧。
历年来忠孝不能两全,而陆长洪放弃了锦绣前程,选择了孝,光是这点就让人佩服,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的。
包括大将军,他自己在年轻的时候也做不到。
这也是大将军会发出感慨的原因。
怪不得孙儿在陆家流连忘返,都不舍得回来了。
若不是自个病重,估计孙儿根本就没考虑回来的事情。
信中也提及了陆家如今的生活,言语中虽然对他这个大将军还是非常恭敬,但大将军还是看出了这老家伙在不经意的炫耀着子孙。
这点让温大将军非常不是味儿,谁让他温家子嗣凋零,看到这里是大将军还忍不住的冷哼一声,在心里好一番的腹诽着厚脸皮的书生。
信中说儿子孙子们重孙子们都非常争气,家里秀才就不说了,光是举人就好几个,还有一个当着七品芝麻官儿的孙子。
尤其是看到这老家伙提到的重孙子的数量,大将军那是赤裸裸的嫉妒啊!
看到这里大将军脸上的痛色一闪而过。
说起来谁都不怪怪他自己,倘若那年不让夫人把两个儿子送到战场,他的孩子不能早早的就战死在战场上。
在那时候最起码也能为温家多留几个后代。
毕竟那个时期当今圣上还没有继位呢,那时候的先皇还是善待温家的。
也是因此,他才会把两个儿子都带到了战场上,其中虽不乏抱着锻炼儿子的目的,但也想让他们为保卫国家出一份力。
谁能料到,后来战况如此惨烈,两个儿子都惨死在战场上,至今尸骨还在边的,由边陲的温家军守着。
这两个儿子是他心底永远的痛,是他亲自葬送的。
唉!大将军在心底深深的叹了口气。
这都是命,怨不得他人。
信中也提及了老家伙最疼爱的孙女。
孙女被这老家伙夸成了上天入地再也找不出的好姑娘,一点都不知道谦虚为何物。
不过大将军确实对这姑娘越来越好奇了。
有机会一定要亲自见见,到底是怎样的姑娘能让自家孙儿念念不忘。
信中让他保重身体,若是日后他们有相见的一日,到时候他会和大将军好好的痛饮三日。
看到这里,大将军又忍不住乐了起来,这书生什么酒量,三杯一摇,五杯一晃,七杯就倒,还痛饮三日。
这大话说的,大将军一点都不相信这老家伙这些年来酒量能变的更好起来。
说实话,看到信后知道自己的老下属过的这般舒心,大将军心中是既宽慰又向往。
希望他还能活到看到自家孙儿成亲,为温家开枝散叶的一日。
也享受享受众多重孙绕膝的感觉。
温故此时可不知道自家祖父都已经想到重孙子的事情上了。
此时他刚把陆生枝他们几个的信件看完,小七那封信已经被他塞进了怀里,留着回房时再看。
每个人的信件上说的都大同小异,无非是让他多保重身体,介绍了陆家这段日子发生的事情等等。
看着这些信件,这里面并没有太过于华丽的词藻,但却让人由衷的感觉到是被在意,被关心的。
没有因为他的身份有任何的阿谀奉承,没有任何贬低自己身份的词句,一切还如他没有回到京都时那般,这让温故由心底里感到高兴亲切。
陆叔叔的信也是如此,信件上表达了对祖父的敬意,诉说了青云村以及陆家这段日子的经历,略微提及了边陲的事情,似乎比他回京都前的时候还要乱,总之,除了这些,后面都是一些关心的话语。
温故看到这些关心的话语,能够有八成的把握这些话是陆婶婶加上去的,毕竟路陆叔对的外人可从未说过这般关心的话。
他甚至都能想到,陆叔叔再写这些话时纠结的神情,但碍于陆婶婶确不得不写又那般无奈的模样。
有可能陆叔叔在写的时候,还会在心底暗自腹诽自己几句,毕竟对于争夺了他娘子注意力的人,除了小七,陆叔叔是从来没有好脸色的。
想到陆婶婶温故就感到一阵温暖。
婶婶永远都是软声软语的对他说话,像关心生枝生繁小七那样的关心他,犯错了也会没有好脸色,冷了会问他有没有多加衣物,看他吃的少,总会劝他多吃些说他太瘦了,脸上总是带着疼惜。
说真的,这些年来他没少受陆婶婶的关心,他也非常贪恋陆婶婶的关心,让他享受到了一种从来没有感受到的感觉。
他从小没娘,从来没感受过娘亲的温暖,虽说奶娘从小照顾着她,但那是不一样的,奶娘对待他虽然是尽心尽力,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但从不逾越,对待他永远是都是带着恭敬。
唉,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陆婶婶,估计陆叔叔一定不希望他回去。
温故小心的把这些信件折好重新放进了信封。
收到这些信,说实话心里放松了很多,没那么担心。
再着,他也听说了,北池县那块儿灾情并不是太严重,以小七那么敏锐,肯定会在第一时间反应过来,想来陆家人应是没事儿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