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派出了自家的儿子,孙子向周边的亲戚家报信,让他们早做打算。
青山青河包括他们的儿子,以及隔壁的小叔家,都去了各自的岳家通知报信去了。
愿意来跟着他们回青云村,就接过来,不愿意来的也要提醒他们早做准备。
就这样一连两日,整个河泽镇周边的村子都动了起来。
周边的几座山上,已经住满了人,而仅仅两日的时间雨水已经漫过了小腿。
两日的时间里,陆家的众多亲家,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被接回了青云村。
王氏的三个哥哥就勉强挤在了陆家宅子里,这三个儿子岳家都被安排进了一栋宅子里,正好占了一户房子。
李氏家的人口少些直接和他们住在了一块儿,两个儿子岳家也被安排进了另外一栋宅子里。
说起来刘氏那里是最宽敞的,只有她和三个儿子,最多两间房足够住了。
本来宅子起起来的时候房屋就盖的非常多,即便把爹娘哥哥嫂嫂们都接过来也能住的下。
最后后面一排新宅子整整住满了五户房子,安排的全部都是陆家两房的人。
至于村里其他的村民,家里也有不少投奔过来的,能住下的就在在家里住,住不下的,都是在村后起的帐篷。
帐篷几乎都是从陆家拿的,因为不是青云村本村人,自然享受不到免费的帐篷,但收的都是成本价。
笑话,不收钱那是不可能的,且不说这些人都不是青云村的村民,村里没有义务去照顾他们。
就说这些帐篷都是花大价钱买的,陆家也没有金山银山,也只是比一般人要好上一些,跟真正的地主财主相比还差的远呢?
打肿脸充胖子的事情,陆家从来不干,再说这些银子陆家也全部没留,都交给了村长陆忠业,毕竟购买这些村里也出了一部分银子。
一时间村后起了大大小小不下百十个帐篷,有是从自家里带的,要是直接从陆家买的。
这些帐篷可是生枝生繁他们跑了周边几个县,才买了这么多,也因为他们那几个县的帐篷一次性卖完了,让商家以为有利可图,都分别又进了更多的帐篷,倒是阴差阳错的办了件好事儿。
慢慢的又一日过去,镇上的人也坐不住了,起初镇里的人总带着一些侥幸心理,镇上的地势要比周边各个村子高一些,总以为他们这里淹不了。
但是哪料到一夜过去后积水快竟达到了小腿的位置,他们要还真的能沉住气,那真是傻的都不知道喘气了。
各家各户,赶紧收拾着东西,朝着就近了一座山上转移。
镇上的人几千口子,就这么冒着大雨趟着积水转移者。
由于他们转移的太迟了,山上的好地势早已经都被占了,只能往更高处爬去。
整个北池县十几个镇,在这一日内都开始转移着,毕竟积水都已经达到小腿甚至更高的部位,就连县令大人也随着人群往山上转移着。
北池县的状况还算是好的,积水最深的地方也只是刚刚达到大腿的部位,那还是地势比较低洼的地方。
在其他府县人们早两日就已经转移出去了,积水如今都已经达到一人多高,这深度要夺去一个人的生命是很简单的。
大多数人都转移到就近山上,也有少数人抱着侥幸的心理死守在家里,结果再想转移时已经晚了,能活着走出去的很少。
好在青省地理位置原因其他的不多,就是山多,要不然整个青省府县加起来几十个,这么大范围的水患,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而原本在北望新泽进行救灾的官兵,随着雨水的越来越大,不得已放弃了这里,包括布政使大人在内的所有官兵组织生还的老百姓在两日前撤离了此处。
撤离时积水的程度都已经达到了膝盖,在这样的情况下,废墟下面不可能再有活人了。
整个青省在短短的七日内,全部陷入在了水中,只是程度深浅不一罢了。
北淮府水位最浅的就是北池县的方位,最深可达到成人的肩膀位置,最浅的地方也要达到腰部。
至于北淮府其他地方,灭顶还是很容易的。
边陲玉关城因为靠北的原因,情况要好一些,再加上这里地势也比较高,甚至比北池县也还要高出一些,情况还不算太糟。
边陲军几乎没有受到什么影响,他们的大本营本来就是建在山腹间,除了专门的巡逻军会泡在水中,水位最深的部位也只是达到大腿部位。
第490章 扫去阴霾
玉关城周边的村镇多是依山而建,这一点和青云村有点像。
说起来泡在水中的也就只有地理位置最低的玉关城城中了。
即便如此水位最高处也只是达到了腰部,城中地势比较高的地方,水位则是更浅,总地来说要比北池县要好的多。
玉关城受的影响不大这不得不说算是这些天来最好的一个消息了。
相比较边陲内,住在边陲几百里外的蛮族各部,他们受到的影响更少。
虽然地动的时候他们这里也受到了波及,但动感已经变得很薄弱了,基本上没怎么损失。
这些日子也是连绵不断的下着雨,但那雨势只能堪堪称得上小雨,影响更小。
虽说如此,他们还是像更北处迁了过去,因为青省水患产生的积水,已经开始慢慢的向边陲外流淌。
--